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舊惡化解痛苦 帶來健康人生

負面情緒包括自責,都會誘發疾病。面對他人的罪責和錯誤,選擇負面情緒,就是在傷害自己。
Fotolia
第145期
林威宇
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當人們被傷害後,選擇寬恕的人比較容易忘記以前被傷害的細節。當人們發自內心寬恕他人後,會產生遺忘痛苦回憶機制。除此之外,研究也指出曾傷害他人者,如果在第一時間道歉,也將更容易化解痛苦的記憶。

在《聖經‧路加福音》中記載,當羅馬士兵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我們總是會質疑這種強調「愛敵人」及「愛罪人」的社會倫理精神是否成了阿Q精神。而在西洋俗諺中,更常聽到的一句話叫:Forgive and forget(不念舊惡)。

但是這是真的嗎?很多時候,我們經歷一件事總在多年之後,才能原諒傷害我們的人,甚至有時多年還不能原諒!既然如此,為何先人的智慧總是告誡者我們要寬恕他人?為何總感覺寬恕傷害我們的人似乎不自然?而記住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又有何不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就是法律的精神?若壞人不接受懲罰,公平正義又如何彰顯?

 

選擇原諒

為健康帶來正向影響

最新一期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5月刊載了一篇研究報告〈原諒你很難,但遺忘似乎很容易〉(Forgiving You Is Hard, but Forgetting Seems Easy),告訴人們寬恕他人的益處。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研究人員羅琳(Saima Noreen)讓30位受試者閱讀40種包括偷腥、背後說他人壞話及偷竊等情境內容,並讓每位受試者針對每種行為造成的傷害程度評分,並試想如果自己成為受害者會原諒的可能性。二個星期後,同一批受試者再閱讀相同內容,但內容已分別標為「遺忘」(no-think)或「think」(不遺忘),而且研究人員會主動要求受試者回想標注「不遺忘」的內容,不去想標注「遺忘」的文字。

 

當羅馬士兵將耶穌釘在十字架時,耶穌仍祈求郝免他們。Fotolia

 

羅琳指出,當受試者一開始就選擇寬恕後,事後再回想事情細節時會出現困難,相對於一開始沒有選擇寬恕的人,即使實驗中被要求不要回想其細節,其記憶仍相當深刻。

研究結果顯示,當人選擇寬恕後,大腦會啟動遺忘機制,讓人放棄那些曾對自己不利的慘痛回憶。因此,即使難以做到真正的寬恕,只要受到傷害的人選擇寬恕,遺忘這些不愉快回憶就會變得更容易。

原諒與遺忘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當人們選擇原諒傷害的對象,對於受傷的細節便不易想起。這對日後在面對挫折時可產生正面而有效的應付能力,且這種能力間接地也會為健康帶來正向的影響。

 

自我譴責與記恨
會誘發或強化疾病

而在另一篇美國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的研究報告《正向心理記事》(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中則發現,當人們犯錯後,只要一開始試圖補償,事後要原諒自己就會更為容易,但若無法獲得來自他人或自己的寬恕,自責心理將導致憂鬱及焦慮的發生,並伴隨著免疫能力的降低。

正向思緒,會讓一個人更長壽,而包含自我譴責與記恨於心的負向情緒則會誘發或強化某些疾病的發生,許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氣喘等都與負向情緒有極大的關聯。目前的研究已表明,長時間帶著負向情緒,想著不好的事情時,人體內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數量會明顯增加。C-反應蛋白是肝臟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體內目前發炎的狀況,如氣喘、心肌梗塞、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或許這也說明了何以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無法寬恕他人的人免疫能力較為低落的原因了。

選擇寬恕的人不僅容易遺忘痛苦,更為自身的健康加分。Fotolia

 

命運的不同來自

for+GIVE for+GET

英語的字根相當有意思,看一下forgive(寬恕)與forget(遺忘),也許我們可以分別把它看作是for+GIVE與for+GET。始創者造字時,或許正是希望受傷害者能夠給予(GIVE)加害者一個被原諒的機會,而這個寬恕卻可以為自己取得(GET)一個平靜的心靈。

以上二篇論文可能也為耶穌當年對門徒所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提供了最佳詮釋。原諒別人,有時不是加害者值得原諒,而是為了放過自己;忘記仇恨,反而是讓自己獲得解脫的最佳途徑。

 

★延伸閱讀

1.     Noreen S, Bierman RN, MacLeod MD. Forgiving You Is Hard, but Forgetting Seems Easy: Can Forgiveness Facilitate Forgetting? Psychol Sci. 2014 May 9. pii: 0956797614531602.

2.     Carpenter TP, Carlisle RD, Tsang JA, Tipping the scales: Conciliatory behavior and the morality of self-forgiveness. J Posit Psychol. 2014; 1 DOI: 10.1080/17439760.2014.910823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我的職場工作經驗分享(下)
▲泰山五十週年慶,前排左起張武勇副總、詹仁道總裁、詹岳霖總經理、施泰安副總及幹部。張武勇提供   一、中層幹部對企業的重要性…
霍金:所有星系正飛離地球!
1942年生於英格蘭牛津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忌憚馬雲 習近平割阿里182億
自去(2020)年底中共巡視組進駐中國電商大戶阿里巴巴後,旗下螞蟻金服上市受阻所產生的厄運就一直困擾著阿里巴巴,…
學會演戲的天生演員王自強
「演員就是一個普通工作,只是需要多一點天分。」55歲的國民大叔王自強,聲如洪鐘,只要一個眼神,喜悲全寫在臉上。好像天生就該吃這行飯的他,…
服務創新 印度或將超越中國
在過去10年,中國與印度經濟上的高速發展可說是全球的一件大事,不過有分析指出,側重以服務與知識為經濟發展的印度,在未來可能超越中國。…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 恐將陸沉
全國海拔只有0.9公尺的人間天堂──馬爾地夫(Maldives)群島,預計將在2050年消失,主因是地球暖化導致印度洋水位逐漸上升,…
台灣應提升產業可靠性 以加入全球價值鏈
蔡總統在國慶演講中指出,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的趨勢,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是我們第一個大策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