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您所不知的水域風險,打破您對親水未知的恐懼

《看見水世界》 帶您關注水域風險與戲水安全

ThinkStock
第154期
《看》雜誌 編輯部

 

炎炎夏日,到海邊、溪流戲水是許多人的消暑之道。但是歡樂之餘,戲水意外時有所聞,尤其年輕學生溺水死亡,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憾事,著實令人痛心不已。

「溺水」只因不會游泳嗎?為何有些游泳高手依然會發生意外?戲水之前需要甚麼安全準備或基本常識才能確保平安?

曾經到澳洲雪梨出差,趁假日到著名邦代海灘(Bondi Beach)戲水卻險遭滅頂之災的洪銘德,幸運獲救後,除感謝上蒼對他的厚愛,也讓他深刻體會到人類的渺小與生命的可貴。

避免戲水憾事重演,洪銘德積極「看見水世界」

回國後,洪銘德思考著是否有便利設備,可以協助增加救援時間與降低戲水風險。於是以其機械工程流體力學的設計背景,投入研發可以取代浮板的「Jelloon捷力龍魚雷浮標」與救生衣,並進駐國立體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共同開發相關產品。

在結合教授指導、學術單位資源與大量吸收相關海域水流知識後,洪銘德發覺許多看似平靜的海域溪流,卻暗藏危機。此外,台灣戲水意外事件年年有,環顧坊間雖有「戲水自救」書籍,但真正關心與專注於「水域風險」的知識卻付之闕如,在學校裡也沒有相關課程、書籍。

洪銘德於是彙整相關資料,整理出台灣水域安全與風險的相關知識、照片與資料。「如果相關知識與危險水域,能被大家所熟悉,絕對有助於避免戲水憾事的發生。」以蒼生為念的洪銘德決定自行出資出版專書。

如何把龐雜資料整理成專書?如何讓「學術性的知識」透過編排成為適合閱讀又實用的工具書?因緣際會下,2014年洪銘德與《看》雜誌合作出版《看見水世界》專書,成為坊間首本探討台灣水域風險環境的教材與工具書。

《看見水世界》以井然有序、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開放水域風險分類」、「可能風險辨識」、「水域安全配備」及「台灣危險水域分布」等內容,讓讀者一窺開放水域的潛在風險,進而了解如何做好事先防範,避免戲水遺憾。

洪銘德誠懇道出自己出書的初衷:「出書主要就是希望給少年朋友出遊戲水必知的原則,給予父母、師長能指導或保護家人、學生戲水的安全規範。戲水要找安全有管理的水域,不熟悉的地方,再美、再迷人,也要仔細觀察再三確認水流與安全。真的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風險一瞬間,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許多戲水者往往「鐵齒」地以為「我不會那麼衰」,導致水域風險不受重視或甚至被忽視。洪銘德認為預防之道無他,「推廣與普及」是當務之急,因此積極向學校、社圑法人、遊艇公司、水上俱樂部等單位推薦《看見水世界》,針對社會各界舉辦「開放水域風險與安全知識」講習,並在網站上成立「公益關懷平台」。洪銘德誠心呼籲:「大家一起來關心、認識、傳播水域風險知識,多一分風險概念,多一分預防;多一個人知道,就能減少一分遺憾。」

沒有龐大財力作為後援的洪銘德自力出版《看見水世界》,背後不為人知的挑戰與辛苦可想而知。但他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因為,「如果自己的書能多救一個人,就值得了!」

《看》雜誌有感於洪銘德對於社會的關心與付出,更深刻體認到《看見水世界》對戲水者的助益,除誠摯推薦讀者閱讀外,本著媒體公益精神與社會責任,亦將透過現有通路積極推廣,讓更多人一起關心台灣的水域風險,祝願大家都能快快樂樂的戲水,平平安安的回家。

《看》雜誌 編輯部

更多介紹: jelloon.moon-d.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新政府不可陷入「途徑依賴」
人們常很難改掉已長期採用但不恰當的做事方法或態度,其原因可能是習慣、惰性、不願認錯、無知,或者是固有觀念難改等等因素。…
「我是馬克」 撫慰廣大上班族的心
 馬克創造知名虛擬角色「馬克」。葉俊宏攝影身為2016年的世界展望會愛心大使,剛從馬拉威回台的「馬克」行程滿檔,…
2014年9月──數字看世界
伊波拉疫情 死亡數增至2909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9月20日公布,伊波拉疫情至今已有6,185病例,死亡2,909人。…
世界經濟緩成長 「雙底衰退」機會低
先前幾個月,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還只是停留在警告和預測層面,但最近全球投資人似乎深切感受到經濟二次下行的風險。不管是歐洲債務危機,…
乾唐軒讓你帶著健康好水去旅行
具有國際知名度且在台灣行銷通路多達600多點的本土陶瓷品牌「乾唐軒」,以「敬自然、惜萬物」為核心理念,融合藝術科技、健康養生、產品革新想法…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
停滯不前的薪資、高漲的房價與物價、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全球最低的生育率、節節敗退的企業競爭力、負債累累的政府、日益對立的勞資關係……近年來,…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9. 賈伯斯劃人生句點 最盛開時歸根
2011年10月5日,一個將「藝術、科技、商業」三者結合的奇人離開了人世。一直是鎂光燈焦點的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