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林克孝專題報導

《找路》前傳── 林克孝登山心境的轉變

《找路》前傳── 林克孝登山心境的轉變
林克孝與沙韻的紀念碑合影。林克孝提供
第95期
鄭少凡

林克孝在大學時就創下登上玉山東峰北壁的攀岩紀錄,外加上他的登山經歷──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百座高山他登過半數以上,或許會讓人以為他是那種敢衝、愛挑戰、急於攻頂的登山客。

後來林克孝追尋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深入宜蘭南澳山區探索失落的古道,與泰雅族文化緊密結合。今年8月的登山之旅,就是發現有條古道路線尚未有人前往,於是號召山友入山探勘。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此次行動竟成絕響……

的確,林克孝早年愛挑戰難度大的高山,但中年之後的登山之旅,卻都是選擇中級山。所謂中級山,就是高度在一千五至三千公尺,介於郊山及高山之間的山區。

喜愛登山的林克孝,為何會放下攀爬百岳,轉而探尋中級山?之後又為何沿著「沙韻之路」探索南澳古道呢?他內心的轉折在哪裡?

「我不太想這樣一直走……」

這得追溯到林克孝大三暑假,一趟登山之旅在他心中播下的種子……

那是一次長達十一天的縱走,從奇萊山沿著稜線走到七彩湖。那趟旅程帶給林克孝一個很奇特的感受。他笑著說,走在稜線上,四周都是草原,第一天就可以看到第七天的標的物。每天單一的景色,卻有一番特別的美感,讓他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當時他們在湖邊搭營,林克孝讚嘆:「啊!那是最棒的露營地。因為少有機會可以在湖邊搭營;因為那在山脈的上面,可以從日出看到日落。」林克孝說,自己當時還想跳進湖裡盡情游泳,但由於水溫太低只好作罷。

但是,那趟旅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一直趕路,沒機會駐足停留,好好欣賞一下動人美景。這感受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那趟旅程給我的感覺像遊牧民族一樣,一直移動。當你看到很棒的景色,但發覺停不下來,大家都要繼續走。那次給我的感覺是,大家一直被拖著走,走了十天。」

因此,林克孝那時就興起了一個念頭,如果下次來,要留下來好好欣賞美景。他說:「如果我現在去的話,會在那裡好好住個三天。」那次下山後,林克孝就在自己的日記裡寫道:「以後不太想這樣縱走了,我寧可在一個地方搭個營,好好地、充分地探索。」

下山後,想要「好好探索」的心願卻一再拖延,因為升大四後馬上就密集準備攀爬玉山東峰北壁;征服北壁後,就忙著考預官;當完兵後接著出國,唸碩士、博士都在美國……總之,沒機會實現他想好好探索山區的心願。林克孝說:「那次確實是我最後一次縱走!那之後跟自己講說,我不太想這樣一直走。」

於華盛頓大學完成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在父親林文仁和台証董事長黃克修的力邀下,林克孝回台灣擔任台証總經理的職務。由於離開台灣多年,林克孝暫時和台灣的山岳失去了深層的聯繫。

「覺得自己異於常人的喜歡爬山!」

有一次,林克孝帶著同事去爬大霸尖山。大霸尖山有個特點,就是爬山的過程中都看不到它,要爬到山頂後,大霸尖山巨大、奇特的山形才會赫然映入眼簾。就在那一刻,林克孝又找回當初與台灣山岳的聯繫!

林克孝以一貫輕聲但充滿熱情的言語,細述當時的感受:「忽然看見大霸尖山在我眼前時,我差點哭了出來……覺得我又回來了,本來覺得它(台灣的山岳)距離我很遙遠了,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爬得很凶,但是成家立業後,就慢慢不爬了。但是那次我這樣一走,覺得把自己又link(聯繫)回來了,從此我就覺得要回到自己過去喜歡的activity(活動)來。那一剎那,我覺得自己很喜歡爬山,不!是異於常人的喜歡爬山!」

於是,他展開了台灣山岳的深度探索。後來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到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開始了宜蘭南澳山區的文化歷史挖掘之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