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香港已成台灣民主的前哨戰

圖片來源:主場新聞
石修

9月3日,這是史上的第一次,約300位香港市民集資,以〈香港面對嚴重中國化 請台灣引以為鑑〉為標題,在台灣《自由時報》上刊登了半版的「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公開信」。這些香港市民同步在香港《明報》及《都市日報》上,刊登了另一份港版的公開信。 小市民有個什麼話想說,登報是很艱難的選擇。原因是費用太高,效果也不知好不好。但這些香港市民還是決定要這麼做,甚至加碼花錢把他們的訴求跨海告訴了台灣民眾。 這是近一年來很顯著的轉變,香港與台灣史無前例地更加緊密。不僅來台灣自由行的香港民眾倍增、從事社會運動的學生來台取經,事實上,兩地的各種訴求也極為相似,例如反拆遷、反貪腐、要求媒體自由言論自由、反中國化……有時看兩地街頭抗議的標語,若不看內文,常常搞混了新聞的發生地點。 任何廣告訴求都要集中清晰,這份半版的公開信也有清楚的訴求──要求香港特首梁振英下台。 港版的公開信中,指摘梁振英從來沒有把「香港優先」放在心上。相反地,梁振英允許大量自由行陸客「肆虐香港」及「破壞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在新界東北計劃中強徵土地,為的是加速赤化香港,搞出一個移民區,完成「中港融合」。 這些憂心香港未來,不滿香港現況的市民們認為「換特首是出路 還香港人一個家」,他們要「抗融合 拒赤化 反盲搶地」,他們不滿大量單程證人士從中國來港,認為港府應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減少輸入人口。 台版的公開信中,這些香港市民們把「香港中國化」之後,每年數千萬自由行陸客「肆虐」香港,破壞香港的文明和秩序,讓港人生活空間越見擠逼的困擾,攤開在台灣民眾的面前。他們說港府不斷要求他們包容,卻不斷剝削他們基本生活需要,小店及日用品店越來越少(都被昂貴奢侈品與供應陸客購買水貨需求的商店佔用),生活品質低落「已達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發起這項登報活動的香港市民表示,在台灣《自由時報》刊登這封公開信是為了引起國際關注,希望台灣引以為鑑,不要步香港後塵。 「各位台灣朋友,勿讓台北、台中、日月潭及高雄被中國旅客攻陷,請引以為鑑,勿重蹈香港的覆轍。」 廣告最後說,中國大陸當局曾經承諾香港在回歸後50年不變,但現在很多重大政策都並非優先考慮港人利益,令港人不滿。「香港應是以港人為主軸的國際都市,而不是中國的一個省市」,為了香港的未來,特首下台是一條出路。 與此同時,和香港市民一起生活在香港,但卻是生活在雲端的「超人」也是香港與亞洲的首富李嘉誠,繼高調售賣百佳超市、售賣上海商業大樓之後,閃電脫手廣州地產,套現港幣32.68億元。 香港商界的反應是,目前中港投資環境惡劣,「如果我是李嘉誠,我也撤資」。但我們都不是李嘉誠。真是李嘉誠,那就好辦了。 李嘉誠不僅出脫在中國與香港的資產,同時加碼投資歐洲市場──這個媒體老愛說她「經濟不景氣」的市場。但正因如此,可以想見李嘉誠是在低價區進入歐洲市場。 有媒體分析指出,李嘉誠對目前香港的政治經濟環境感到失望,宣佈出售香港大型超市連鎖店百佳,是商業考量,也是在對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許多施政表示不滿。 於是沒有雙普選權利的香港市民李嘉誠用腳投票。假如香港市民都是李嘉誠,那麼,世上海闊天空,何必獨戀香港?更何必去中國花錢找罪受?更何必容忍超過香港居民總數6倍以上的中國旅客湧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迫使香港市民跑到台灣自由行,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享受相對寬敞的空間、小巷裡的美食、鄉間的民宿? 假如我是李嘉誠?這也就是空想罷了。李嘉誠只有一個,所以這些香港市民必須集資才能刊個半版廣告,還是靠著報社對這封公開信的認可,主動將他們本來只下在台北與台中的廣告,無償升級到其他台灣縣市。 台灣民眾應該感謝這些香港市民提前敲醒台灣的警鐘。因為他們不是李嘉誠可以輕易地選擇用腳投票,他們也不是失敗主義者,把移民當目標,因為那叫未戰先逃。他們盡一切努力要保住他們的家,他們的香港。 他們善意地提醒台灣,還來得及,不要步上香港的後塵。 這些香港市民所做的,是中共最怕的,但卻是最難阻止的。香港的「一國兩治」本來是統戰台灣的樣板,如今樣板走了樣,香港的問題比台灣的問題讓中共更加頭疼。 台灣民眾能為香港民眾做些什麼?關注與支持!雪中送炭之情,那是一世之情。而且,關注香港與支持香港,也就是在支持台灣的民主自由。如果中共連香港這一關都過不了,又如何扣開台灣的大門? 讓台灣成為香港民主自由之戰的大後方吧!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體制和國家目標是中國內外衝突的根本原因
美中經貿爭議以來,很多人都把它看成是美中在爭世界的領導地位,是在爭霸,或者是美國要壓制中國不讓它出頭。但現在真相已漸明朗,…
堅持自我品牌 米錄開創台灣觀光商機
「邵族追著白鹿找到了日月潭,靈鳥貓頭鷹指引邵族的獵人找到回家的路。」這是米錄公司所設計的「日月神話」意象T-shirt裡的故事。…
香港學者:中國禽流感或將大流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朱華晨的研究團隊,聯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美、澳科學家合作,…
台灣拚觀光 打響福爾摩沙美譽
觀光產業是無煙囪的產業,與科技產業共同被視為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順理成章成為各國競相開發中最重要的一環。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
解析馬江對學生反服貿的答覆
國民黨在《兩岸服貿協議》爭論中不理會反對的意見而一意孤行,使學生發動抗爭,結果國民黨不只以暴力對付,其因應的說法更暴露國民黨嚴重的心態錯誤…
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的袁紅冰教授,當時被學生譽為「北京大學精神導師」。目前旅居澳洲的袁紅冰為「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首席委員,並擔任…
雲南傣族潑水節 歡樂祈福
雲南「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中旬傣曆正月,陽曆4月13日至4月16日之間。潑水節是送舊迎新的日子,…
全方位的保險規劃師──謝志明
現任國泰人壽高雄左楠通訊處襄理的謝志明,擁有豐富的銀行理財專業,但他卻放棄了理專的固定收入,挑戰全新的保險領域。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