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典蛋糕密碼館的「五心級」蛋糕

亞典果子觀光工場以幸福甜蜜迎接來賓。
岳翔雲
岳翔雲
宜蘭聞名的特產就是三星蔥、金橘蜜餞、鴨賞。現在如果有人說,我們去宜蘭買蜂蜜蛋糕、年輪蛋糕、銅鑼燒!可能會讓人很訝異。為甚麼宜蘭的蛋糕這麼夯?

般人聽到獨家、祕辛,總會忍不住豎起耳朵。聽到「蛋糕密碼」,您是否也會好奇地想一探究竟?

免費試吃 探索蛋糕密碼

來到宜蘭,往員山方向的馬路旁,歐洲、德國獨特風格造型的「亞典蛋糕密碼館」映入眼簾。才一靠近,非假日早上9點多就已經「車滿為患」、門庭若市。從大門進入展覽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像辦公大樓的「年輪蛋糕」看板,不用想也知道,這一定是密碼館的招牌產品。

走過迴廊,「蛋糕密碼解碼」、「環遊蛋糕地圖」展板,開宗明義說明甚麼叫蛋糕、蛋糕的種類歷史、好蛋糕的7大原則及有趣的「蛋糕糗事一籮筐」。瀏覽過這些密碼後,還來不及吸收解碼,濃濃咖啡香接著撲鼻而來,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品嚐。蛋糕工廠提供免費咖啡,在台灣也是創舉!

亞典蛋糕密碼館總經理賴文典談起去日本參訪時,回台前導遊突然帶隊要去機場附近參觀麵包工廠。「這偏遠地區,有甚麼好參觀的?」想不到一去之後,看到這麵包廠不僅外觀有特色,烘焙設備是最好的石窯,還提供各種蛋糕免費試吃,更令人訝異的是連咖啡都免費。那份悠閒與蛋糕、咖啡香,真的很「速配」。賴文典心想:我的觀光工廠也是要開在偏遠地區,是不是可以「照辦」來吸引客人?

原本開館時只想推出蛋糕免費試吃,回國後,賴文典毫不猶豫地加碼推出免費咖啡。「我去日本甚麼都忘了,就記得那杯咖啡香。」雖然開銷大,賴文典說,「已經成為口碑跟潮流了,也不能改啦。」

「蛋糕之王」年輪蛋糕 一舉打響亞典知名度

品嚐著咖啡往人潮多的地方望去,密碼館內另一個吸睛的焦點,便是現場的年輪蛋糕製作。許多遊客佇立玻璃櫥窗前,看著師傅在烤爐前,從攪拌、一次又一次鋪料、烘烤成型,最後拿到架上置放。總經理特助賴約凱表示,年輪蛋糕要出爐時,師傅的動作要「快慢得宜」──拿的時候要慢、放的過程要快。因為蛋糕軟軟的,如果移動過程太慢,圓柱形蛋糕下垂變「拋物線」就很難看了。

年輪蛋糕起源德國,是歐洲知名點心,被視為「蛋糕之王」。後來傳到日本加以發揚光大,開發出多層次的美味口感。賴約凱表示,如樹木年輪般的外觀代表著「圓滿幸福」,在日本常做為祝福新人的禮物。早期年輪蛋糕較硬,不適合台灣人「吃軟不吃硬」的習慣,於是賴文典加以研發改良,推出軟硬適中、堆疊約12層的年輪蛋糕,果然贏得台灣人的青睞。

 

(剛出爐的年輪蛋糕要先上架「納涼」,動作要快,免得蛋糕變成拋物線形狀。)

館內另一端則是銅鑼燒現場製作,一貫化作業機器,遊客一目了然安全衛生的整個生產過程與環境,倍增心安。銅鑼燒源自日本「和菓子」,是用兩片圓盤狀的烤餅皮包裹內餡,形狀類似合在一起的銅鑼而得名。賴約凱表示,為了打響銅鑼燒意象與在地化,密碼館將宜蘭林午師傅古董級「銅鑼」拿來展示。

