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怪讀者無腦,還是該怪媒體不長進讓我們看不到好新聞?

Readmoo老貓出版偵查課

根據數位時代剛出爐的二〇一四台灣網站一百強統計,ETtoday 新聞雲變成台灣新聞網站的冠軍,打敗了一向成績傲人的UDN,也打敗了在紙媒上橫掃千軍的蘋果報。

新聞雲一向是個惟眼球是尚的媒體,今年拿到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不算僥倖。它追求眼球,網民果然就給了眼球,實至名歸。但這幾年來,台灣的線上媒體看似發展得生龍活虎,仔細看去,卻越來越趨近於複製有線電視新聞台的風格——娛樂至死,無腦至死。

歐陽妮妮的二百元新聞只是這中間的小點心,我們線上新聞的瑣碎化、八卦化、鄉民化、寰宇搜奇化,只有超過有線新聞台而無不及。

不過每次在線上看見有人抱怨這種事,底下回響就會出現「那有什麼辦法,鄉民愛看啊」的意見。播正妹有收視率,上可愛貓貓狗狗可以搶眼球,搞標題殺人法流量會爆衝,讀者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求仁得仁,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於是我們就陷入一種雞生蛋,而蛋又生雞的輪迴裡了。讀者喜歡看的我們就供應,收視率和點閱數證明這就是讀者想要的。君不見新聞雲現在高站台灣新聞網站的龍頭了嗎?如果沒有讀者的點擊,網站會有流量嗎?冠軍位置站得上去嗎?所以是讀者的選擇決定了市場的生態,不要怪媒體不長進,要怪只能怪自己。

聽起來這個邏輯是無懈可擊的。市場上供給的是無腦新聞,原因出在無腦的需求。而既然需求是無腦的,自然不可能出現有腦的供應。

這種邏輯還有最新的證據,前兩天T台高層接受訪問說:

「去年TVBS 在新聞內容上推出《Focus 全球新聞 》等新節目,嘗試做高品質精緻化節目,可惜在收視表現上與純新聞台晚間新聞黃金時段比較,有些曲高和寡。在收視率高才能收到廣告收入的現實下,電視台面臨經營上的兩難。」

你看,想做高品質節目的人不是沒有,你們讀者、觀眾每天澆冷水,不肯賞光,做的人多洩氣啊。我們如果回頭做寰宇搜奇,有什麼可責備的呢?

今天媒體會生出這種雞蛋(新聞),是因為雞蛋孵出來的(讀者要的)就是這種媒體。

怎麼辦呢?你怪媒體,媒體怪你,循環抱怨,兩相沉淪。

如果只是這樣怨東怨西,這事情是無解的。唯一的辦法是脫離這個迴圈。我們如果自己陷身在迴圈,論證也逃不開迴圈。那就注定只能始終轉圈圈,沒完沒了。

怎樣脫離這種循環抱怨的無窮迴圈呢?前一陣子剛好有個中央社的例子,值得分享。

中央社很努力地報導國內外新聞,但他們也面臨鄉民慣性,只要是報動物園「圓仔」的小趣味,點閱數就飆高,辛辛苦苦做的美國聯準會專題,人氣只有小圓仔的三分之一。央社小編歷數從Makiyo、于美人、吳憶樺等事件以來,讀者一邊罵,一邊拼命貢獻流量,毫無例外。終於在社群網站上忍不住抱怨:
 

「大家說想看,我們就開始做。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小編們於是推出地圖版一週國際大事,剛開始反應不錯,但每況愈下。也許是等一週太久了吧!我們再推出每日世界報紙頭條。大家喊國際新聞太難懂,我們就找資料、畫圖、製作圖表,一環一環全都是硬功夫。但是,無論再怎麼努力,國際新聞流量就是非常差。

……流量最好的時候,就是詢問網友是不是該把這些單元關掉,大家都說有在看,但流量好像永遠起不來。

……小編樂見大家敲碗要國際新聞,但這一次能不能別再只是煙火式的一頭熱,每次罵完了,看了幾天就和國際新聞徹底分手,台灣的媒體環境,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我忍了兩天還是忍不住,寫了我對這個抱怨的抱怨:
 

「我不太理解這是在抱怨什麼。做不出讀者想看的東西,你就開始抱怨讀者了。隨便舉個例子吧,你這個連結的標題叫做『1月9日世界重要報紙頭條』,這會吸引到誰?並不是說下標一定要用標題殺人法,但一個毫無訊息的標題會有什麼魅力?

