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加拿大與伊朗斷交 原因耐人尋味

加拿大外交部長貝爾德(右)宣布,加拿大正式與伊朗斷交。Getty Images
加拿大外交部長貝爾德(右)宣布,加拿大正式與伊朗斷交。Getty Images
第122期
方清月

9月7日,加拿大外交部長約翰.貝爾德(John Baird)在俄國參加亞太峰會時,突然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這個決定不但讓加拿大民眾茫然,一些伊朗問題專家也不明就裡,因為沒有跡象顯示,加拿大有面臨特別事件或是嚴重危機。

斷交聲明中,除了指控伊朗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武力鎮壓外,其他原因其實了無新意,包括:伊朗政權曾對阿薩德政權提供軍事援助;拒絕遵守聯合國有關發展核武的禁令;對以色列的威脅、反猶太主義;世界上最嚴重侵犯人權的國家;向恐怖組織提供避難所和物質支持等。

說服力不足的說詞增添各種猜測。加拿大媒體業者認為,斷交的背後有深刻的情報背景,加拿大應該是獲悉伊朗外交官正在實施威脅加拿大境內伊朗人和加拿大自身安全的行動;也有人認為,在無特殊緣由的情況下,加拿大突然宣布與伊朗斷交,有可能是西方國家將以武力摧毀伊朗核子設施的前兆;有人則認為,加國選擇在俄國宣布與伊朗斷交,隱含著對俄國對伊朗政策的批判;還有人認為,因為伊朗並未被孤立,於是由加拿大表態,發出強硬信號。

斷交原因眾說紛紜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前助理局長布瓦韋爾(Raymond Boisvert)認為,加拿大獲知最新情報因而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伊朗駐加的外交人員7月曾經表示,極欲利用伊朗僑民對加拿大政界的影響力來為祖國服務。加拿大外交部當時曾經表示,12萬名伊朗僑民在伊朗有很多親屬,很可能被伊朗脅迫就範。伊朗大使館一直威脅和勒索在加僑民與其合作。

一年多以前,西方情報界向加拿大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警告──伊朗正利用外交掩護,積極準備對西方國家發動攻勢。伊朗人建立了一個遍布歐洲、非洲、拉美地區的精銳組織,其中很多人與伊朗革命衛隊的精銳、負責在境外開展行動的「聖城旅」有所聯繫。伊朗還壯大了在美洲國家的外交機構,並建立了17個文化中心,配備人員比一般需求更多。加拿大曾多次拒絕了伊朗對增設領事館的要求。

美國情報人員曾在1月公開指出,伊朗駐外使館正派遣潛伏人員,準備趁戰爭爆發時攻擊美國和盟國。伊朗也毫不否認將報復美國和以色列盟國。由於伊朗的常規軍打不過以色列和美國,所以極有可能採取突襲方式,甚至會和被其視為恐怖組織的真主黨聯合作戰。另一方面,加拿大與以色列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可能成為伊朗襲擊、綁架和暗殺的目標。

為攻擊行動預作準備

有分析認為,加國獲知以色列將進攻伊朗核設施,所以提前採取行動,這就更令人玩味。在冷戰最激烈時,加拿大都未曾和蘇聯斷交;1970和80年代,中國嚴重踐踏人權時,加拿大仍有駐北京大使;在北約轟炸利比亞時,加國還和獨裁者格達費有外交關係。

另一種說法是,加拿大駐伊朗的外交官幫助美國、英國和以色列蒐集情報,可能將被驅逐,於是主動斷交。這種說法並非毫無根據,2010年10月,加拿大曾經在委內瑞拉充當猶太人耳目而遭伊斯蘭國家集體報復,以致於未能重返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早在2003年,一名加拿大伊朗裔記者在德黑蘭一所監獄內遭迫害致死,加拿大與伊朗的關係就開始惡化。和伊朗斷交前,加拿大已經採取對伊朗的反制措施,包含禁止伊朗留學生進行資金轉移,並且凍結了伊朗僑民在加拿大的銀行帳戶。

加拿大宣布與伊朗斷交後,伊朗指責加拿大此舉為「惡意行為」,認為這是加拿大哈珀總理領導的保守黨政府追隨以色列及英國的政策,揚言將採取迅速的報復行動。

加拿大外長勸告加拿大人,不要前往伊朗旅行,並提醒目前仍在伊朗國內的加拿大人要注意安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兩岸資本開放的風險
馬政府「開放兩岸資本市場」的政策多被藏在救股市的政策之中,但它們卻更像是摧毀股市的政策。這部分政策可區分為三類,即讓台灣人民買更多中國證券…
2014年4月──數字看世界
美科技大股跌逾20%那斯達克跌幅三年之最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價指數4月以來表現不佳,跌幅逾3%,為2011年以來之最,…
太陽花催化 香港兩次占領立法會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影響不可低估,這也是中共最害怕的。中國因為進行新聞封鎖與高壓政策,民眾的反應還無法評估,但是在資訊比較開放的澳門、香港,…
年輕人能否成為中國的新希望?
正就讀台灣某大學的小如曾跟兩位中國交換生同寢室,每每談起她的中國室友,總是一副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第一位室友小靈來自上海,…
中國已出現糧食危機的苗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8月17日發布《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稱,「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的中國國民經濟計畫)期間,…
事實證明政府嚴重誇大ECFA利益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經簽超過一年,生效也已半年,和其成效相關的各種相關資料逐漸發表。由這些實際資料看來,ECFA的成效很小,…
隨時走?近半中國官員認同「裸官」
中國社科院2月20日發布〈「裸官」監管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近半公職人員認同「裸官」,震驚社會。 「裸官」…
中國各地物價「發高燒」 通膨壓力顯現
最近,中國各地柴米油鹽等必需品齊漲價,「發燒」的物價成了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通貨膨脹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