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蔡博藝,找了一位中國籍學生搭檔競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正副會長,引起關注。
蔡博藝關注與認同台灣公民運動,在這之前她寫了不少有關台灣的文章,熱情表達她對台灣的認同,就中國媒體常常污衊台灣的「民粹」,她就有一句令人激賞的名言:「跪著的不能人家站著的。」
鑑於她的身分,我也不會要求她出來說:「我是蔡博藝,我主張台獨。」因此她的參選舉動,不但陳為廷公開支持,許多台派朋友也出來支持。然而支持蔡博藝出來選是一回事,問題是如果開了這個門,就得同意其他中生參與其他學生會的選舉。如果身為學校學生可以參選公職,那麼台灣其他領域的中國人士,是否也都可以參選公職?因此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制度問題。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是廿二年前制定的,雖然經過多次修訂,但是由於馬英九執政以後,兩地關係的暴衝,許多趕不上現實需要,尤其馬英九的投降主義路線,最趕不上的就是如何因應台灣的國家安全。因此淡大這件事情所牽涉的一連串問題,關係到台灣的國家安全、人民福祉,必須通盤計算,甚至修憲。
二○一一年,香港嶺南大學學生會幹事會候選內閣主席廖維懿承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導致內閣成員產生不信任,在嶺大校園掀起一場風波。香港大學學生會更是中共滲透的重要目標而一度失守,去年四月被光復後,舊成員竟然拒簽文件更改警務處的社團註冊,以致存款戶口被凍結,須向學校借款才能維持運作,兩個多月後才解決。
去年六月,香港一批網友集資在報章刊登廣告,呼籲抵制學校的「大陸化」。香港、台灣招納中國學生本來是好事情,可以讓他們開闊眼界,起碼認識新聞自由的可貴,如果中國不帶其他政治目的,收多少都無妨,可能越多越好,除了對就業要加以限制,避免對當地人就業造成衝擊。無奈,中國把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當作敵對勢力,從而把香港與台灣當作它要徹底征服的目標,對台灣的滲透更加不擇手段,尤其太陽花學運之後,中共統戰矛頭直指「三中一青」,校園自然是重要目標。
蔡博藝參選是好事,可以讓中國學生有當家作主的感覺,對未來推動中國民主發展有利;然而如果中國派大量職業學生進來,馬政府與各校又如何應付?當年身為職業學生的馬總統,太深諳配合之道了。
因此不妨把蔡博藝的參選當作「試行」來觀察。希望可以激發台灣學生關注,自己決定是否該選他們。但在台灣學生過去深受中華奴役文化影響而不關心政治的情況下,清除這些毒素更是當務之急。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經作者授權,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轉自林保華部落格刊載於自由時報。201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