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中共內鬥升溫 海外再爆倒溫黑材料

中共十八大換屆,近日數家海外媒體接到了攻擊中共總理溫家寶(左)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右)的「黑材料」,顯示中共內部各派內鬥升溫。Getty Images
中共十八大換屆,近日數家海外媒體接到了攻擊中共總理溫家寶(左)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右)的「黑材料」,顯示中共內部各派內鬥升溫。Getty Images
第125期
余永

臨近中共十八大換屆,中共內部各派內鬥升溫。近日數家海外媒體接到了攻擊中共總理溫家寶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黑材料」。外界分析家認為這是中共內部派系鬥爭時慣用的「海外放風」的手段,以爭取在十八大重要人士安排上的決定權。

《紐約時報》爆溫家寶「黑材料」

近日法廣及博訊網稱,數家海外華文媒體和多家英美主流媒體接到了攻擊溫家寶的重磅材料,內容詳盡,顯示似乎有國家部門和公務人員捲入。由於時值十八大高層人士換屆在即,加上薄熙來事件觸發內部派系關係緊張,這些黑材料被視為抹黑溫家寶而因此遭到大多數媒體冷處理。

但《紐約時報》的英文網站10月25日發表該報社駐上海首席記者的報導,說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親戚擁有鉅額財富。該報的調查顯示,溫家寶的母親、兒女、弟弟、妻舅等許多親戚在溫家寶當政期間發了大財,溫家寶的親戚,包括他夫人在內,控制著至少27億美元的資產。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資訊會在政治上削弱溫家寶及其推動政治改革的立場,損害他的聲望和權力以及明年3月卸任總理後對政壇的影響力。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說,溫家寶親戚發財的消息會影響溫家寶的殘存權力。

溫家寶在今年3月的人大記者會上堅稱他從來沒有利用公職謀求個人利益。他還說,在他擔任總理期間,「確實謠諑不斷」。報導形容溫家寶當時動情地說,「我敢於面對人民、面對歷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紐約時報》也引用溫家寶支持者的話說,溫家寶本人並沒有從親戚的生意中獲得利益,甚至可能不知道這些生意做到了甚麼程度。

中國外交部則罕見對《紐約時報》有關溫家寶的家人聚斂財富的報導作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0月26日在北京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某些報導抹黑中國,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紐約時報》表示,刊登這篇報導之後,他們的英文和中文網站在中國都相繼遭到遮罩。與此同時,在中國知名社交網站「新浪微博」上,與《紐約時報》和溫家寶有關的報導關鍵詞也被當局遮罩。

前不久,美國的彭博通訊社曾發表了一篇調查性報導〈習近平家族萬貫家財爆出精英財富〉。報導說,習家的親戚共有財富3億多美元,主要是習近平姐夫鄧家貴一家所有。這篇文章引起爭議,後來彭博通訊社的網站在中國被封鎖。

抹黑溫家寶、習近平材料手法類似

海外分析指出,《紐約時報》這次公布的溫家寶的黑材料,與上次彭博社公布的習近平黑材料,有四個相同點。第一個相同點是黑材料都是拿溫家寶和習近平的家人下手。抹黑習近平的材料中把習近平的姐姐齊橋橋一家、妹夫吳龍和兄弟習遠平。抹黑溫家寶的黑材料集中在他的兒子溫雲松和妻子張蓓莉身上。

第二個相同點是鉅額金額來製造噱頭。彭博社報導中,習近平家族財產過億,大概3.76億美元,《紐約時報》則說溫家寶家族財產有27億美元。

第三個相同點是黑材料都似是而非,沒有獲得驗證。彭博社收到習近平黑材料的同時,世界上四大通訊社同時收到,但是都沒有報導,因為很多東西都似是而非。出事後,習近平迅速通過香港媒體闢謠。《紐約時報》則在報導溫家寶的兒子和妻子時都加上一句,《紐約時報》沒有發現相關細節或者關聯。

第四個相同點是黑材料與之前的網路傳言驚人巧合,給人感覺是有人整理這些黑材料,然後翻譯成英文發送給各大媒體。

海外博訊網發表文章指,對溫家寶和習近平的攻擊背後有黑手長期精心準備、材料詳盡,有國家部門與工作人員捲入。比如,據彭博社透露,該新聞機構收到曝光的所謂習近平家族的材料「有一千多頁」,其中把習近平親屬的公司報表都收集完全,甚至還有親屬的個人身分證複印件、家庭住址照片等。其他媒體收到的多份材料,有的也達三、四百頁厚,可見攻擊者下了很大功夫、有備而來。

黑材料反映中共內鬥白熱化

針對最新一波的海外爆料,海外政治評論家文昭表示,爆料當然是服務於權力鬥爭。搜集黑材料也是中共高層權鬥的常見手段。可能的是挺薄者擔心薄熙來案發展為一場大的政治清算、政治清洗,「所以現在拋出這個黑材料示威的意思也是很明顯的,意思就是說真逼急了大家魚死網破,誰也好不了。」

文昭還指出,可以由此推斷習近平和溫家寶是當前政治鬥爭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薄案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胡錦濤是拍板人,但他未必是最積極的推動者。再有一個因素可能是十八大的人事安排問題,這個時候習近平和溫家寶的對手拋出黑材料,應是想打擊其影響,為十八大人事安排做最後一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