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斷交》忽然斷交 甘比亞圖什麼?

卓爾杰

有一位哈佛理工科系畢業的台灣優秀年輕人,想要到聯合國上班,投了履歷後卻沒消沒息,最後瞭解到是因為中華民國國籍在聯合國不被承認,因此遭到拒絕…年輕人憤而回到台灣考試當外交官,立志為國家爭取國際認同。

這是一個勵志的例子。但更多的情況是我國人民出國經商、就業,甚至只是出國玩,卻不斷遭到歧視,但因為國際現實,只好忍氣吞聲…

甘與我斷交賈梅圖什麼?

現在甘比亞跟我國斷交,很明顯也不是因為我們不好,甘國正式對外宣稱的原因是基於「國家的戰略利益」和台灣斷交。什麼「戰略利益」呢?賈梅總統自己說了,「未來甘國在要兩岸關係上保持非常中立(very neutral)。」這個結論還不明顯嗎?

可以大膽推論,這次甘國忽然與我斷交,還是北京介入干預的結果。與扁政府時代高調挖走我邦交國的作法對比,中共現在相對低調,在檯面下和台友邦接觸。以賈梅為例,他的行事作風單純──透過政變上台,有中飽私囊的機會也不會放過。因此,極有可能是北京透過外交祕密管道和賈梅達成「協議」,以金錢換取對台斷交,目的還是壓縮中華民國國際空間、繼續壯大中共在非洲的影響力,甚至可能連帶懲罰台灣服貿法案遲遲未通過。

換言之,中共現在改變和台灣外交博奕的作法,在檯面下挖橋腳,搶走台友邦,成功之後卻不與這些國家立刻建交,維持低調作風,以降低台灣內部對中共的反彈。如此作法不可謂不聰明,乃「一石多鳥」之策也。

中共非洲影響力早已布局

從經濟角度來看,北京從一九六○年代就開始積極對非洲國家提供援助,展開布局。九○年代後期鼓勵中國企業前往非洲,到二○○九年之後,中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並有大量的中國勞工在非洲定居。

再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從二○○○年建立「中非合作論壇」,二○○六年舉辦了論壇的首次「北京高峰會」,邀請到42位非洲國家元首出席,成為國際新聞焦點。峰會的宣言中,中非宣示將推動「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使開發中國家上能夠團結起來,在國際事務上互相聲援,習近平上台後,也將非洲列為第一優先出訪的國家。

簡而言之,中共在非洲布局,一方面能夠確保能源和市場來源,一方面是為了擴張政治影響力,使非洲國家在國際議題上支持中方對抗歐美,形成一股強大的「南方國家勢力」。

值得關注的是,到目前為止,在中非合作論壇所通過的各種文件中都沒有提到過「民主化」,對於「人權自由」議題,中共則強調「不干涉他國內政」及「尊重各國選擇不同的方式」,在實質的行為上,就是縱容非洲部份獨裁政權。

如惡名昭彰的蘇丹政府對達佛地區人民實行種族滅絕政策,至少已有四十五萬人死亡、兩百多萬人流離失所。而中共因為石油利益和蘇丹政府合作,竟然違反國際武器禁運協議,賣武器給蘇丹用於鎮壓百姓!

台外交運作應訴諸普世價值

與中共相對應,中華民國是重視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國家,這也是當今的普世價值觀。面對艱難的外交處境,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停止和北京惡性競爭,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共存」,而是必須積極爭取世界各民主國家的認同,其實這一點我們目前已經頗有成果,像是已有134個國家給予我國民免簽證待遇,對比中方只有20國,證實我們是真正受到歡迎的國家。

在國際外交競技場上,這樣的成績應該讓我們更有自信,畢竟,暴政必亡,和蘇聯解體前出現退黨潮相似,現在也已經有一億五千萬人退出中國共產黨;兩岸對峙六十年,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5 個年薪10 萬美元的藍領工作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如果選擇了錯誤的行業,工作可能不穩定,經濟條件也受限制。賺取6位數以上的年收入是許多人的美國夢。…
疫情衝擊SPA業 尤妮絲逆勢成長創佳績
▲尤妮絲創辦人,也是現任總經理簡玠士。尤妮絲提供   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屬於近身接觸的SPA業遭受嚴重打擊,…
中國「茉莉花革命」緣起及其影響
2月17日Twitter上出現一條由推友「@mimitree0 祕密樹洞」發出的神祕消息,內容如下:「中國『茉莉花革命』初次集會日期已定,…
網路攻擊加劇 美中陷數位冷戰
國際軍、經、商、政網站遭駭事件,近期正被推向另一個高峰。專家追蹤發現,許多攻擊源頭指向中國,特別是濟南、上海與海南島等地。包括美、英、德、…
關稅戰爭開打 長期投資人該如何面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對等待遇為由,對世界各國祭出關稅戰,連傳統盟友加拿大和歐盟也不例外。接著,各國紛紛宣稱若川普執意提高關稅,…
北京否定香港公務員的風波
今年6月,新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到香港考察。回去後,7月下旬,他與50名參加北京夏令營的香港學生會面時,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
市長推動「打肪」 紐約人壽命全美最長
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是日本人,平均壽命達82歲,而後是瑞典人和冰島人。但調查顯示,紐約人的平均壽命和日本人一樣是82歲。…
如何判讀中國經濟數字?
要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向,首先要正確解讀中國經濟數字。從2009年3月份開始「中國經濟走出低谷」而且可以帶動全球經濟甚至拯救台灣經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