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紀政 成功法寶就是吃苦(PAT)

「亞洲飛躍的羚羊」紀政,與她歷次獲獎的獎牌合影,最上面的獎牌為1968年墨西哥奧運80公尺女子低欄銅牌,下面的獎牌皆是她破世界紀錄所得。丹尼爾攝影
「亞洲飛躍的羚羊」紀政,與她歷次獲獎的獎牌合影,最上面的獎牌為1968年墨西哥奧運80公尺女子低欄銅牌,下面的獎牌皆是她破世界紀錄所得。丹尼爾攝影
第123期
鄭少凡

說起紀政,在台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亞洲飛躍的羚羊」之稱的她,是台灣在世界舞台展現光芒的第一代運動選手,也是華人女性在奧運會中得牌的第一人。她曾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在女子100公尺短跑項目上,更以10秒98刷新亞洲女子選手紀錄,至今無人能及。

紀政(1944年3月15日生,68歲)主要得獎紀錄:

1966年

曼谷亞洲運動會跳遠金牌。

1968年

墨西哥奧運80公尺女子低欄銅牌。

1969~1970年

兩年內共參加154項競賽,包括跳高、短跑、跨欄、跳遠及五項全能,共獲得153面獎牌,並多次破、平世界紀錄及翻新亞洲、美國、全國及個人紀錄。

1970年

曼谷亞洲運動會女子100公尺金牌。

不只如此,紀政更是運動員跨界的成功案例。她曾擔任體育協會總幹事,推動國內體育發展與選手培育;她還連續三屆當選立法委員,促成了體委會的誕生。總統馬英九基於其非凡成就,力邀她擔任2010、2011年的總統府國策顧問,可謂運動場、官場皆得意。

德高望重的紀政褪下外界光環,其實平日為人親切,後輩見她都叫聲「紀姐」。雖然再過一年多就將年滿七十,卻一點也不顯老態。她臉色紅潤,談笑風生地訴說往事,彷彿過去的點滴仍歷歷在目。

回首走過的榮耀歷程,在運動員生涯結束數十年後的今天,紀政毫不藏私地透露了作為一個運動員的成功心法。

成功心法1: 性格決定表現 化逆境為助力

談起自己成功的源頭,紀政追溯到幼時的家庭環境。

她在出版的傳記《永遠向前──紀政的人生長跑》中這麼說道:「為了栽培一流選手,人們可以透過科學精準的方式去培養,但是運動員真正的決定因素,來自他們內在的心智和毅力,也就是性格(Personality)決定了表現(Performance)。」

而紀政的性格,是在從小的逆境中養成。她擇善固執,對於該堅持的原則不退讓、不妥協,這性格成為她運動場上不認輸、追求技能卓越的最大動力。

紀政小時家庭困苦,父親因為二二八事件而被關押,母親無力維持家計,只好將三歲的紀政送給別人當養女。脾氣暴躁的養母對紀政百般虐待,動不動就拳腳相向,打傷了也不帶她看醫生。紀政很想念自己的原生家庭,但一年中只有女兒節能回生父母家。

五歲時的女兒節(指日本時代3月3日女兒節,當日家中成員會聚在一起祝福小女孩健康快樂成長),繼母不願讓紀政回家,便對來接紀政的家人撒謊說紀政吃東西吃太多拉肚子,不方便回家。紀政感覺備受侮辱,當場揭穿繼母謊言,大叫:「阿文仔(紀政的小名)不貪吃!阿文仔沒拉肚子!」頂嘴的結果,就是招來繼母一陣毒打。

紀政解釋:「我的個性就是很剛強、倔強,不願任何屬於我的權益被剝奪。」

其實不只被養母打,紀政回原生家庭也會被毒打。因為奶奶認為,既然送出去了,就不應該回來,為免別人誤以為是偷拐紀政回家,所以要毒打紀政給別人看。

五年後,養父母將時年八歲的紀政歸還給原生家庭。但那受虐的五年反而練就了她剛強的意志力。回頭看這往事,紀政自豪地說:「長大後,我說小時候沒被虐待死,就沒有甚麼不可忍受,五年的時間裡被『鍊』出很強的意志力!」

她刻意強調是「鍊」字,可見那是多麼刻骨銘心的經歷。但也因如此,這種「性格」成了日後她在運動場上與世界級選手爭強的基礎。

成功心法2: 自信靠訓練 訓練就得吃PAT

紀政的前夫、美國籍教練瑞爾(Vincent Reel)帶紀政赴美訓練,是給予紀政正規田徑訓練的啟蒙導師,也是紀政走向世界舞台的關鍵人物。

在紀政的傳記裡提到,赴美受訓後參加的第一場國際邀請賽中,和全美低欄排名第一的選手蘿絲.龐德(Rose Bond)一起比賽。當時紀政還是國際場上的菜鳥,心裡當然覺得蘿絲會贏。

但沒想到比賽前,瑞爾把她拉到一旁問道:「在這場比賽裡,誰是最好的選手?」紀政回答:「蘿絲最棒。」瑞爾搖頭說道:「你必須對自己說你是最好的,否則你就不可能做到最好。」並要她複誦:「我最棒!(I am the best)我最偉大!(I am the greatest)」紀政不好意思說,還被瑞爾嚴肅指正:「你要自信滿滿地回答!」

「自我激勵很重要,這是信心。」紀政一邊回想當時的場景一邊強調:「我常講,成功的要素是自信,自信的要素是準備,而訓練就是準備!」

那訓練的祕訣是甚麼?紀政斬釘截鐵地說:「訓練就是靠吃苦。」她提到自己最喜愛的一位美國職業選手教練曾經這麼形容「訓練」:「訓練就是三個英文字母――PAT,P是Pain(痛苦),A是Ache(疼痛),T是Torture(折磨)。」紀政加重語氣說:「兩個『痛』加折磨等於訓練!」

