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點

梁振英團隊干預香港輿論

第114期
林保華

中國共產黨靠槍桿子與筆桿子拿下政權與保衛政權,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筆桿子尤其重要,也就是透過媒體宣揚它的歪理來蠱惑人心。因此任何一個政權,都必須掌控媒體來維護自己。

台灣近來鬧哄哄的兩件事情,一件是在中國發財的旺旺集團蔡衍明收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以形成「旺中」控制媒體與有線電視上架引發極大爭議;一件是收視率很高的親綠三立大話新聞要改組,主持人鄭弘儀將引退,事件背後都有老共的影子。連尚在「獨立」的台灣都如此,何況是已經被中國「統一」的香港。

港媒生態變 梁振英「秋前算帳」

香港媒體生態的轉變,從九七前就開始了,也就是從「自律」(自我審查)開始,逐漸的,老共的魔手就越來越不客氣地伸進來。公營的香港電台固然如此,連民營媒體也逃不了。

在競逐特首期間,除了中聯辦的公然干預之外,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還爆出2003年商業電台封咪(麥克風)事件的背後黑手就是最近當選特首的梁振英。可嘆因為中共控制了選委會,所以梁振英還是當選。選舉期間,香港報章還分成兩派,一派挺唐,一派挺梁,為此還增加不少熱鬧氣氛,讀者在看報時,還要明白報章的立場,才不致被誤導。以中共的性格,是會秋後算帳的,不幸身為中共特別黨員的梁振英,似乎沒有從選舉中吸取教訓,甚至還有「秋前算帳」之嫌。

事緣梁振英正在籌組特區政府的班子不但是人選,還涉及機構的改變,由原來的3司12局改為5司14局。其中的人事變化當然更大,媒體也自然不斷有消息報導,其中有些是事實,有些可能是所謂「報派」(意指新聞記者寫的,並沒有那麼回事)。例如原先政務司長是林瑞麟還是林鄭月娥就有不同說法,在基本認定是林鄭月娥後,又傳說林瑞麟可能是副司長,哪裡想到林瑞麟自己爆料要出洋留學,於是事前的傳說就成為「流料」(假貨)。

至於「愛國」背景的許曉暉,傳說將由民政事務局副局長提拔為新設的文化局局長,雖然候任特首辦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媒體卻已經到福建許的老家「尋根」,訪問族人對許家的印象,當然也是各種講法都有。這些都顯示香港媒體的「專業」精神,至少是尋根究柢。

這個職務本來的熱門人選是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黃英琦,她曾經是自由黨的成員,目前則是公民起動成員,擔任過灣仔區議會主席,現在在多個文藝團體任職,但由於黃英琦與泛民人士有來往,因此引發中聯辦與民建聯的不滿,才出現這位許曉暉。許多文化界人士則反對對許的委任,因為她沒有文化背景,也不知道她為香港文化做過甚麼事情。即使有這樣強大的反對呼聲,梁振英團隊也像聽不到,至少也沒有對這種「七嘴八舌」表示不滿。

蘋果日報vs. 梁振英

但是有一個例外,導致《蘋果日報》踢到鐵板。5月22日的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梁智鴻的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3年任期今年11月屆滿。據瞭解,有梁營中人近期開始物色人選接替梁智鴻,認為掌管香港大學最高權力的人選茲事體大,梁振英須委任信得過的人接任,而獲薦接任的首選是恆隆地產主席陳啟宗。有政界中人指,陳啟宗身兼多家海外大學的校董會成員,加上不時捐款資助各大學研究及發展,料因此被梁營看中。但陳啟宗的公眾形象麻麻(普通),民望先行的梁振英最後會否採納仍有疑問。

這篇報導引發候任特首辦的強烈不滿,發表聲明說:「該報事前未就事件向本辦和教育局查詢,一週內三次刊載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導,影響人心,本辦深表遺憾。」

連帶這以前的兩篇報導,分別為5月16日的報導:〈根正苗紅 作風甚左 父為文革先鋒 許曉暉掌管文化局恐赤化〉,以及5月21日,〈梁振英插手干預機管局任命〉。可謂新帳老帳一起算。

香港《蘋果日報》享受這個特殊待遇,當是因為該報的立場。雖然競選期間採取反豬(唐英年)反狼(梁振英)立場,但也不諱言,豬狼比較,寧要笨豬。而梁振英當選後,該報沒有一天沒有批梁,「影響」輿論,自然格外引起梁振英的不滿,只等甚麼機會或甚麼事件。顯然,涉及到陳啟宗,梁振英非開聲不可。

平情而論,有關陳啟宗的報導,並未定論,實在不必有如此強烈反應。實乃陳啟宗是恆隆集團主席,恆隆也是香港大地產商,只是沒有名列四大地產商。香港地產廠商幾乎全部支持唐英年,唯有恆隆例外,就憑這個情誼,梁振英就要為陳啟宗發聲,何況陳啟宗可能還是梁振英的大金主。

問題是,即使這個報導只是「可能」出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而已,且是好事而非壞事,為何會導致梁振英發怒呢?看來就是消息曝光可能「見光死」,那梁振英就太對不起陳啟宗了。固然陳啟宗身兼多家海外大學的校董會成員,問題還不是校務委員會主席,而香港大學是香港最高學府,這個職務帶來很大的榮譽,如果因為《蘋果日報》的「麻麻」報導而破局,又怎能對得起陳啟宗?因為對梁振英來說,陳啟宗絕對非「麻麻」人物。

候任特首辦的反應顯然太過度,有專門針對《蘋果日報》的味道,《蘋果日報》自然也不會就此罷休,多次強力反擊,也得到以捍衛新聞自由為己任的香港記協的聲援。本來對梁振英會秋後算帳的事前擔心果然應驗。雖然目前只是口水戰的階段,然而以後會如何發展,應該是由梁振英的團隊主導,因為他們是香港最有權有勢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