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部企劃製作

喜餅領航者─伊莎貝爾中西風味 賞月新味

第121期
李士霆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轉眼又即將到來,每年流行的烤肉活動,隨著國內節能減碳與環保意識的抬頭,月餅在人們心中所占的比重又逐漸加大。只是除了傳統月餅外,您是否也想嘗試選擇不同風味的月餅,讓自己與親朋好友過個不一樣的中秋節呢?

精緻品味伊莎貝爾

走入伊莎貝爾位在南京東路的旗艦店,隨著自動門的關閉,喧囂的台北街頭瞬間消失在身後,讓人紛擾雜亂的心情也跟著平靜下來。迎面而來的是店員親切的微笑,映入眼簾的是氣派而優雅的裝潢,明亮柔和的燈光搭配寧靜的氣氛,將「伊莎貝爾」活潑多變的西洋文化、「皇樓」傳統古樸的中華文化、「御倉屋」堅毅委婉的日式風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以法式糕點起家的「伊莎貝爾」,傳承了法式糕點師傅的執著與自豪,對「精緻」、「品味」絕不妥協。在法國菜系裡面最講究也最靈活運用的法式甜品中,選用當季的美妙食材與佐料,搭配風味、天然、裝飾和技巧,將最美的原味襯托出來,製作出一道道令人驚豔且回味無窮的甜品。

把最純粹的口感做到極致,成就美味價值的巧妙創作,都只為了讓人充分領略法式糕點的藝術和浪漫的情境,提升中秋佳節的味覺感動。

今年「伊莎貝爾」推出了頗受歡迎的《月之系列》禮盒中的《月之芬菲》,裡面的8種月餅便完美呈現了多國的風味:香濃的港式XO醬、南洋風味的泰式椰漿、舉世聞名的德國香腸、引人食慾的日式海苔、有「北美紅寶石」之稱的美式蔓越莓、香氣撲鼻的法式玫瑰起士、橄欖油與波爾多白酒的義式青醬,以及傳統的中式桂圓枸杞。讓人在賞月之餘,也能神遊世界,品嘗各國風味。

除此之外,「鮮果月餅」外皮香Q柔軟,內餡是水果與椰果的組合,不但吃得健康,更讓口感呈現多元化,可在常溫、冷藏及冷凍三種不同溫層食用,表現出常溫香、冷藏Q、冷凍冰的多層次口感。

而香濃起士塊被蜜漬過的台灣原生紅豆粒包裹起來,外皮是層酥麵皮,以傳統製作綠豆椪方式,製作成層次分明的油皮,經烘烤後餅皮口感酥鬆。經典法式「紅豆起士酥」是歐式綠豆椪,在傳統中創出法式新風味!

專業品質一炮而紅

在伊莎貝爾十餘年,目前擔任經營企劃部經理的陳志煒表示,成立於1994年的伊莎貝爾,當初看準了喜餅市場幾乎清一色是中式與漢式,而西式喜餅市占率很低,法式風格的喜餅更是聞所未聞,於是選擇高價餅乾市場來經營,期望帶給消費者更有質感的歐風喜餅。

陳志煒認為,由於伊莎貝爾的創業夥伴在這個領域大多經驗豐富,加上與法國、日本廠商有技術合作,因此產品一推出便相當具有競爭力。同時為了傳達出最柔美、浪漫、深具女性形象的名字,在經過市調後將品牌定名為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伊莎貝爾」。

此外,由於當時廣告與傳媒環境單純,因此伊莎貝爾就算只在僅有的三家電視台登廣告,但效果卻出奇的好。成立未久的伊莎貝爾雖然產能有限,但熱賣的程度,甚至到了消費者訂不到餅,竟然還要透過立法委員來訂的盛況,陳志煒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很誇張。但也因為這一連串的經營策略,讓伊莎貝爾很快在短短半年內脫穎而出,在當時便擁有11家門市,成為喜餅界的領導品牌。

再創「皇樓」打天下

至於為甚麼在「伊莎貝爾」成為領導品牌後,還要再成立「皇樓」呢?陳志煒補充道,雖然伊莎貝爾在西式喜餅的市場搶灘成功,其中的漢式喜餅口感風味也很棒,但大家對伊莎貝爾大多還是停留在法式喜餅的印象,而中南部與許多傳統的長輩眼中,中式喜餅仍然較受歡迎。因此技術成熟的伊莎貝爾,看著許多消費者選購了伊莎貝爾的西式喜餅,卻又同時採購其他品牌的中式喜餅,便思考再新設一個專做中式喜餅的品牌。

陳志煒進一步描述,「伊莎貝爾」的成功經驗,使得「皇樓」在經營上也非常順遂,甚至進一步推出日式風格的「御倉屋」,藉以吸引中西喜餅市場之外的年輕族群。喜餅業面臨到台灣社會不婚不生的新趨勢,成為市場的隱憂,,旗下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及市場區隔,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

伊莎貝爾不僅以美味糕點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更以「提升健康」為宗旨,在市場上建立獨特的風格及品牌文化,並投注了更多的資金與人才在研究創新,積極朝向生技領域發展,期望建立一個立足台灣、胸懷大陸、行銷全世界的糕餅王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輔導「真假仙」
我準備瞭解一下事情的始末,才詢問家瑋老師班上的小女生第一句話,卻馬上被她嚴肅地堵了回來。她指出我用詞不當,我試著解釋,但是,…
遲來一百多年的道歉
就「被偷盜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向澳洲原住民道歉。什麼叫「被偷盜的一代」?澳洲政府為什麼要為此道歉?…
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中國從此使用封城方式抗疫,後正式名之為「清零」。2022年12月,…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這堂課,康維光教你──「就算沒頭路,永保信念就能找對路。」 走進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內的台灣玻璃館,館內玻璃工藝作品琳瑯滿目,…
中國人海外消費正悄然轉型
近年來,中國人在海外瘋狂購物,「暴買」、「狂掃」等諸多報導不時見諸報端、網路,刺激著國外商家以及民眾的神經。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連續下滑、…
貝珠工藝的古與今 尤瑪‧達陸談連結國際的貝珠文化
你知道生活在高山的台灣泰雅族人竟有與索羅門群島互通的「語言」嗎?不是真的語言,而是「貝珠文化」。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之「遙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