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簡樸的場景,一個年輕的身影從昏黃的色調裡走來。環顧四周,這個結合二手家具、環保素材與現代創意元素的「環浪商號」,是由「台灣青年氣候變遷聯盟」(TWYCC)、「環浪計畫」和負責餐點料理的三個團隊共同合作經營。眼前這個笑容燦爛、神情自在的24歲年輕人,就是2009年前往哥本哈根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並創辦「台灣青年氣候變遷聯盟」的張良伊。
關注環境議題》
哥本哈根與薩摩亞之行 醞釀使命感
在咖啡香氣四溢的空間裡,張良伊訴說著來自哥本哈根的觸動。那次會議上,一名吐瓦魯的中年女性,因為自己的家園將被迫遷離,雙膝跪地高聲呼喊:「救救島國!救救吐瓦魯!」現場的人無不因而深切地感染了海平面上升的迫切情緒……
如此動人的場景,沉痛卻真摯地警醒張良伊,撞擊他本不關己的環境認知。他警覺到,台灣可能就是下一個吐瓦魯,「所以我找到了說服自己的理由。」
回台後,張良伊決定與「環浪計畫」前往南太平洋島國,親見那名女性口中大自然的力量。他抵達南亞大海嘯死了七十多人的薩摩亞村落,小島上整日都能聽見海浪的拍打聲。
一望無際、毫無遮蔽的島嶼,如何能夠抵擋海嘯的侵襲?看著島上被海水捲走大量泥沙、樹根暴露的椰林地,島上的居民激動說著海嘯淹到腳邊的逃生故事,佇立薩摩亞島,又如何能夠忽略如此驚恐的島嶼經驗?「我不想讓台灣成為那樣的島國,我不想對不起我自己。以後我無法對自己的兒女說:『對啊,我早就知道氣候變遷,但我甚麼事都沒做!』」哥本哈根與薩摩亞之行,對張良伊的衝擊,不僅是看見台灣以外的世界,更醞釀了對於環境議題的使命感。
突破家庭與學校考驗》
讓父親跌破眼鏡 讓指導教授冰釋前嫌
從未想過自己會和環境議題有關,張良伊回憶著自己的人生轉折。高中以前,他自覺是個普通學生,爸媽的教育態度保守而傳統,從小必須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每天回家先寫計畫表,然後按表操課。父母雖然從未間斷地關心他的未來,害怕他多走辛苦的冤枉路,張良伊卻說,「他們並非不支持,只是習慣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安排孩子的道路。就像多數殷殷期盼的父母,他們沒有想到有那麼多年輕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無法想像我在台上說自己理念時會是甚麼樣子。」
爸爸終於在今年10月,出席張良伊因入選「2041」團隊,準備前往南極冒險的募集資金說明會。他說,因為知道父親要來,特別完整地分享自己這幾年的經驗,還與大家現場互動。結果,爸爸只說了一句話:「你讓我跌破眼鏡!」
張良伊微笑地回憶著當時的情況,眼神裡卻滿是如釋重負、獲得支持的感動。
2009年從哥本哈根回到台灣,因為家庭、經濟問題等重重考量,張良伊決定報考台大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延續自己對生物與醫學的興趣。然而,就在2010年墨西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前夕,學妹邀約他再度前往,重新召喚他短暫塵封的觸動。張良伊告訴自己,第二次出席不能只是參加,更希望可以永續經營,回饋台灣。
此時,張良伊卻和研究所的指導教授產生摩擦。老師站在學術的角度,不認同他擱下研究,花費時間關注環境議題,認為他走偏了人生方向。沒有退卻,因為知道那就是自己充滿動力想做的事,張良伊仍然頭也不回地去了。「去墨西哥的時候,我在飛機上掉眼淚,很怕回來之後老師不指導我,我當初可是非他不念。」然而,這就是人生意想不到的際遇與關卡。最後兩人不但冰釋前嫌,更因為這一趟堅決的旅程,張良伊體認到自己對環境的使命。
這一次的墨西哥會議中,他同時擔任亞洲區會議主席,除了促成亞洲國家青年的相互認識並發表意見,張良伊與台灣團隊同時也大量訪問了國外青年組織,參考他們建立在地團隊的方式與經驗,思考青年氣候聯盟在台灣的定位。
