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鮮人 平均變胖5公斤

大學生初次脫離壓力,可能在無意中增胖而不自知。
Thinkstock
第149期
柯明心

細心的父母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離家上大學的孩子變胖了。這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孩子終於脫離學測壓力,開始真正自主的學習;憂是的孩子離家在外,到底都吃些甚麼東西?

在國外校園流行所謂「新鮮人肥」(freshman15)的說法,因為大學新鮮人在一年後平均增胖了5到7公斤(15磅),且男生變胖比例超過女生。

初次脫離壓力的孩子增胖幾公斤,這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大學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可能影響終生。研究顯示,大學時變胖的人比較可能導致肥胖問題。

初次離家就學的孩子,在飲食方面可說是得到全新的「解放」。披薩、麵包、便當、冰淇淋,愛吃甚麼就吃甚麼,跟以前在家時由父母主導的飲食大異其趣。怎麼挑選食物就是很大的考驗。

大學新鮮人忙著適應學業、交友及校園生活,可能忽略了運動。很多孩子高中時是運動員,上大學後,沒注意到運動量驟然減少,後來才發現胖了這麼多。

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環是認識朋友、建立人際關係。一部分的肥胖可能來自吃喝玩樂的「社交卡路里」。有人為了晚上的party,白天都不進食,引發代謝疾病;有人三餐不定或很晚才吃晚餐,造成消化問題;有人學會喝酒,卻沒想到酒類的熱量很高。

有些新鮮人會在宿舍堆積食物,以吃來紓解壓力,其中不乏薯片、餅乾等垃圾食品,不但吃進許多脂肪與熱量,還含有無益的化學成份。

大學生還需要被教導如何飲食嗎?其實,應注意到世代晚熟的問題。現代孩子受到過多保護和文明科技的影響,普遍對於了解自己身心有晚熟的趨勢。有些教授常嘆息:「現在的大學生感覺像以前的高中生。」許多教育理論也指出,對孩子的教育至少要到21歲才能真的完全放手。

以往大學教育只注重培養專業能力,現在恐怕已不適用。大學校方應該設法多注重飲食教育,做為成年之前的最後一道飲食防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