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中國經濟危機顯山露水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及其他相關研究,現在中國的製造業成本已經高於其他出口大國。
Getty Images
第153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2014年的中國經濟乏善可陳,資本外逃、巨額債務及人民幣貶值等彙集成巨大壓力。面對此局,中國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最近公開表示,「近期市場聚焦資本外流和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可以感覺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離中國越來越近了。」一向對中國看好的投行界看法也來了180度大轉彎,轉而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其實,上述問題還只是中國金融領域的問題,與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的實體經濟面臨的困境不比虛擬經濟輕鬆。

 

世界工廠告別中國

2001年至2009年,中國這一「世界工廠」經歷了由盛而衰這一過程。經過幾年掙扎之後,世界工廠將告別中國。2014年,大量外資正在陸續撤出中國,撤退清單上有三星、英特爾(Intel)、LG、松下(Panasonic)、微軟、TDK、優衣庫(UNIQLO)、耐吉(Nike)、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等世界知名企業。這些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中國現在的失業人口保守超過3億,真實失業率相當於32%。圖為2012年眾多求職者湧入的就業博覽會。Getty Images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及其他相關研究,現在中國的製造業成本已經高於其他出口大國,導致跨國公司紛紛撤出中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人工成本高漲,中國失去吸引外資的最大優勢。現在,外企要在中國養一名月薪10,000的員工,實際上企業每個月需要為這名員工支付14,628元。中國大陸不僅工資遠高於東南亞,而且社保繳費是東南亞國家的4.6倍。

二、老一代工人基礎教育紮實,頗具忍耐與服從精神,新一代則迥然不同,不服從安排、不肯吃苦、好逸惡勞、容易衝動等特質已成為他們的新標籤。近年來,年輕工人因為被主管批評幾句便舉刀相向的報導屢屢見諸報端。

三、罷工等經營風險越來越大。由於新一代產業工人注重維護自身權益,且多以自我為中心、好衝動,導致企業經營風險日益加大。2014年9月10日,東莞台資蘋果代工廠萬士達中秋不發月餅和獎金,導致數千工人舉行罷工並堵塞公路的事件。

四、地緣政治風險加大、政治風波不斷。這是日資企業考慮的主要因素。

五、納稅優惠政策取消,吸引力進一步縮減。2007年出台的《企業所得稅》法,外企稅收從15%提升到25%,也是導致外資撤離的一個因素。

 

三個成年人將有一個失業

世界工廠的衰落,將導致數以億計的工作崗位丟失。1月22日,原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在2015冬季達沃斯論壇表示,由於工資上漲,中國將有1.24億人的製造業崗位轉移至其他發展中國家。這1.24億行將失業的人口,再加上中國現有的2億多失業人口,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失業人口最多的國家。

台灣學者可能會有人援引中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證明中國失業現象並不嚴重。這裡我必須說明一下,2014年失業率有兩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9%;調查失業率是5.1%。過去五年來,中國的官方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保持在4.1%不變,以不可靠聞名於天下。事實上,中國失業的實際狀況遠比官方宣稱的嚴重。

前總理溫家寶曾在2010年3月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公開宣布:中國失業人口有2億。必須指出的是,這2億之外還有很多未充分就業人口,因為政治原因不得不列入「就業人口」行列。官方《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0日在〈中國「失速」的真相(二):虧損也要過剩生產〉一文中指出:中國產能過剩的行業有幾十個,不少都處於虧損也要生產的狀態。企業之所以如此,完全來自於地方政府的壓力,地方政府擔心失業率過高,擔心稅收無著,逼迫企業生產,這些企業勉強僱用的工人實際上處於半失業狀態。此外,由於就業市場一直處於供給過度狀態,已就業人員當中有不少人的收入僅夠維持最低生活水平,廉思《中國底層青年的生存困境和出路》集中分析了這一問題。

溫家寶2010年3月談到的2億失業者,加上近幾年累積的2,000多萬失業大學生,以及行將失業的1.24億人,共達3億4,000多萬。剔除政府宣布每年提供的1,000餘萬新就業崗位,保守計算也將超過3億,目前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是9.4億,因此,中國的真實失業率相當於32%。

 

中國商務部驕傲地宣稱中國已經成為資本淨輸出國,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境內國際資本正在加速流出。Getty Images
 

