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是一種生活態度!從繳稅分期看理財習慣

(照片由 recreahq 創用 CC 授權)
House123 邱愛莉 [愛莉購屋實戰專欄]

最近又到了5 月報稅季,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開始survey 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優惠

從自己開公司以來,每年報的稅雖有起伏,但不管金額高低,只要有「分期付款零利率」,甚至還加碼紅利點數的方案,我一定會優先考慮。倒不是因為稅金會對當月的現金流造成壓力,而是分期零利率沒有衍生成本(就算付現一次繳清,繳費金額也不會比較少),能多留一些現金在身上總是增加自己的彈性。別說什麼,不管財務條件再怎麼好,跟銀行借現金每年利息至少也要1.75% –1.88%,但銀行信用卡自動提供「刷卡免手續費」和「分期付款零利率」,甚至還有紅利積點回饋,為什麼不用?

我以為很多人的習慣跟我一樣,跟幾個朋友分享今年報稅各家信用卡的分期優惠後,大家反應不一。通常對分期有興趣的人大多是月光族,本來現金就不多,即使繳稅金額不高,還是有分期的需求。另一類型的朋友就算繳費金額其實可以買一台國產車,但覺得「欠別人錢」就是不好(他們認為「分期付款」就是「欠別人錢」,不管有沒有利率)。只有少數的人,現金其實很寬裕,但是如果能把稅金無息分5-6 期繳,還是會使用,讓自己多留些現金在身上。現金就是資源,盡可能保留並善用資源,豈不是財商的第一原則?

跟房貸的「寬限期」(只還息不還本的期間)一樣,分期好還是一次繳清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是無法控制花費的人,那麼,將稅費一次繳清,對你來說還是最好的方式,避免後續幾個月因過度消費而還不出來。所以,如果你是月光族,其實更應該利用上周分享「六個帳戶」和個人「財務報表」,將每年五月的所得稅預估金額,平均攤提到每個月所得分配的「長期儲蓄帳戶」,每個月存一點,五月時一次繳清,就不怕臨時繳不出來了。但如果你對於理財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工具和心法,光分期的這幾個月,資金又可以增加一些投資報酬率,就算不投資,留在身邊增加資金運用彈性也很好呢!

「富爸爸,窮爸爸」的書出了好幾本,說穿了,其實就是幾個觀念:「OPM –other people’s money」、「OPR –other people’s resource」、「OPT –other people’s time」,大致可以歸納為「槓桿」和「合作」兩個面向,這兩個都是財商的重要精髓。我的同事小資Oma 去年因「OPM」募資實作了一間隔套收租的物件,接受「今週刊」和「She Aspire」的專訪。倒不是鼓勵大家都去募資買房子,而是同樣的財商觀念 (借力使力),其實可以運用在「二房東」、「創業」和許多領域上。

當然,不是所有的「分期付款」都值得使用。很多東西用現金付清時,價格比較便宜,這時我就會選擇用現金付清(例如:一次用現金付清,原本的定價可以打95 折)。對我來說,這種「分期」是有利息的,兩種付款方式下的產品價差就是這段期間的利息,有時仔細算一下,數字其實很可觀。

財商是一種生活態度。經過評估後,你可以選擇適合你的做法,但光是從對於「報稅分期零利率」這件事的觀念,就可以看出你對於「槓桿」的信念,以及你是否願意接受人生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本文經作者授權使用,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複製)

本文作者為 House123 執行長邱愛莉。本文章同步刊載於 House123  愛莉的房產世界 部落格專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武漢科技學院推出「淑女速成班」
中國《長江商報》最近有一則消息引起注意。4月1日,武漢科技學院50名身材高挑、形象氣質頗佳的女生,經過自薦、推薦、層層考核等環節後脫穎而出…
中共新〈勞動合同法〉上路 企業大地震
2008年元旦剛過,新年伊始,中國大陸因新法新制的施行,中外企業天翻地覆。其中〈勞動合同法〉讓各企業忙於應對,許多外資乾脆撤資走人,…
「茶師」翁朝亮 從西裝到唐裝
  「很多人都覺得做茶這一行是五、六十歲中年男子的專利。在『老茶人』眼裡,或許我從業的年資還比不上他們喝茶的年數呢。不過換個角度想,…
容園谷 南庄山谷裡的世外桃源
2000年初期,隨著週休二日的開放,當一些科技新貴開始移民南投清境時,苗栗縣南庄鄉也默默興起了景觀咖啡的熱潮,如山芙蓉、山行玫瑰、栗田庄等…
北京冬奧在即 各國加大抵制力道
2008年,當中共熱鬧舉辦奧運,煙火一發又一發照亮北京的夜空時,該國的人權問題就一直是爭議焦點。但當時西方國家還對中國抱有幻想,…
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反共抗俄,解救大陸苦難同胞」等這些台灣戒嚴時期的標語,是90年代前數代人的記憶。…
打坐靜修可開發特異功能
受狹隘的現代科學觀影響,人們對超能力的認識,依然停留在迷信、不科學的定義上。但科學家研究發現,有些超能力是人的先天本能,…
2013中美關係導引下的世界拐點
2013年的中美關係對世界格局影響甚大。在中國持續的「合理衝撞」之下,美國不斷退讓。12月初發生的中美軍艦南海「相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