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日震災兩週年 遙望復原路迢迢

日本宮城縣仙台市海邊新建的佛雕,用以紀念海嘯災民。Getty Images
日本宮城縣仙台市海邊新建的佛雕,用以紀念海嘯災民。Getty Images
第131期
萬厚德

3月11日,日本311地震屆滿兩週年,其中受影響最全面與深遠的福島核電廠災變,正面臨空前的災後清理難題,單是核電廠外圍地區的除汙費用與對受災戶的賠償就高達4,000億美元。而在缺乏妥適規劃下,災變處理人員將所有輻射汙染物全部堆積在福島。據估計,福島住宅區的除汙費用可能高達600億美元。

災後復原路迢迢 核電遺害最甚

據日本警方至3月8日的統計,這場災難總遇難人數達15,881人,失蹤2,668人,因為長期避難導致病故或自殺者達2,303人。當時約有47萬人撤離家園,目前仍有31萬5,000人在臨時安置所棲身。

災況最嚴重的莫過於福島核電廠周圍20公里的封鎖區,有10萬多人被迫遷離,更外圍的民眾也因為擔心遭到波及而遷出。該區域的除汙作業毫無章法,遭到輻射汙染的泥土、樹葉和瓦礫清理後,完全堆積在福島,當局至今仍未作出安置何處的規劃,以致全縣仍有4,800多個汙染點的輻射土壤無處可去。農產漁業產品雖經檢測無輻射汙染,但是乏人問津;觀光業更是一蹶不振。然而,福島核電廠後續的除役問題,可能才是最受矚目的焦點。

福島第一核電廠經理高橋承認,核電廠除役可能要花30到40年,最主要的重點是從嚴重受損的機組內部取出已經融化的燃料棒,而這一步要等到2021年才能啟動,時間將長逾30年,經費超過1,000億美元。今年稍晚將先開始從受損最嚴重的7個儲存池取出用盡的燃料,儲存池中含有1萬1,417個全新和用過的燃料組件,估計需要4年。最悲慘的是,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作業員工中,有三分之一將終生面臨罹患甲狀腺癌、血癌及其他癌症的高風險。

感激台灣鉅額捐款 外交禮遇遭北京抵制

日本當局在3月11日舉辦了紀念311海嘯遇難者的追悼儀式,約有160位各國外交人員參加,但是中國缺席,原因是日本也邀請了台灣駐日代表,並給予正式外交官的禮遇,將台方人員與外交使團和國際機構人員安排在一起。

北京方面認為日方違反了一個中國的外交原則,因而拒絕出席。這與前任首相野田在去年儀式上的做法截然不同,當時台灣代表被安排與一群私營部門團體擠在一塊,在輿論壓力下,野田事後向台灣道歉。根據統計,災後6個月內,台灣即募得180億日圓的對日捐款,相比之下,其他127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在兩年內共援助了175億日圓。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事前曾向中國外交官解釋紀念活動的目的,以及日方打算對台灣提供的鉅額援助做出適宜回應。菅義偉事後表示,遺憾的是,北京方面無法理解這點。

日本前執政黨在福島核災後宣布關閉所有50座核電廠,後因電力極度匱乏而再度開啟其中兩座。但時過境遷,在面臨經濟持續萎縮、日本國力嚴重衰退的局勢下,振興日本經濟成為安倍晉三與日本人民最大的共識,但是昂貴的能源成了日幣貶值後最大的經濟殺手,一時之間,重啟核能成了魚與熊掌的艱難抉擇。

安倍晉三政府上台後,曾經表示要從頭檢視關閉所有核電廠的方案,希望能重啟符合新規定的核子反應爐。不過為了穩住選情,可能等到7月參議院選舉後才會提出,屆時可能是反核民意與安倍晉三政府正面交鋒的時刻。根據《朝日新聞》2月的民調顯示,有59%的受訪者希望日本在2030年代終結核電。N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