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年少時代──在時間的長河裡結伴而行

年少時代劇照。
環球影業提供
曾允盈
(文中有雷)

電影是時間的藝術,然而在《年少時代》裡,時間是最真實的特效,透過導演的鏡頭,無形的歲月痕跡,真實呈現在你我眼前。

《年少時代》是一個瘋狂的計畫,一個開創影史的計畫。劇情片從未有過這種手法。

導演李查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從2002年開始,連續12年不間斷拍攝一名小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歲月。每年用三、四個的工作天,重聚幾個主要演員。實際工作天只花了39天,剪輯而成這部165分鐘的電影,真實紀錄12年來演員們隨時光流逝的改變。李查林克雷特拿下2014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年少時代》被《時代雜誌》和《衛報》評為2014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在世界各國影展佳評如潮。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生活瑣事就是人生

故事一開始,6歲小男孩梅森(艾拉‧柯川飾)躺在草地上的看著天空,沒有笑容。澄澈的眼神有些許憂傷。母親(派翠西亞艾奎特飾)開車載他放學回家,從後照鏡看著梅森,問他為甚麼沒交作業、為甚麼上課總是看窗外?

梅森躲在門後聽母親和新的伴侶爭吵,梅森和姐姐趁她不在時打鬧,沒一刻安寧。宣布搬家,母親在餐桌上忙著安撫兩個小孩,然後將舊家重新粉刷以便交給下個屋主,當梅森把牆上記錄自己身高的一道道刻度,用白色油漆粉刷覆蓋時,好像過往的歲月不再能夠掌握。因為逝去的留不下、帶不走。

「開車」是劇中不斷出現的場景,母親一次又一次離婚後載一對兒女離開熟悉地,轉學新的學校。她不斷攻讀學位,最後到大學任教,給兒女更好的生活。父親(伊森霍克飾)則是個崇尚自由的浪子,反戰、創作、彈吉他、玩樂團,幾乎以一輛黑色的通用龐帝克車為家,他浪跡天涯,車於是成為與兒女共有的家。他根本沒錢養家,卻在兩週一次的假期從遠方前來,走進孩子的心裡。

他不羈的靈魂無所約束,成為姊弟倆的心靈伴侶。打保齡球時告訴他們「人生沒有護欄」,要走自己的路。自彈自唱創作曲,歌詞聽起來就是生活,不怎麼樣,卻讓人會心一笑:「媽媽有了新丈夫,看起來不錯,但不知道會不會說故事給他們聽,還有親吻道晚安……」他們去看棒球賽、去露營,聊孩子的煩惱和生活、聊電影《星際大戰》。導演擅長「對話」,擅長在對話裡立體出每個角色的關係,孩子和父母的對話非常自然,某個瞬間你甚至會以為那是一個真實的家庭。這部劇情片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更因為劇本不是一開始就設定好,而是每年隨演員的狀況改變,讓文本來說話。

你會發現,那些瑣碎的生活細節,是尋常人生都會遇見的點滴,每個人都會有共鳴的故事,無關宏旨。你好像攬鏡自照,那麼熟悉又平凡,這是電影最無價的片段之一,犀利地貼近人心,貼近那些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時間的祕密

台灣觀眾熟悉的代表作「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巴黎日落時》、《愛在午夜希臘時》),用18年的時間刻畫男女主角的生命歲月和愛情進展。最後一部《愛在午夜希臘時》,兩位演員甚至從單純的表演者變成共同創作者,他們加入討論自己人生的體悟和經歷,真實歲月裡的提煉在片中隨之展演。

《年少時代》就好似「愛在三部曲」的前傳,較這三部更有希望。也如同梅森父子曾經聊的「《星際大戰》究竟會不會繼續拍下去?」,他們說:「會,但是會拍前傳,因為後面已經沒戲唱了。」這個小男孩從6歲到18歲成年,觀眾目睹他的成長和準備迎接「愛在三部曲」細膩的感情關係。

除了人與人的變化,人不能脫離社會存在,觀眾跟著主角經歷十二年來美國社會的變化。從《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從桌上型電腦到IPAD,從伊拉克戰爭到經濟大崩盤,從小布希到歐巴馬。藝術佳作無論文學或電影,都是反應人與社會、世界的關係,而《年少時代》就像一齣時代劇,不似其他戲回顧從前,而是具體而微地展現出每一個當下。

劇中梅森喜歡攝影,拍下的每個瞬間,就好像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切片。他心思細敏,卻常不寫作業待在暗房,父親規勸他,同時也鼓勵他:「趁你現在有感覺,等你老了就不會感覺那麼多,你會麻木不仁。」雖不一定如此,但《年少時代》就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敏銳、感同身受、細膩觀察人與社會的關係,和時間裡的各個面向和變化。

時間是一條漫長無盡的長河,每一刻看似「現在」,彷彿它從未離開。但其實每一刻都是過去,因為在你意識到的這一秒,它已經不再能掌握。而當12年過去,你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被長河帶到無盡的遠方,所有人事景地,已經不同。

片尾,18歲的梅森離開母親,搬進大學宿舍,意味著結束了年少時代(boyhood)。他和一位女同學並肩而坐:「我們以為掌握了片刻,或許應該說是片刻掌握了我們?」這12年來觀眾會殘酷看見逐漸發胖的派翠西亞艾奎特,沒甚麼改變的伊森霍克,長得越來越像的父子──艾拉‧柯川與霍克,他們共同演繹了「時間」的充滿期待,和「時間」的無法追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印度人瘋中文 華語教師缺額1萬!
2011年,時任教育部長的吳清基訪問印度時,在一場與印度人資發展部長的會面上,印度方表示希望台灣增派教師到印度教中文。…
生之役
生命的色彩如焦黑的土地白日 像牛一般地被役使像礦工般使盡最後一點氣力在不見盡頭的黑暗裡夜晚 …
奧運金牌背後 中國人民的轉變與反思
2008年北京奧運時,美國拿下36金、38銀、36銅,合計110面獎牌數全球第一的成績。但主辦國中國不遑多讓,以51金、21銀…
司徒華堅強樂觀面對癌症
香港市民2月3日晚間夜祭參與六四黃雀行動而曾經被捕判刑的羅海星時,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站在第一排。當時看到他戴口罩,還有點奇怪。…
源自天性 人類八成對話是「八卦」
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研究指出,說人閒話是人類獨有的特性。專家對300多人的研究顯示,人類所有對話中,有8成是「八卦」閒話,而且女性比男生更愛講…
歐元是2012全球最大威脅
全球股市大幅波動的2011年結束了。中國的龍年光臨,但會不會帶來龍年大吉呢?美國有百年歷史的老牌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屬下「…
官媒狂造「讚」 假粉絲氾濫社交媒體
數位全球商業新聞出版社「石英」近期發表文章,揭示中共宣傳機構圖謀擴大影響力,在西方各大社交媒體偽造海量的假粉絲。 據報導,…
中國特有維生素丸:紅棗
紅棗小傳 北魏時期,在高陽郡的地方,某日,太守賈思勰巡視農民莊稼時,看見村裡有人在賣棗樹,就下馬車問農夫:「結棗子的季節就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