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堅持導出台灣的故事

德聖導演《海角七號》讓台灣人看見台灣電影的無限可能。
丹尼爾
第162期
曾允盈 整理☉李唐峰
締造國片最佳票房 --- 因為好奇、因為對未知的想像、因為喜歡某些故事,魏德聖在最不好的年代進入電影圈,但這最不好的年代還可以留住他,代表他真的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只是當時大概沒有人料到,「魏德聖」竟會成為改變台灣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這堂課,魏德聖教你──「在負債累累的困境中,堅持打造夢想。」

 

2013年4月,走進擺設簡單的果子電影公司,當時魏德聖的第三部電影作品《KANO》剛殺青,牆上貼滿了片中每位棒球員的造型與身影。玻璃窗上「不要認輸」四個字並不醒目,卻是自始至終的堅持。


學會作夢》
電影門外漢 跟著楊德昌看見真正的電影

說起自己的人生故事,魏德聖笑著說小時候寫「我的志願」都是抄別人的,進電影圈前從未有過夢想,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甚麼」,但卻不知道到底「喜歡甚麼」。

直到他當兵認識了一位喜歡天馬行空地向他形容「電影」的同袍。「這些東西是我未知的、沒有接觸過的,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聽起來卻很迷人。」人生志願中從未浮現過「成為導演」的魏德聖,開始學會作夢。

想盡辦法終於進到楊德昌的電影公司,他從場務一直做到副導。當時糟糕的電影環境,讓電影人做了很多妥協,但楊德昌依然堅持追求電影美學的表現,給魏德聖很大的啟發。「跟有要求的人共事視野會打開,也會進步。」此後,魏德聖與楊德昌一樣,敢於描繪電影願景,堅持完成理想,不打折扣。

魏德聖在最不好的年代進入電影圈,但這最不好的年代還可以留住他,代表他真的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工作。


2008年放手一搏拍攝《海角七號》,魏德聖形容當時如果輸了將全盤皆輸。果子電影提供

 

小導演失業》
為了《賽德克‧巴萊》負債累累仍堅持夢想

1995年開始,魏德聖以16釐米的底片拍了《對話三部》、《黎明之前》、《七月天》等短片,一邊持續創作劇本。

還沒有推出任何長片作品,魏德聖卻早在1999年就完成了《賽德克‧巴萊》劇本。2003年他決定先拍《賽德克‧巴萊》5分鐘前導片,負債200萬拍完之後仍然等不到資金挹注。一直到2006年籌備《海角七號》這一段時間,他形容自己是空的,非常低潮。

「我們努力完成劇本,努力去找錢,發現不是市場不夠大,沒有人願意花這個成本。那時候的觀念是你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找到多少錢拍多大的電影。」提出二億資金拍電影,在那個年代簡直不可思議。

決定義無反顧拍這5分鐘的前導片,是當時太太挺著大肚子跟他說:「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但是你有。天下有夢想的人太多了,願意去執行的人又太少了,偏偏你又是那少數願意行動的人。我不想有一天你老了以後,一天到晚跟我抱怨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要拍就去拍吧!」有了支柱,魏德聖真的去做了。

2006年《海角七號》開始籌備時,當年國片的總票房僅僅只有4,339萬,魏德聖卻決定以5,000萬預算開拍。他申請到500萬國片輔導金,抵押了房子貸款3,000萬,再東湊西借,拍出了5.3億的票房成績!這是國片的票房新紀錄,至今未破。

《海角七號》讓魏德聖贏得掌聲,但拍下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時卻幾乎沒有讓他賺到便宜。投資者的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怕收不回成本,更怕不能賺錢。面對的困難、瑣碎,需要超乎尋常的堅韌,魏德聖能做的就是像早年的楊德昌、侯孝賢一樣,覺得對的事情就堅持去做,並且做到最好。

 

魏德聖現場指導《賽德克‧巴萊》電影中飾演莫那魯道的林慶台。果子電影提供

 

魏德聖拍攝《賽德克‧巴萊》時現場導戲。果子電影提供

 

《KANO》講述日據時期嘉農棒球隊打進甲子園的熱血故事。果子電影提供

 

用電影說故事》
看見台灣土地的靈光

「我一直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說書人而已。十幾年來一直在寫劇本,不斷創造好故事,不斷從文字裡獲得影像的靈感。」魏德聖對於電影的嚮往來自故事,來自劇本的啟發,再透過影像呈現自己對土地、對社會的觀察。