就是因為吃苦,才可以獲得最佳的成績。紀政回憶1962年瑞爾教練剛來台灣時,採取美國正規的訓練方式,當時的台灣選手們根本吃不消。才熱完身,運動員們就累倒在地,嚇得隔天躲在遠處不敢靠近瑞爾。

當時瑞爾叫紀政一口氣衝刺五次200公尺,對她來講簡直無法想像。當時由於訓練選手多,瑞爾無法一一在旁盯著看,當衝到第三次時,紀政簡直撐不下去,因而心生偷懶之意。但隨即想到,如果被抓到,那不就在外國教練前丟國人的臉?於是硬撐下來了。

魔鬼訓練兩個月後,在省運動會上,紀政連續破了四個國內競賽紀錄,讓她自己大吃一驚:苦練竟可有那麼大的收穫!

後來紀政到美國受訓,訓練方式進級到連續衝刺十次200公尺。每次跑到最後,都是體力耗盡、身心最痛苦的時候,但紀政記住瑞爾跟她說的話,「你一次一次的跑,是為了跑下一次。每跑下一次,一定是越累的,這樣累積下來,就是為了讓你的第九次不累,體能就是這樣訓練下來的。」

可見要想成功,真得努力地吃苦,當苦頭吃足時,成果才會隨之而來。

成功心法3 從壓力昇華到喜愛自然達到顛峰

但是,吃苦也有心態上的不同。對紀政來講,訓練的過程中,承受痛苦的心態分兩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被迫地、在外在壓力下被推著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是快樂地、發自內心地吃苦。

紀政回憶,這個心態的分水嶺發生在1968年她得到奧運銅牌之時。

在得到奧運獎牌前,紀政背負著太多人的期待。1960年她參加羅馬奧運時,是以實習生的身分前往,還沒甚麼特別壓力。1964年的東京奧運,紀政已赴美訓練一年多,國人都期盼她得獎,但當時她還太年輕,體能、心智各方面還未達到得牌水準。1966年曼谷亞運會時,她早已是亞洲各界看好的奪牌風雲人物,但當時紀政拿下跳遠金牌後,隨即因腿傷而退出比賽。

由於期望甚高,在紀政受傷的情況下,國內的體育單位仍繼續幫她報名墨西哥小世運。負傷的紀政寫信回國,要求不參加跳遠項目,卻引發國內媒體的不滿。當時《中央日報》一篇題為〈紀政的噱頭〉的評論中,質疑紀政的腿傷是她自己的藉口,指責她不顧國家榮譽拒絕參加比賽。

紀政當時讀到這篇文章,氣得要昏過去。多年來,她身處異鄉在運動場上痛苦地訓練,政府後來也不願贊助她出國的費用……種種為國爭光的堅持和付出,卻換來媒體的嘲諷,令她不禁懷疑:這一切辛苦是否值得?

紀政把該篇評論貼在自己門上,發誓雪恥。她頂著腿傷未癒的痛苦,不斷練習,終於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80公尺低欄項目中,以10秒4的紀錄獲得銅牌,這也是華人女子選手首次在奧運場上榮獲獎牌。

紀政至今沒忘記當時的感受,她神色飛揚地說:「那塊獎牌讓我無債一身輕!」

在這之前的訓練,是壓力逼著紀政吃苦。那時訓練的每天,她都在心裡暗自希望明天的訓練不要到來。獲得奧運獎牌後,壓力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喜悅,心裡反而希望每天的訓練不要停止。她在傳記中說:「得獎前,總覺得訓練很苦,是I have to(我必須),得獎後,雖然訓練還是一樣苦,甚至更苦,卻是I want to(我想要),整個心態都不一樣。」

當心態如此轉換後,紀政能夠快樂地吃苦、比賽,成績當然出色,「你愛,就可以忍受;你愛,就可以去吃苦。」紀政如此說道。

於是,在接下來的1969、1970年間,紀政達到運動員生涯的頂峰,兩年間她總共參加了154項競賽,共獲得153面獎牌,並多次刷新世界紀錄,直到1970年腿傷嚴重到她必須退出競賽生涯為止。

紀政的經歷,值得所有期待獲得成功的人,仔細深思品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馬斯克出手 擬從6方面改革推特
特斯拉公司(Tesla Inc.)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提出擬收購有2億多使用者的推特(Twitter)的消息,…
沿童話風光踏上瑞士少女峰
瑞士南德自助旅行的第六天,終於登上因特拉根(Interlaken)少女峰(Jungfrau)。…
美國有180萬中國移民 高學歷英語差
根據美國移民政策研究院(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1月份公布的資料分析顯示,…
為何歐巴馬拒絕和習近平住同一飯店?
在9月下旬聯合國成立70週年系列峰會期間,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都下榻於紐約華爾道夫飯店(Waldorf-…
阿原肥皂:以文案型塑品牌「文化資產」
網路時代中,人們越來越無法潛靜地大量閱讀,轉而重視圖像式的訊息傳遞方式。然而,文字的感染力始終不墜,當大量商品透過各種形式接觸消費者,…
8個變調的中國詞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字和詞語方面。某些中文詞語的來歷、含義特別耐人尋味。遺憾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詞語,…
韓國遊子張莉莉 用心經營「媽媽的味道」
人氣祕訣:1. 創業前花兩年時間研究市場。2. 合夥人專業與個性互補,能發揮各自專長並更全面思考。3. 每週一到高級韓式餐廳用餐,…
香港觀選記
大概學校都開學了,進入旅遊淡季,飛機票和酒店費都特價了,於是與楊月清(編按:林保華夫人)突然決定去香港觀選。離開香港十九年,雖然回去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