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賺錢的土地開發,為什麼輪得到台商與外資?

童文薰(律師)

先回答筆者標題的問題,再來諮詢我投資中國土地的法律問題吧! 最近,在一個星期裡面,筆者接到三個不同台商的諮詢,談的都是中國土地開發的法律問題。 這波中共賣地潮,很多台商都成了中共地方官員的兜售對象。過去不允許台商以個人或外資身分獨資插手土地開發,但現在突然允許了,所以有不少台商躍躍欲試。雖然他們都清楚投資中國的風險,也有點困惑為什麼現在多了這麼多土地開發的「機會」,但一個個都還是想要搭上這班正要開航的船。 有位台商打算把房產證正本藏在台灣,認為這樣可以杜絕盜賣問題;有位台商打算只派低階的會計與經理人去中國監工集合住宅複合商場的開發案,因為怕高階經理人滯中有各種風險;還有位台商打算設計一套複雜的BVI控股公司,以為這樣就能脫免負責人被中共惡法綁架的風險…… 這幾位台商的開發案,都是動輒人民幣幾億的開發案,可是丟在中國各省市的財政大坑裡,還是不夠已經財政破產的中共地方政府塞牙縫。 據中共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近日公佈土地管理形勢分析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8.24萬公頃,同比增加38.2%,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17.3%,達到近年來新高。 從監測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房地產用地供應已創歷年最高。分類型看,上半年商服用地2.7萬公頃,同比增加42.8%,住房用地供應5.53萬公頃,同比增加36.9%,大幅高於近5年的同期水平。2012上半年兩者增幅分別為4.4%和21.7%。 報告還顯示,中國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合同價款已高達1.7萬億元,增幅達77.3%,亦創歷史新高,其中房地產用地出讓價款同比增幅超過高達90%。 不僅土地供應量增加,且地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同時公佈的《2013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數據顯示,中國105個重點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 3,22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5.11%,環比增長1.62%,連續5個季度加速上漲。其中的居住地價格為4,799元/平方米,同比增長6.13%, 環比增長2.06%。 從中共的數字看不出來究竟台商與外資買了多少比例的土地,但從近期諮詢筆者的台商來看,以及中共開放台商與外資以100%的持股方式投資土地開發來觀察,這個比例絕對不低。 要明白,如果中共能夠從土地開發上撈錢,這個好康絕對輪不上台商與外資。之所以轉向台商與外資兜售,也絕不是統戰上有這樣的需求,而是中共自己以及那些官商們已經不敢買或不再買這些土地來從事開發案了。 於是下一個問題接踵而至:「為什麼中資不再追逐中國的土地?」那可是中國前百大首富的半數,每個公司的發跡史都是從土地開發案而來! 答案很簡單。商人重利,中國的土地開發已無利可圖! 中共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孫英輝在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從今年前5個月地方財政收支來看,扣除中央轉移支付,部份省份已出現收不抵支情況。地方政府大規模集中推出土地和利用土地大量融資,積累了財政金融風險。 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牛刀8月4日博文稱,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又見拋盤潮。北京等一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暴增,牛刀表示,在二手房交易量暴增的同時,北京等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連續兩週萎縮,本週萎縮30%。 如果台商無法解讀這些訊號,不去關心中國的總體經濟實況與政府財政真相,卻以在台灣開發房地產的經驗,帶著大把鈔票登陸。筆者只能說,台商如果覺得錢太多,捐給喜憨兒基金會,也好過跑到中國當呆胞!

相關新聞: 中共賣地驚人數字曝光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