「沒有誰規定做了國際新聞,讀者就必須買單,你手上有現代化的武器,你不測試不同表現方式吸引的眼球有什麼差別,只會拿著無意義的標題就要問讀者為什麼不肯賞光。先問問你花了多少力氣在研究如何打動人心上面吧。

「你知道那些以八卦、聳動為能事的新聞網站,花多少力氣在研究如何打動讀者嗎?換標題,加配圖(看看你連結裡顯示的是什麼圖),變花樣,研究怎樣加強互動。

「嚴肅新聞先天就不是官能取向,要看嚴肅新聞的人並不是要看平鋪直敘,我們要看的是嚴重性、關鍵性,如果你不挖掘新聞背後的意義,不可能產生力量。交淺言深,得罪了。抱歉。」
 

小編沒有理會我。

但我開始注意到他們有了一些變化。最新的一個變化是,他們開始推出簡報式的新聞懶人包。例如前不久烏克蘭情勢風雲緊急的當口,他們推出了這個四十三張投影片的

烏克蘭風雲3分鐘看懂(懶人包)

短短一周內臉書按讚數總共達四萬三千次。大約是他們一般國際新聞按讚數字的一百倍以上。這則懶人包為他們貢獻的流量絕對超過單頁十萬次點擊。

讀者不可能不懂得欣賞好東西的,但你要做對事情。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賈伯斯這段名言的原因:

「當年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若是問他的顧客想要什麼,顧客會回答:『一匹跑得更快的馬。』若是我請教只用過計算機的顧客Mac電腦該長什麼樣子,他們絕對沒有辦法告訴我。」 (出處

偉大的創新不是問你的讀者要什麼,而是你要做出讀者說不出口,但一見難忘的東西。那些拿著讀者就愛看這些做藉口的人,不可能做出iPad,相信他們也無法理解發現頻道這種節目怎麼可以生存。

跳開彼此抱怨的無窮迴圈,讀者現在就可以在線上找到很多立志供應好新聞的獨立媒體,而媒體也不適合抱怨曲高和寡,你沒有做出iPad ,讀者當然沒有買單的慾望。而且你再不作好新聞,認真的讀者只會更遠離你。有線台的訂戶已經下降了,觀眾已經用行動做了選擇。賈伯斯的名言永遠值得我們每天反省。(更多老貓文章請看老貓出版偵查課

 

(本文經作者授權使用,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複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四):自我評估(中)
在上一期專欄當中,我們開始介紹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職涯規劃手冊中提供的自我評估方法,其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寫下「…
老爸傳絕藝 兒子承衣缽
清晨4點鐘不到,邱益華就與兒子邱國彰一起巡視魚塭、整理漁獲出貨。邱益華很高興兒子邱國彰可以繼承衣缽:「我們父子像兄弟,第二代有決心要接班,…
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悄然試航
8月10日凌晨,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Varyag)在夜幕和濃霧掩護下,由拖船悄悄拖出大連港灣,再自行首航。由於有濃霧,…
ISIS囊中羞澀 籌資手法讓人瞠目
由於美國所領導的聯軍接連不斷的空襲,伊斯蘭國(ISIS)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緊張。ISIS控制的石油精煉廠、油輪、…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泰國素輦象節 看大象顯絕活
泰國曼谷東北部的素輦(Surin)古以「大象之城」聞名,許多人家都養象。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是當地的素輦象節,…
荷蘭村生態園區 盡攬北歐浪漫景緻
荷蘭村生態休閒園區以荷蘭風車為地標,在台南柳營德元埤的荒蕪之地,精心打造梵谷吊橋、渡船碼頭、建物等設施,並架起白色圍籬圈養乳牛,…
攻入精品咖啡市場 「咖啡杯杯」打造綠能商用餐車
咖啡,是人文的表徵,也是溫馨的意象。台灣近二十年來的咖啡市場,從平價咖啡戰到精品咖啡,經營模式從店面拓展到行動咖啡館,「雨後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