因此,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提供一個美好國度的投射、台灣多民族的和樂想像。霧社事件的衝擊與感動,則來自邱若龍、鄧相揚、鍾肇政等的歷史與文學材料的啟發;《賽德克‧巴萊》雖以符合史實為目標,然而藝術表現一定有其立場──讓觀眾用同理心了解這些人物,放下好人做的錯誤決定,原諒所謂壞人做出保護自己文化的行為。

魏德聖要傳達給觀眾的,是自己視野裡的霧社事件。魏德聖震撼於這個史詩故事,閱讀大量文本、史料,找到切入的角度,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在十年後投注七億完成。

「所有技術都不是問題,用錢就做得到,只有人文的東西是最難的。」從《海角七號》台灣青年和日籍女友終被救贖的悲情關係、《賽德克‧巴萊》賽德克族與殖民主日本、《KANO》講述日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嘉農棒球隊的故事,魏德聖明顯喜歡處理多元族群掙扎、認同的問題。

「因為唯有了解,我們才能『化解』。」明白不同族群的立場,看到時代和歷史造成的遺憾之後,當我們回到仇恨的原點,才有可能不再仇恨。魏德聖強調,討論族群問題最忌諱有融合彼此的想法。怎麼把遺憾放下?他認真地回答:「歷史帶來的傷害,吸收他、吸收他,不斷吸取教訓……」

魏德聖未來將拍的《台灣三部曲》,計畫用麻豆社、漢人海盜、荷蘭傳教士三個民族的觀點,訴說跨越民族的歷史故事。他不斷反思:「拍電影的人不能忘記自己的誠懇。若看到國片起飛,就忘記觀眾的感受,只去拍譁眾取寵的題材,那就本末倒置了。」

 

魏德聖小檔案


現職:
台灣電影導演,果子電影有限公司負責人。


學歷:
遠東工專(現遠東科技大學)電機科畢。


經歷:
1996年:擔任楊德昌執導電影《麻將》副導演。
2002年:擔任陳國富執導電影《雙瞳》策劃。
2008年:執導首部電影《海角七號》獲得5.3億票房佳績、「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日本「亞洲海洋電影展」最佳影片首獎、美國「路易威登夏威夷影展」劇情片類首獎。
2011年:電影《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2014年:電影《KANO》上映。
2008年,電影《海角七號》創造了全台五億三千萬票房,在國片低迷消沉的年代,導演魏德聖的名字幾乎成為「夢想」的代名詞。

 

相關文章:

突破卡關人生

紀政:成功法寶就是吃苦

周思齊的職棒路 堅持不打放水球

極限超馬陳彥博 在苦行中找到信仰

科技新貴陳建廷 投身推廣烏克麗麗

許效舜: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

苦苓:在山海中找到平靜

葉美麗從房產業門外漢到屹立不搖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 記錄鄉土「讓年輕人回家」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少年英雄夏完淳 留取丹心照汗青
去年曾有個新聞報導,說現今國、高中生的愛國心蕩然無存,令人感慨。也常見媒體報導男性逃避兵役,或是軍紀散亂、當兵像渡假等等。…
銅器?金文?鐘鼎文?傻傻搞不清楚的青銅器
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新展中的「嬰祖丁鼎」,為故宮典藏品中最大的青銅器,因此近期被媒體大量報導。但青銅器除了有「家國重器」的意義之外,器身橫看…
卦象分析巴黎聖母院火災
▲巴黎聖母院4月15日發生大火,這是一場意外火災嗎?Fotolia 巴黎聖母院4月15日發生大火,這是一場意外火災嗎?…
驚爆中共內鬥最大醜聞 公安局長夜奔美國領館!
2月6日,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愛將、原重慶市公安局長、「打黑英雄」王立軍失勢降級後四天,出人意料地躲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戈巴契夫獲俄勛章 民間感謝推動民主
二十多年前,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在高壓冷血的共產大本營蘇聯,啟動民主和自由化,…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溫室效應加劇 夏天將會更熱
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期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的增加,未來會有更多的熱浪侵襲和多種氣候變遷,…
應變,也要維持核心競爭力
企業經營的環境無時無刻發生著變化。經濟的環境會變化,例如:最近油價高漲以及美國次貸風暴,對企業的影響就很大。消費者也會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