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鮮人 平均變胖5公斤

大學生初次脫離壓力,可能在無意中增胖而不自知。
Thinkstock
第149期
柯明心

細心的父母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離家上大學的孩子變胖了。這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孩子終於脫離學測壓力,開始真正自主的學習;憂是的孩子離家在外,到底都吃些甚麼東西?

在國外校園流行所謂「新鮮人肥」(freshman15)的說法,因為大學新鮮人在一年後平均增胖了5到7公斤(15磅),且男生變胖比例超過女生。

初次脫離壓力的孩子增胖幾公斤,這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大學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可能影響終生。研究顯示,大學時變胖的人比較可能導致肥胖問題。

初次離家就學的孩子,在飲食方面可說是得到全新的「解放」。披薩、麵包、便當、冰淇淋,愛吃甚麼就吃甚麼,跟以前在家時由父母主導的飲食大異其趣。怎麼挑選食物就是很大的考驗。

大學新鮮人忙著適應學業、交友及校園生活,可能忽略了運動。很多孩子高中時是運動員,上大學後,沒注意到運動量驟然減少,後來才發現胖了這麼多。

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環是認識朋友、建立人際關係。一部分的肥胖可能來自吃喝玩樂的「社交卡路里」。有人為了晚上的party,白天都不進食,引發代謝疾病;有人三餐不定或很晚才吃晚餐,造成消化問題;有人學會喝酒,卻沒想到酒類的熱量很高。

有些新鮮人會在宿舍堆積食物,以吃來紓解壓力,其中不乏薯片、餅乾等垃圾食品,不但吃進許多脂肪與熱量,還含有無益的化學成份。

大學生還需要被教導如何飲食嗎?其實,應注意到世代晚熟的問題。現代孩子受到過多保護和文明科技的影響,普遍對於了解自己身心有晚熟的趨勢。有些教授常嘆息:「現在的大學生感覺像以前的高中生。」許多教育理論也指出,對孩子的教育至少要到21歲才能真的完全放手。

以往大學教育只注重培養專業能力,現在恐怕已不適用。大學校方應該設法多注重飲食教育,做為成年之前的最後一道飲食防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除舊布新 新年理財健檢小祕訣
您注意到了嗎?上個月美國聯準會調升利率,但台灣10A總裁彭淮南,卻宣布央行調降利率半碼(0.125%)。公股龍頭臺灣銀行,…
舊金山總督溫泉 洋溢山野的樂趣
一樓露天風呂環境天然,充滿野趣。 鄭楷翰表示,餐廳每天和魚販配合,用餐可先詢問今日主餐是不是您喜歡的魚。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
跟著綠兔子 看見手作民具的永續價值
剛踏進「綠兔子」位於溫州街老公寓三樓的工作室,溫潤的香氣撲鼻,竹子、藺草、木頭等氣味混合揉雜。空間不大,加上四處堆放的竹編品與老器具,…
辛巴威:從「非洲花園」走向經濟崩潰
聯合國安理會7月否決了制裁辛巴威領導人的決議案,其中俄羅斯和中國雙雙投票否決英美提出的這個決議草案,辛巴威政府方面表示慶祝。此前,…
中國人的信任危機 原因何在?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原本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不僅民不信官,官也不信民;而且官與官之間彼此設防,…
鮑亮名熱血拚勁 衝出聯誼會展銷奇蹟
會長鮑亮名幾句風趣的話語,隨即炒熱「精品展銷聯誼會」這個大家庭的氣氛。2013年排除萬難創會至今,「感激幫助我的人,更感激傷害我的人。」…
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中國從此使用封城方式抗疫,後正式名之為「清零」。2022年12月,…
堅持走正義的路 鍾愛救父後的真情告白
8月9日,第8次兩岸江陳會在台北登場,會中簽訂了《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雙方並以共識文件納入人身自由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