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規律在香港失靈?

2014年全香港物業總市值約為20.6兆港元,紐約市及新加坡則分別為6.7兆與7.8兆。換言之,賣出香港所有物業,足以買起3個紐約市或2.6個新加坡。
Thinkstock
第155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清明復活節假期前後,香港股市出現異動,節後更是狂飆。沒有別的理由,就是中國的「政策市」作怪。江澤民時代有「豬市」(朱鎔基),胡錦濤時代有「瘟市」(溫家寶),如今習近平時代,還沒有取名,因為總理李克強地位弱勢。

中國的經濟叫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是政治,「市場經濟」是經濟,因此研究中國經濟,就不能離開「政治經濟學」。香港淪為中國殖民地以後,中英聯合聲明與香港《基本法》已經拋諸腦後,所謂外交、國防以外的「高度自治」也自然逐漸消失,所以經濟層面上也就減弱真正的市場經濟,而是要跟隨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別忘了「一國兩制」,字句的先後就等於「一國」為先,「兩制」其次,因此政治經濟學當中,也是政治第一,經濟第二。在這個情況下,因為政治的需要,就可以視經濟規律為無物。

最先有這個感覺的是香港樓市(房地產市場)已經失去經濟規律。以往樓市有個升跌週期的規律,由供需來決定。於是大升之後必跌,大跌後必升,有人「摸頂」(最高價入市),也有人「撈底」(最低價入市),這看各人的眼光,也憑運氣。但是自從中資大舉入市以後,情況就有不少變化了。

 

中資入港後樓市扭曲 1個香港可買3個紐約

九七前,中資已經在香港大展拳腳,但主要是國有企業,那時中國也還沒有財大氣粗,固然對香港樓市有影響,還沒有那麼大。但是自從2003年「SARS」(非典型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從中國傳入香港,導致香港樓市暴跌;也在此時,香港特首董建華引入中國遊客得以來香港「自由行」以後,香港的樓價基本上就是有升無跌。所謂基本上,就是也有調整,但是幅度很小,時間不長。於是幾乎看不到以往升跌的週期規律。不但期待樓價調整才入市的人一再失望,最後只能「搶市」,年輕人更因為樓價狂升薪資卻跟不上而陷入絕望狀態。這就成為雨傘革命爆發的經濟民生原因之一。

梁振英起初以壓抑樓價,與地產商作對來欺騙民望,上台以後完全不是如此。他是與李嘉誠的香港地產商作對,但是對中資入市推高樓價卻是沒有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可以說,他代表中資的利益而已。這實際上是中資財團與香港本土財團利益之爭,梁振英站在中資一方,自然表示了他的「愛國精神」,李嘉誠遷冊海外(將公司註冊地由香港改到國外),也是必然的結果。

今年3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透露,今年樓市繼續熾熱,1月整體樓價較去年3月的近年低位升幅達16.6%,甚至比1997年大幅增加61%。

香港樓價的暴升也是居全球榜首。就以2013年發布的該年3月以前一年的數字,全球樓價升6.6%,香港是28%,中國則是升23.8%;可見香港的勁道,那是梁振英剛剛上任的政績。

根據《明報》的估算,2014年全香港物業總市值約為20.6兆港元,紐約市及新加坡則分別為6.7兆與7.8兆。換言之,賣出香港所有物業,足以買起3個紐約市或2.6個新加坡。

梁振英上任後的突出表現,就是細價樓(價格低的小套房)價格猛漲,這是首期置業者買不起四、五百呎(12、13坪套房)的用戶退而求其次,買更小的樓房。嗅覺靈敏的李嘉誠就在2014年推出只有177呎(不到5坪)的小套房,反應非常熱烈,因為投資客也得以以更少成本來炒房。這個位於新界大埔(相當於新北市地區)嵐山1期的細價樓,每呎也要1萬到1萬1千元港幣之間,合台幣4萬多元,等於每坪140多萬台幣。由於細價樓熱賣,帶動炒風,連二手的細價樓也跟上,再帶動租金上漲。

雖然不少學者專家多次呼籲市民冷靜,不必搶購,先租房子,等機會再買房子,但是眼看房價有升無跌,這些專家的話可信嗎?但是在幾次「狼來了」之後,難保有一次真的狼來了?

國共內戰期間,面對敵強我弱的處境,毛澤東提出「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方針。在每個戰役集中優勢兵力,也就是四倍、五倍、六倍於敵人的兵力殲滅敵人。香港雖然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有大批外來資金,但是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只要它集中資金入侵香港,香港的資金結構變樣,週期性的經濟規律也就變樣,樓價越炒越高,樓房越炒越小。細價樓的呎價可以超過豪宅。香港的樓價完全被扭曲了。

 

政治強力操弄經濟 令人暈頭轉向

既然中資有能力扭曲香港樓價的資本主義經濟規律,那麼玩弄香港股市又有甚麼不可能?尤其自從2009年以後,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已經超過市值的一半。所以今年3月底中國宣布公募基金可以投資香港股市以後,炒起中資在香港上市的H股,讓價格追上早已炒起的中國A股,再帶動香港的股市,因此到4月10日7個交易日恆生指數總計上漲2,417點,漲幅9.7%。被稱為香港股市「大時代」(描繪商戰的著名香港長篇劇)的重臨。除了中國官方資金大量進入香港,地下錢莊也有數不清的資金從中國湧入香港,包括入境旅客隨身攜帶超過規定的人民幣。

但是就在中國官方媒體一片唱好之時,4月8日星期五收市後,中證監突然反高潮出招規管兩融(融資融券,即香港的孖展及沽空),並鼓勵沽空。導致恒指夜期插穿27,000關,大跌705點,急挫2.55%。然而19日傍晚,人行官網宣布自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是放水與再度減息的先聲,而且幅度之大也超過預料。顯然這又是利多消息。這個「政策市」把人搞的暈頭轉向,這樣子的操弄,不會嚇跑投資者嗎?

為何出現這樣「打架」的政策,是中證監沒有領會中央的「政治」精神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