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職場42面相

第十八集 家長管理 為親為師

職場42面相, 領導風格
第128期
戴士杰

「小王!你那個助理真的很不會做事耶!」

「好、好、好,我會去跟他溝通。」

「他表現這麼差,你為甚麼不乾脆開除他算了?」

「人家很努力在學習了嘛,給他一點時間吧!」

「唉,真不知道該說你是包容還是縱容。」

***

在領導風格的研究之中,台灣學者樊景立與鄭伯塤曾經提出所謂的「家長式領導」,並且認為這種風格普遍出現在華人地區。事實上,如果進一步瞭解思路特質,就會明白「家長式領導」並非單純受到文化影響,而是某一型人天生潛意識的一種特質。

之前我們談論過,這一型人非常喜歡「順其自然」,對他們來說,照顧自己的家人、親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然而在職場上,他們也很容易「製造」出一群家人來。他們特別照顧和自己關係緊密的人,而且可以包容他們一切的所作所為,除非出現了嚴重的背叛或是激烈的衝突。再加上,他們相信人是可以透過學習改變的,所以他們寧願指導別人改變、給予建議,也不願意透過獎懲或任何傷害關係的方法去左右他人。

會產生這樣的特性,與他們擅長處理「框框」內的事物有關。他們不喜歡四處與人結交,而是和自己生活圈內的每個人深交。此外,他們很厭惡破壞他們的交友圈,所以不太願意撕破臉,以免造成相處上的尷尬。這也導致在不熟識的人看來,他們似乎很容易縱容自己的親信,甚至會形成所謂的「小圈圈」,或是「有關係就沒關係」的說法。

要成為他們的家人,有兩個辦法。第一個就是「時間」。他們會長期觀察一個人,才能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信賴,是否可以敞開大門邀請他進入自己的圈圈。這並不是說,擺著不管就會得到信賴了,而是要從一次一次的互動中取得信任。

另一個方法,則是透過「家人」的推薦。如果是他們信賴的人大力推薦,他們很容易就「愛烏及屋」,連帶地跟著信任。這其實又透露出另一個問題來:如果所信任的人提供的資訊,他們通常不經判斷就相信了,如果這些人提供的是讒言,圈外的人提供他們正直的意見,他們反而會相信讒言,而否決那些正直的意見。這一型人要避免自己落入陷阱,最好的方法是多方求證,多問幾個不同的「家人」意見,或者是詢問自己的「長輩」或「高階」,這樣比較容易取得意見的平衡。

想瞭解更多知識,請連至http://sense-siq.com/tpd/

戴士杰

戴士杰為慎思顧問公司創辦人。取得中山大學MBA學位後,立志從事顧問工作。曾擔任報章雜誌專欄作家,著有《向司機學管理》一書。目前在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授課,並任教於高雄應用大學。最近著迷的議題是人類的潛意識性格。

他定位自己是個「領路人」,領著人們瞭解自己;在別人眼中則是一個「大忙人」,身兼創業家、作家、教師三職,徹頭徹尾的工作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