除了年輪蛋糕、銅鑼燒,長崎蜂蜜蛋糕、水滴乳酪、蛋糕泡芙也都是消費者非常賞光的人氣商品。

另一個人潮搶搶滾的地方,出現在冰淇淋攤位前。賴文典表示,做冰淇淋純粹出於巧合。農糧署希望亞典能幫助農民,但有些水果不適合高溫烘焙,他因此想到冰淇淋,開發了金棗、紅心芭樂等在地口味。目前最夯的就是新開發的黃色小鴨冰淇淋,造型「古椎」又好吃。

認識到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賴文典高興地表示,「能幫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增加他們收入真的很開心。」

做出「五心級」蛋糕

「很多人都問為甚麼亞典的蛋糕那麼好吃?」賴文典特別強調亞典的用心是從源頭開始,從原料取得就層層把關,也盡力採用當地農特產,包括研發三年才成功上市,用來取代進口麵粉、百分之百全米的「米穀粉」食品,雖然成本增加,但是更適合台灣人體質,也活化台灣土地利用。

除了硬體設施與技術,長年沈浸在蛋糕氛圍中的賴文典也表示,從事烘焙業,一定要有熱情與創造幸福滋味的動能,師傅的心到位才能做出好蛋糕。賴文典被譽為蛋糕界的烘焙達人,秉持的就是「用心」烘焙的蛋糕、讓消費者可以「安心」的食用、能「放心」的送進「關心」的人口中、贏得親友的「歡心」的「五心級」烘焙原則。賴文典詼諧地表示,「五心級」也是要讓大家「有省錢」(台語音似五星級)!

亞典蛋糕密碼館用心記錄著美味蛋糕一步一步誕生的過程,看到熱熱騰騰的蛋糕出爐,彷彿也看到賴文典的熱情。

沒有刻意透過旅行社接團客與陸客,單靠散客就經常把亞典蛋糕密碼館擠爆,賴文典希望大家來宜蘭時,一定要來探索「蛋糕密碼」,品嚐「以幸福為圓心,甜蜜為半徑」的亞典蛋糕的幸福甜蜜滋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的貪官越來越安全
看了文章標題,諸位看官也許心生疑問:中國大陸正在高喊反腐,貪官怎麼會越來越安全呢?以下事實可作為本文論據: 是否查官員房產,…
TPA帶動風潮 電子競技 台灣下一個世界第一!?
當全球正為了遊戲產業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如火如荼地激戰時;當台灣正為了數位內容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處於焦慮和尷尬的狀態時,…
一個紀錄片導演眼中的中國高速公路
幾乎所有到過中國一線大城市的人,都會驚嘆高樓竄起之多、馬路開展之快。然而,一片榮景的背後,又有甚麼不為人知的血淚? 2009年,…
三奇的「大」「可」之路
沒有醒目的路標、座落非高級地段,身處巷弄中卻總是顧客滿座的三奇髮廊,反而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實在」、「不浮誇」、「永遠走最難的路」,…
因應停課不停學 補教老師提升數位教學能力
疫情導致停課,補教業者受到具大衝擊,兼職跑課的補習班老師更是心力交瘁,不但收入銳減,為了能進行遠距教學,還得投入不少心力、金錢,…
台中青年農民聯誼會 從零開始到團體作戰
台中市的某處稻田,一群約莫三十歲左右、西裝筆挺的年輕人正在田野間忘情談笑,這樣奇特的畫面讓路人紛紛停下腳步好奇觀看。…
泡麵也有金榜題名效應
今年6、7月間有好幾場老朋友的聚會,我們的話題總少不了子女升學的甘苦談。國內朋友談大家耳熟能詳的十二年國教與免試入學方案、…
宜蘭深溝國小附幼 小朋友自己種菜吃!
食安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為了捍衛健康的飲食,台灣已有不少縣市計畫執行食農教育。宜蘭縣深溝國小附設幼稚園從2013年9月開始,結合在地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