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律訴訟》一味幫您求勝的律師並不好

呂秋遠(律師)
本文將回答一個問題:如果律師會用同理心評估對造,那麼如何相信他會堅守立場為己方當事人努力打贏官司?

在上次鄧惠文醫師的訪問中,我們兩個人討論了一個律師執業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太好,她問:「如果你的作風是,會以同理心評估對造的想法,那麼你的當事人如何相信你,不會傾斜到對造,而仍然會堅持自己的立場,努力打贏這場訴訟?這跟律師的忠誠義務不就是違背的?」

這個問題之所以太好,就是因為她看出了本質上的矛盾,也就是說,如果這是律師誇示自己「仁心仁術」的話術,那也就算了;可是如果我真的要從全盤考量,那麼我豈不是有可能違背當事人利益?

然而,我還是魔高一丈。因為她誤解了我的意思,也就是說,醫學的決定權在上帝,醫師能做的不多;然而法律的決定權也在法官或是檢察官,律師能做的更少。這也是我把律師定位成「陪伴者」,而非「治療者」的原因。

我經常跟我的同事說,當自己是員工,一定要以老闆的心態來思考問題;而當自己是老闆,也一定要立場互換,想想自己的行為如果放在員工身上,員工能否接受。只要有這種心態,員工總有一天會是成功的老闆,而成功的老闆,永遠會是成功的企業家。

為什麼?放在律師的工作上來談,我們難道以為自己最聰明,其他人都是笨蛋,可以隻手遮天?想像一下自己是法官,難道只會偏聽一方?當然不會,我們會通盤考量兩造的是非。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方如果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法官會怎麼思考?換句話說,我只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當自己是法官,會怎麼思考這個案件的脈絡,被告是否有理?原告是否過分?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立場上思考問題,如此一來,判斷案件的精準度就會大幅提升。法官不會喜歡只站在自己立場上講話的人,這種人,最後的情況就是被法院嚴懲。

所以,站在解決問題的立場,律師應該有的角色是為當事人評估利弊得失,以自己是法官的心態,盡量公允的為當事人建議最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求勝。因為旺盛的求勝心,會產生盲點;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卻忽略別人的立場。然而在法院裡,我們忽略,法官可不會忽略,只站在自己立場上,猛烈的攻擊別人,下場就是被法院懲罰。畢竟,我們都不是聖人,怎麼會完全沒有錯?

所以,多幫別人想一想,找出平衡點,就是最好的方式。我會在跟委託人討論時,盡量的分析利弊得失,如果可以不要委任律師,盡量不要。當然,我的分析一定會有誤差,但是我已經盡力去分析,哪些案件有獲勝的可能性,哪些案件是投降輸一半,哪些案件最好一開始就跪地求饒。不相信我,那就去找別人;相信我,我就會盡力依照先前的評估做好準備。

當然,對於頑抗到底的對造,通常我就會展露霸氣,畢竟這時候就沒有讓步的任何必要性。我非常討厭,毫無理由的要求與毫無勝算的訴訟。我經常會勸我的當事人,沒有必要的訴訟,就不要委任律師,我最常說的一段話就是:「律師要你打官司,你要三思而後行;但是律師請你不要打官司,請你就真的罷手。畢竟,有哪個律師願意把錢往外推。天底下訴訟,最賺的就是律師,最倒楣的就是法官。打贏了,律師會說是自己功勞,打輸了,就會說司法不公、法官收錢,鼓勵上訴、繼續賺錢。既然輸贏,律師都收錢,竟然有律師叫你不要打官司,還聽不懂意思嗎?」

所以,為人處事,請記得同理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請先假設自己是對方,然後想想自己即將做的事情,對於對方會不會有無理的傷害,再想想對方會用什麼方式反擊,不要永遠的自我感覺良好,這不是做人的道理啊。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呂秋遠facebook」,2014年5月24日,作者為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