分享國際會議經驗》
舉辦台灣青年氣候變遷工作坊
當多數夥伴從墨西哥回來後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張良伊卻認為自己必須為帶回的經驗邁出第一步。他向環保團體的前輩們請教成立聯盟的相關事宜,發現他們與台灣在地的關係非常密切,卻和國際缺少聯繫。於是他一方面吸取前人經驗,一方面逐步確立「台灣青年氣候變遷聯盟」的名稱與特殊性。
「我們都是行動派!」張良伊與高雄的夥伴張恩典,決定直接透過舉辦「台灣青年氣候變遷工作坊」,宣揚他們多次參與國際會議的經驗與想法。他們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向學校借場地、設計報名表,請環境相關議題專家與朋友提供經驗分享。2011年7月,首次舉辦南、北共兩場工作坊,竟然各有六、七十人前來。這樣的回饋,推動了張良伊擴大影響的想法。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迫在眉睫,他要用各種管道或藉由不同角色發聲,吸引不曾關心環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將愛護環境這件事放在心上。
張良伊目前已經成功號召超過百名青年加入聯盟。這些年輕人,透過聯盟看見了他們從來不曾想像的世界,進而期望能和張良伊一樣,走出自己實踐理想的道路。而這正是「台灣青年氣候變遷聯盟」成立的目的,希望能跨越政治、城鄉、經濟、文化背景等限制,讓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年輕世代,意識到自己影響現在與未來的可能性。
喚起熱情與動機》
給大家正面力量展現年輕世代的創造力
「我們組織很重要的不同,是想給大家正面的力量!」張良伊堅決而篤定地強調。環境問題帶來的負面聲音已經太多,許多人都生活在彼此挑剔檢視的放大鏡中。他認為,不能僅以吃素、使用環保杯、隨手關燈等作為環保與否的標準,對於環境的認識是十分個人的,沒有一定得做哪些事,更不需用既定的印象檢視彼此。「我們今天一起走路耶!我們沒有使用塑膠袋,超棒!」他認為,諸如此類的鼓舞,將成為聯盟裡取而代之的正面力量,以展現年輕世代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與對未來的正面期待。
這樣的力量,就像張良伊第一次接觸到環境議題時,接收到的熱情與震撼。大二時,他申請交換學生前往瑞典,參觀了瑞典「燃燒氣體導引成為暖氣」的焚化爐系統。瑞典健全的環境政策,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那一年改變我很多,尤其是做事情的方法。」他決定申請瑞典大學的碩士班課程,只說了一句「我好喜歡你們的課」,就入選了。張良伊很喜歡這一點,與台灣學校十分不同,「他們認為動機強烈最重要,看你有多少熱情,哪怕是從零開始,也可以不斷堅持下去。」
以前甚麼事都要事先計畫,在瑞典的這一年,張良伊發現法國、德國、伊朗朋友們的旅行是非常隨興的,甚麼時候有飛機就去玩;就算沒有其他人車,只要紅燈就停車。這些生活的細節,正是改變他的關鍵。張良伊明白,有時並不一定需要那麼多的事前計畫,發自內心的認同與熱情,才是能否具體落實的重要關鍵。
說到台灣與其他國家在環境意識上的不同,張良伊無奈地提及,台灣部分團體容易窄化環保的定義,不會想到其他的道路,諸如社會企業、生物多樣性等。而對於多元議題的認知,必須從教育做起。台灣人普遍都有行動力,但多數僅止於資源回收與隨手關燈,張良伊認為,國外的教育十分健全,他們想的、做的,可能更大、更宏觀,例如對於再生能源的積極推動。宏觀的視野是一種開闊的觀念,同時也能影響行動的落實。教育政策的根本不同,正是台灣與其他國家對於環境議題在認知上的最大差異。