 

「資本淨輸出國」表象下「資本外逃」的實質

自2013年以來,中國的對外投資猛增,中國商務部帶頭歡慶中國成為資本淨輸出國,中國資本遍布全球,認為這標誌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增強。但全球卻在擔憂中國的資本外逃日益加劇。

先展示中國深感驕傲的「資本淨輸出國」身分。從2012年開始,中國位列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07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2012年成長22.8%。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約為1,400億美元左右,高於利用外資200億美元。因此,中國商務部驕傲地宣稱,中國已經成為資本淨輸出國,美國已經成為中國資本的第一接收大國。這一成就並非虛假,2015年1月22日《華爾街日報》在〈中國廉價資本或將湧向全球〉中證明,目前中國投資在全球投資中的占比高達26%,而1995年時占比僅為4%。相比之下,美國投資在全球投資中的占比曾在1985年達到35%的峰值,如今占比還不到五分之一。

商務部對成為「資本淨輸出國」歡欣鼓舞,但央行卻對資金源源不斷地外流感到不妙,於2015年2月5日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希望釋放流動性(約6,000億元規模)。

過於專業性的問題就不向讀者解釋了,只介紹此次降準後國際、隱密國內金融界人士的反應。美國主流財經傳媒Market Watch日前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意外全面降準,並未有效遏制資本流出勢頭,熱錢出逃的速度超過了新增資金入場,擔心中國將出現大規模資金外逃。

這種擔心自有根據,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境內國際資本正在加速流出,高盛分析師MK Tang及Maggie Wei在1月13日發布的報告中分析,自2010年至今,中國累計近兩兆收支誤差,可能反映資本隱密外流。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3日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創下自1998年以來最大的季度赤字。大陸財經界人士開始擔心,如果人民幣匯率貶值呈現出不可扭轉的趨勢性演變,將使國際資本雪崩般流出並持久性出逃,如此將導致外匯儲備耗乾,引爆中國的房地產、股市、地方債和產能過剩行業的金融風險。

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好壞,一看資源,二看實體經濟,三看虛擬經濟。中國早就成為一個資源對外高度依賴的國家,如今實體經濟完全衰退(勉強存活的大都陷入嚴重的產能過剩,參見本人於《看》雜誌第150期文章:〈中國「一帶一路」計劃與亞洲經濟〉)、虛擬經濟過度投機,再加上占勞動年齡人口三分之一的失業者,這種狀況,只有完全閉著眼睛的人才會繼續鼓吹中國經濟繁榮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本天皇和明治維新之弊
日本天皇最近表示,他本人要退位,預示可能結束天皇制度。這標誌著日本完全憲政民主,即使虛位的皇室也要廢除。天皇權威的極大確立,…
活動櫥窗
解決客源問題B2B業務開發與管理 你的公司有考慮經營B2B業務嗎?不僅客戶規模大、單筆成交金額高、買賣雙方關係久,…
普印通做好「內容」,指標性客戶主動上門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向來被認為是2C(to Customer,對消費者)的一大利器,但2B(to…
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的人生!
海餅乾的故事 1936年‧美國又小又矮、其貌不揚的海餅乾窮困潦倒、身有殘疾的騎馬師家庭破碎、意志消沈的馬主人特立獨行、…
美少女天賦異秉 逐字母倒背如流
一個人對文章、歷史等事物非常熟悉的時候,我們往往形容這個人能夠「倒背如流」。不過看了美國俄克拉荷馬州14歲少女阿麗薩.克瑞莫(Alyssa…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二十):FB聊天機器人效果強大
AI人工智慧的發展一日千里,而網路行銷該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來創造更有效率的行銷效果?近年來開始有多家廠商開發了聊天機器人的功能,…
啄木鳥迎春
阿丹目前所在的北美紐約州,目前還是寒冷的冬天。 這天,罕見地出現和暖的陽光。一隻啄木鳥開心地出來晒太陽,在樹幹上雀躍地啄食,…
美國左派「顏色革命」造就的新世界
經歷過讓全世界大跌眼鏡的2020年美國大選,華盛頓1月20日舉行拜登就職典禮。美國總統權力交接大典歷來充滿喜慶,各地都會有人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