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談信念

游祥禾
在許多做大事的人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在言談、舉止中,自然散發的良好性格,舉手投足都是累積數十年的習慣,要跟著學習也很難...

在許多做大事的人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在言談、舉止中,自然散發的良好性格,舉手投足都是累積數十年的習慣,要跟著學習也很難。我突然有感而發,希望能夠藉由文章這小小的力量,給在生活中感到迷惘的人一些些鼓舞激勵的作用,也請幫我一起把文章分享給你們的好朋友!

當大家一股腦兒的投入某個事件時,我們也要思考這股熱忱與積極有沒有可能是盲目而急躁的?謀定而後動,決策才會正確,不至於脫稿演出,演變成「一步錯、步步錯」的局面。一位部長曾經對我說:「急?當然急啊!但也不能急著趕投胎啊!如果只是盲目行動,那就是提前宣告失敗,Game Over。」

做大事源自於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決策又源自於正確的判斷,而正確的判斷就只得靠日積月累的實務經驗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在當下看似痛苦,或錯誤到讓人不堪回首的所有經驗,才是最寶貴的財產。我也一直在錯誤中強大自己,感謝老天爺給我這麼多學習的機會。

偏偏經驗無法直接傳承,或複製在每個人的腦袋裡,你得親自接觸體會經歷過這一遭才行。會與不會,一翻兩瞪眼,不是光憑你用看的、或用聽的就認為應該如此而已,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沒經歷過,破綻百出。聰明的人走捷徑來省略「身體力行」這樣的經驗累積,最好能一步登天,直接跳上專家的行列並與專業畫上等號。這樣的人當然有,但你覺得你是那1%的個案嗎?這樣的捷徑不適合我們走,只會讓自己越走越偏,變成四不像,根本上不了檯面,更毫無專業。

一位擁有三萬名員工的大姐感慨的說著:「社會上『虛』的人越來越多,眼界狹窄、見識甚少,沒見過世面又不知天高地厚,僅僅只和少數人做過比較,被身邊的人恭維著,就有著過份的優越感,連處理問題的基本能力都還不到位,什麼經驗也沒有卻總愛高談闊論大言不慚,花拳繡腿洋相盡出貽笑大方,最後還不是狼狽倉皇不負責任的逃離……」我聽了實在慚愧,這寶貴的一席話我感觸極深,也時時提醒自己,千萬引以為戒。

在我們綜觀全局,需要有果斷決策的那一刻,你的每一招都帶著過去到現在所累積的實戰經驗,招招都注定了我們為何停留在這個位置。所以不要害怕抗拒多做、改變或自認為吃虧的經驗,這些累積起來的經驗才是讓你從「價格」變成「價值」的真正籌碼。

想要擁有正確的判斷,先問問自己,你這招式已經使過千遍萬遍了嗎?一個可行的觀念或構想,都需要穩定成熟的力量去支撐它、實踐它。每個人的成就一定遠遠小於自己的夢想,我們要把不可能化為可能,就算現在沒有人力、財力或物力,也不要害怕甚或裹足不前,因為過去的經驗可以產生正確的判斷並養成強大的信念,這會將你所欠缺的資源通通帶到你身邊來,一定有人懂我在說什麼。強大穩固的信念得靠豐富務實、穩紮穩打的經驗當後盾才能效果加倍。光有沖天之志的信念卻毫無經驗根本使不上力,那怎麼成,別鬧了好嗎!

如果連我們都對自己的能力持有懷疑、恐懼或不信任的心理,那我們的潛意識就會奉行並遵循這一個不信任的意念,將此意念轉化為實質的對應事務。經驗豐富的人會讓信念幫助自己一臂之力,朝成功的目標邁進;而經驗不足的人,則需讓自己多充實、持續學習,豐富知識,再多聽多問,並落實多做,同時與正面能量的人互動,經驗交流,否則,最後你發現,不自覺已養成落井下石、老無法成功的信念。

出處:人生使用手冊-游祥禾

(本文經作者授權使用,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複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5 個年薪10 萬美元的藍領工作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如果選擇了錯誤的行業,工作可能不穩定,經濟條件也受限制。賺取6位數以上的年收入是許多人的美國夢。…
疫情衝擊SPA業 尤妮絲逆勢成長創佳績
▲尤妮絲創辦人,也是現任總經理簡玠士。尤妮絲提供   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屬於近身接觸的SPA業遭受嚴重打擊,…
中國「茉莉花革命」緣起及其影響
2月17日Twitter上出現一條由推友「@mimitree0 祕密樹洞」發出的神祕消息,內容如下:「中國『茉莉花革命』初次集會日期已定,…
網路攻擊加劇 美中陷數位冷戰
國際軍、經、商、政網站遭駭事件,近期正被推向另一個高峰。專家追蹤發現,許多攻擊源頭指向中國,特別是濟南、上海與海南島等地。包括美、英、德、…
關稅戰爭開打 長期投資人該如何面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對等待遇為由,對世界各國祭出關稅戰,連傳統盟友加拿大和歐盟也不例外。接著,各國紛紛宣稱若川普執意提高關稅,…
北京否定香港公務員的風波
今年6月,新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到香港考察。回去後,7月下旬,他與50名參加北京夏令營的香港學生會面時,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
市長推動「打肪」 紐約人壽命全美最長
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是日本人,平均壽命達82歲,而後是瑞典人和冰島人。但調查顯示,紐約人的平均壽命和日本人一樣是82歲。…
如何判讀中國經濟數字?
要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向,首先要正確解讀中國經濟數字。從2009年3月份開始「中國經濟走出低谷」而且可以帶動全球經濟甚至拯救台灣經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