2010年自墨西哥氣候變遷會議返台至今,張良伊堅持將自己的國際經驗反饋台灣,舉辦超過五十場分享會與演講,更積極召募年輕世代,希望能夠凝聚力量,並呼籲決策者實際行動。「我們都還在學習,但是在必要的場合我會很嚴肅地跟決策者說:『不要小看我們!』」張良伊堆滿笑容的臉上,盡是堅毅的表情與明亮的眼神。這是他勇於選擇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條與多數年輕世代不一樣的道路,一條不斷摸索探尋的道路。
分享夢想》
入選「2041」團隊 舉辦「出極」活動
張良伊目前受到矚目的原因,是入選由知名極地探險家羅伯特‧史旺(Robert Swan)組成的「2041」團隊。2041年是《南極條約》再次檢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份,「2041」團隊每年公開向全世界招募年輕的環保領袖,只有極少數的年輕人能夠參與計畫。今年的南極冒險名單中,來自台灣的張良伊,是全世界海選出來的十多名年輕人中,華人地區的唯一代表。
但是,前往南極一趟並不容易,得先準備一筆將近台幣80萬元的旅行基金,包括前往離南極最近的地點阿根廷的機票、南極破冰船的費用,以及各種前往世界最寒冷的極地的裝備。現實問題雖然殘酷,機會卻是得來不易。「我一定要去,非去不可。台灣已經很多人只是在觀望,卻沒有去實踐,我有這個機會,當然要去。」
張良伊決定舉辦與大家一起「出極」的巡迴分享,藉此籌措旅費。「雖然你沒辦法跟我一起去南極,但我們可以分享彼此的夢想。」溫暖柔性的訴求,傳達的是對於夢想的堅持。
重要的是,「2041」不只是張良伊個人圓夢的計畫,更是一個新的途徑與管道,讓更多人關心環境議題。他在許多有理念的咖啡廳舉辦巡迴分享會,進行自由的小額募款。透過「出極」活動邀請朋友們共同參與,一方面凝聚內部的力量,同時可以把自己的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只要資助「出極」計畫,就會收到張良伊設計、每張有限額編號,寫上回饋後從南極寄回的明信片。
「當我知道得愈多,我沒有辦法蒙蔽自己,不去捍衛未來。」不讓台灣變成下一個南太平洋島國,是張良伊說服自己的理由,出於這樣的熱情,才能夠調整步伐,向前邁進。
很多人問張良伊到底可以做些甚麼?他回答:「你要自己想!每個人都要自己選擇,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
回想家人的反對、教授的無法諒解、國際青年的衝擊等,張良伊嘗試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溝通。當確立了自己的熱情,如何突破可能遭遇主流價值與社會期待的質疑,需要的是實踐所想所見的勇氣。
「我沒想那麼多,只知道這是現階段我應該做的,如果跌倒,再爬起來就好了。」張良伊堅定地為自己下了註腳。
張良伊(24歲)小檔案
學歷: 2011年舉辦台灣青年氣候變遷工作坊 2011年創辦台灣青年氣候變遷聯盟 2011年參加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17 2010年參加墨西哥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16 2009年參加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15
|
環浪計畫
兩個曾任職國家戲劇院的七年級女生游琁如與王品文,因為關心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問題,於2010年初發起「環浪計畫」,並於該年6月邀請其他有志青年一同前往南太平洋,探訪斐濟、吐瓦魯、吉里巴斯、諾魯、庫克群島、薩摩亞、東加王國、萬那度等八個島國,記錄即將沉沒的天堂、遷徙的島民與迫切的危機,開啟人們對於南太平洋島國之間的一扇窗。 回國後,她們繼續走訪雲林、嘉義、屏東、蘇澳、南方等地,並重新以不同的角度看台灣、關心台灣,讓台灣的朋友們知道我們的台灣、世界正面臨著緩慢但巨大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