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2012麗水世界博覽會 全球文化盛典

將海上舞台、多媒體設施,通通設計在海面上,是世博史上的首度嘗試。麗水世界博覽會提供
將海上舞台、多媒體設施,通通設計在海面上,是世博史上的首度嘗試。麗水世界博覽會提供
第118期
李士霆

世界博覽會、奧運會與世界盃足球賽,可謂世界三大慶典,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大規模國際活動。當全球聚焦倫敦奧運的同時,其實在台灣不遠處的韓國,就有個麗水世界博覽會正在盛大進行,參與者包含了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台灣等104個國家和10個國際機構。麗水世博會早在5月12日就已經開幕,但也與倫敦奧運相同,即將在8月12日閉幕。

海上博覽會 以人為本

由於麗水是位於韓國南部全羅南道的沿海城市,這次世博會的主題因而設定為「有生命的大海,會呼吸的海岸」,除了針對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海洋汙染等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發展藍圖外,更將主題館、海上舞台、多媒體設施等,通通設計在海面上。這是世博史上的首度嘗試,打造了最經典的「海上」博覽會。雖然葡萄牙里斯本和西班牙薩拉戈薩舉辦過的博覽會也是以大海為主題,但是會場並沒有設在海面上。

即使如此,建築物、技術等文明發展都還不是麗水世博會的最核心,而是「以人為本」,是追求以觀眾為主角的「人類世博會」。麗水世界博覽會組織委員會的朴永大第二副祕書長(事務次長)指出,在各種展覽與表演上,都將著力點放在觀眾的共同參與上。

在「主題館」和「韓國館」等主要展覽館中,觀賞影像、影片時,表演者與觀眾可以相互交流特殊體驗;在數碼畫廊(Expo Digital Gallery)中,觀眾還可以在螢幕上展現照片並下載,提供了與觀眾溝通的機會。

在各種服務方面,也是以人為核心,站在需求者的立場,力求提供全新模式。在衛生設備上,超過了國際標準50%以上,尤其是女性和殘疾人的洗手間比重,達到了比任何博覽會都高出一籌的優秀水準。整個博覽會場上還設置了面積高達40%以上的涼棚;提供食品和飲料的服務部門,也力求達到最高水準。

展館多元 勿錯過觀賞亮點

麗水世博會總共有100多個展覽館,而每天也有100多場表演,各種需求的觀眾都能根據個人喜好,從中找到自己的最愛,並盡情享受。

朴永大表示,除了有104個國家個別館外,他還特別推薦由56個國家共同運作的太平洋館、大西洋館、印度洋館及7大企業館。

統稱為國際館和個別企業館的展覽館,在麗水世博會結束時也將同時結束;但主題館、韓國館及水族館,則在世博會結束後仍可盡情觀賞,因此民眾要把握優先順序。

在眾多展館和表演中,朴永大特別推薦下午2時至3時的海上舞台和晚上7時30分至8時的水上表演(海之女、海歌劇院、芭蕾沈清、K-POP演唱會等),以及晚間9時30分至10時以The O銀屏為中心的美國Wet公司噴泉、法國ECA2公司的多媒體,還有集韓國人的創造力和技術力於一身的Big O舞台秀。

10時以後,海上舞台將由DJ舞蹈家和觀眾們一起參與。能在這樣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特長,一定會成為永久難以忘懷的世博會回憶。

與奧運會或世界盃足球賽相比,麗水世博會的營運時間相對較長,長達93天。朴永大感覺最困難的事就是93天內要舉辦的八千多場演出,不但要為每個演出尋找合適位置,每個演出空間還要進行立體配置,以便形成整體性組合效果。

朴永大表示,韓國與中華民族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密切關係,希望大家光臨麗水世界博覽會,他熱情地召喚:「但願能在麗水世博會會場見到大家,謝謝!」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兩岸資本開放的風險
馬政府「開放兩岸資本市場」的政策多被藏在救股市的政策之中,但它們卻更像是摧毀股市的政策。這部分政策可區分為三類,即讓台灣人民買更多中國證券…
2014年4月──數字看世界
美科技大股跌逾20%那斯達克跌幅三年之最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價指數4月以來表現不佳,跌幅逾3%,為2011年以來之最,…
太陽花催化 香港兩次占領立法會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影響不可低估,這也是中共最害怕的。中國因為進行新聞封鎖與高壓政策,民眾的反應還無法評估,但是在資訊比較開放的澳門、香港,…
年輕人能否成為中國的新希望?
正就讀台灣某大學的小如曾跟兩位中國交換生同寢室,每每談起她的中國室友,總是一副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第一位室友小靈來自上海,…
中國已出現糧食危機的苗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8月17日發布《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稱,「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的中國國民經濟計畫)期間,…
事實證明政府嚴重誇大ECFA利益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經簽超過一年,生效也已半年,和其成效相關的各種相關資料逐漸發表。由這些實際資料看來,ECFA的成效很小,…
隨時走?近半中國官員認同「裸官」
中國社科院2月20日發布〈「裸官」監管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近半公職人員認同「裸官」,震驚社會。 「裸官」…
中國各地物價「發高燒」 通膨壓力顯現
最近,中國各地柴米油鹽等必需品齊漲價,「發燒」的物價成了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通貨膨脹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