摩蘇爾戰役開打 吹響殲滅IS號角

伊拉克政府軍從摩蘇爾南方揮軍北上,在哈姆達尼亞地區重創IS。
Getty Images
第173期
萬厚德

伊拉克總理在10月17日凌晨正式宣布,「勝利的時刻已到來,解放摩蘇爾(Mosul)的行動已經展開。」當天清晨,伊拉克部隊與聯軍隨即對這座遭伊斯蘭國(IS)占據長達兩年的第二大城展開猛烈攻勢並有所斬獲。

庫德族民兵從東面進攻,拿下該城附近的幾個村莊;伊拉克政府軍從南方蓋亞拉空軍基地揮軍北上,並在哈姆達尼亞地區重創IS。伊拉克官方表示,摩蘇爾是IS在伊拉克最後的主要據點,拿下摩蘇爾意味著打敗伊拉克境內的IS組織。

 

力挺巴格達 美翻轉失利局面

在這場決定性戰役上,伊拉克與庫德族動員近3萬名武裝部隊,並由美國空軍負責空中支援;美軍還派出約5,400餘名的部隊參戰,還有3,600餘名多國聯合部隊加入。美國特種部隊將與伊拉克反恐部隊聯手,加入庫德族民兵,深入摩蘇爾區進行後期城市戰的掃蕩行動,土耳其也將派遣3,000名反IS的遜尼派伊拉克部隊參加戰鬥。

在籌劃收復這處失地的攻勢時,伊拉克與土耳其曾爆發嚴重爭執。土耳其擔心伊拉克的什葉派以及反對安卡拉當局的庫德族民兵可能參與這場攻勢,這也是土耳其堅持加入戰役的主要原因;伊拉克政府則指責土耳其部隊,未經允許出現在摩蘇爾以北的巴希卡(Bashiqa)。

2014年6月,IS以一千名武裝部隊奪下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城內6萬軍警棄械逃亡。自此,該城即成為IS的政治、經濟與軍事指揮中心。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指出,決戰時刻已到,奪回摩蘇爾是擊垮IS這個聖戰組織的關鍵所在,他還承諾,將繼續支持伊拉克。卡特表示:「美國和其他國際盟友,已做好在未來艱困奮戰中支持伊拉克安全部隊、庫德族民兵與伊拉克人民的準備。」他的聲明來自美國民眾對反恐行動的支持。

《時代》(TIME)雜誌的民調顯示,有58%的美國受訪者認為,恐怖主義、國家安全應列入下任總統的前三大優先要務。當白宮歷經利比亞、敘利亞、埃及等一連串外交與軍事政策失利,並背負IS崛起罪名的當下,伊拉克的反攻號角的確成為美國人民及各民主國家之所望,更成為美國於中東軍事外交翻轉的指標。摩蘇爾一旦光復,除了是伊拉克的重大勝利,對美國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撤軍承諾 端看此役

美國總統歐巴馬遲遲無法自伊拉克撤軍,主因是伊拉克始終無法有效領導這個自海珊倒台後近乎分崩離析的國家,導致IS崛起。2014年摩蘇爾一役,更是徹底擊垮伊拉克的軍心士氣,IS因此坐大,成為全球恐怖攻擊的禍源。

如今,經過兩年努力及對IS發動約5,634次攻擊後,這個IS在伊拉克境內控制的最後一座大型據點,終成為地面戰的攻擊目標。美國希望這場勝利能夠重建巴格達的士氣,並一舉殲滅IS,順利完成歐巴馬的撤軍承諾。

不過,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絕非易事,此前美軍對摩蘇爾的空襲行動雖已趕走大多數IS民兵,但至少仍有4,000人死守,這是當初IS攻陷摩蘇爾時的4倍兵力,邁向摩蘇爾的路上,更是充斥著頑抗的IS民兵。目前伊拉克部隊與聯軍在摩蘇爾外圍攻防戰中即遭遇不少IS民兵的頑強抵抗,也不時傳出自殺炸彈車衝入反攻部隊的軍情。

 

戰事拉長將爆人道危機

與IS長期周旋並領導逾60國聯軍部隊的美軍指揮官表示,這項反攻行動將持續數週,甚至更久,也許是一場艱苦的長期作戰。

長期的艱苦戰爭伴隨的是大批難民問題。摩蘇爾人口已自IS占領前的200餘萬人遽降至150萬人,隨著戰爭腳步逼近,人口出逃將會加速。聯合國人道援助官員提出警告,預估戰爭首週將出現20萬難民潮,隨著戰事發展,最終恐有70至100萬難民出逃。然而目前當地僅有的6個緊急收容中心僅能容納6萬人,聯合國正計畫興建另外20個能收容40萬人的緊急避難所。不過,聯合國官員強調,根據非正式的經驗法則,全球沒有任何機構能應付一次超過15萬人的大遷移,而且救援需投入3億6,700萬美元資金,目前僅半數到位。

這場戰役最令歐洲擔心的,就是摩蘇爾的IS民兵混跡於難民中而湧向歐洲國家,進行難以預防的恐襲。因此,反攻大軍的行動將採堅壁清野方式,於行動的第一階段,以大軍包圍摩蘇爾城防止IS部隊逃離,再由美軍特種部隊、伊拉克反恐部隊與庫德族民兵組成的精銳部隊進城掃蕩,希望最大限度地殲滅伊拉克IS組織。

勝利的號角雖已漸次吹響,恐怖主義的擴散或可一時緩解,但全球孳生的恐怖主義恐非「堅壁清野」就能斷根,四散逃逸的IS民兵或將成為另一股令全球不安的暗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