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灣》都是房地產惹的禍

畢恆達

1 高房價是民怨之首,其實已經很久了。趙藤雄、葉世文的醜聞爆發之後,報紙總算開始想要深入報導台灣房市的醜陋面目。由於房地產廣告是報章雜誌最重要的金主,以致於報紙通常只對房地產業歌功頌德,製造一片欣欣向榮的假象,偶而穿插幾則年輕人因為從事房地產買賣而致富的故事,卻從不揭露房地產業的醜陋面目。就像有雜誌一手拿縣政府的標案,一手又在做縣市施政的評比。

2 房屋本來不該是商品,而是要滿足居住人權。臺灣的房地產當然無關乎居住正義,但也不是自由市場裡的商品。最近連串揭露的事件,可以清楚看出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從土地徵收、變更地目、賤賣國有地、容積獎勵/移轉、快速道路/捷運路線的選擇,到地價/房屋稅、增值稅、遺產稅制的不合理,政府其實不只是房價不合理的幫凶,甚至是主謀之一。

3 建商準備一筆錢,買地蓋房子,抬高房價後,可以向銀行申請一定比例的貸款,然後再投資房地產。也就是以屋養屋的循環。建商的貸款愈多,銀行就欲怕建商倒(建商債多不愁),而政府又怕銀行倒(但政府又放任銀行不當貸款),卻以「房地產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龍頭」、「有房產者(有選票)懼怕房價下跌」的理由,恐嚇民眾一旦房地產下跌會帶來社會動亂。

4 根據臺北市房價走勢圖,房價這十年來幾乎是漲到了三倍,有什麼行業的獲利可以這麼高的?以致於有些製造業紛紛放棄生產,轉進房地產投資。小時候,買房子心中是會預期房子住久了自然折舊。(當然,房子會毀損,土地卻可以持續利用,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動/交換性,讓土地的價值難以與其他貨品相比。)但是,為何房價只能漲,不能跌呢?執政者為了選票,用盡各種政策,不讓房價下跌。然而臺灣的空屋率已經幾近20%,臺北市13.4%,新北市22%。房屋供過於求,但是因為持有成本過低(不是一般低,是超級低),只要放在那,就等著房價逐年抬高。國外有許多「佔屋」運動,他們認為一個社會中,有的人擁有房子卻空著不居住(只等著增值),而有的人流落街頭無家可歸,這種現象是可恥的。因此經由民間團體協助,讓遊民暫住空屋。

5 由於房地產是背後有政府支撐的最容易獲利的行業,造成諸多畸形的怪現象。除了本來從事生產的製造業,放棄生產,轉進房地產之外,有些私校設校的目的也是為了房地產。最近因為少子化而引發的私立大學退場危機,有些私校就希望退場之後,政府能夠將一定比例的房地產退還給董事(會)。這恐怕就是他們辦學真正的目的之一吧。我也聽說,有學校明明學生人數已經減少,仍然大興土木。因為校方可以找自家人的營造廠來蓋房子,而建築物動輒上億,其實是最容易污錢的方法。(假設,建築成本是兩億,卻可以核銷四億的發票。)而最近的大埔、航空城、新市鎮等事件,也看到為了政府與財團攜手的開發計畫,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歷史建物與生態受到破壞。

6 高房價造成年輕人望屋興嘆,也連帶影響他們結婚與生孩子的意願。房價不停上漲之後,都市也會變得更無趣。個人工作室、餐飲等,將無法負擔逐年增高的房租,最後由銀行、房屋仲介、連鎖餐飲、服飾店等取代,這樣的都市有何趣味可言?

7 臺灣數量極其有限的國宅(合宜住宅),一方面已經淪為「樂透」國宅,一方面真正底層的居民還是負擔不起。抽到就賺到,不見得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可以轉賣。國宅仍然成為商品。除了地產稅制的改革、實價登錄等措施之外,政府是否真的願意在都市(交通便利、鄰近工作機會)中興建大量的出租住宅(營運管理當然不容易),像德國/瑞士這樣,讓租客的權益受到保障。當居住(賺錢買屋、租屋)不再是壓垮年輕人的重擔(例如將一半以上的薪水拿去付房貸、不會被房東任意漲租/驅趕),年輕人也才能將自己的精力與生命,用來創造、想像與奉獻。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出處:畢恆達facebook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與台灣「地下情」曝光
今年3月28日,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開幕,然後移師台北。因為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前往無錫後又來台北出席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美國長島瓊斯海灘的雲天之美
世界藝術時尚之都紐約,近郊少山,簡而易行的親近大自然的方式莫過於觀海了。長島瓊斯海灘(Jones Beach)…
大媒體小故事 - 31. 弄巧成拙
週五深夜的東科集團大樓,除了《東科時報》編輯部幾位值班人員還在等稿之外,業務和營運部門的同仁大多已下班去歡度週末了。…
從學徒到揚威世界的總統裁縫師
人生中有些故事,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有些道理,只有跌倒過才能明白。然而,從紳裝西服公司董事長李萬進身上,彷彿讀到一部鮮活的台灣史演義。…
臉書、推特夯 中國網民翻牆數大增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執行網路封鎖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官方設立的「金盾工程」和「長城防火牆」會自動過濾網上的敏感詞與相關消息。…
紀伊國屋書店 提供國際觀的閱讀
隨著網路購書的興起,實體書店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有人覺得,只要透過網路搜尋資料,就可以滿足需求了,實體書本的功能逐漸式微。…
2019年中國10大經濟新聞
2020年已然到來,回顧2019年中國政經局勢風雲變幻,中美貿易戰暫緩卻未解、金融風險頻發、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物價瘋漲、非洲豬瘟肆虐等,…
香港回憶錄之「暗潮洶湧」
(續前期)要真正「安居樂業」談何容易?因為共黨就在你身邊。當共產黨出來阻止改革導致矛盾激化而發生激烈衝突時,難免波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