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全球最年輕億萬女富豪的創業建議

全球最年輕億萬女富豪的創業建議
美國著名塑身內衣品牌Spanx創辦人莎拉‧布萊克莉出席聚會時不忘展示其發跡產品「無足褲襪」。Getty Images
第114期
安妮

褲襪可以讓人變成億萬富翁?不要懷疑,這是千真萬確的。

美國著名塑身內衣品牌Spanx創辦人莎拉‧布萊克莉(Sara Blakely)當年把無足褲襪這樣一個簡單的創意變成了億萬美元的生意。現年41歲的布萊克莉今年更以10億美元身家,首次登上《富比士》(Forbes)雜誌富豪榜,成為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富豪。

就像許多知名企業家一般,布萊克莉的成功絕非偶然。以下是《富比士》篩選出來的布萊克莉對未來企業家的五項建議:

一、不要讓第一次(或前五次)的不順遂阻止你

在創辦Spanx之前,布萊克莉做過很多乏味的工作,但她認為這些都有助於成就Spanx最終的成功。

在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簡稱LSAT)考試中兩度慘敗,讓布萊克莉放棄了當律師的念頭。之後她在迪士尼樂園的某條步道上度過了噩夢般的三個月。這段時間中,她戴著米老鼠的耳朵頭飾引導遊客遊玩。難以繼續後,布萊克莉轉而為辦公設備公司Danka工作,每個月都要登門推銷價值二萬美元的傳真機。而在1993年,傳真機並非每家小企業的標準配備。

「我還曾在送貨部門工作過,最大的傳真機就像一個複印機那麼大,而我當時22歲,身材也很瘦小。」她說,「壓力很大,上司總是在要求你每個月要完成怎樣怎樣的目標。」

布萊克莉認為,Danka教會她如何電話推銷、如何應對顧客的拒絕,還有如何讓自己的腳跨過顧客的門檻。當她決定要創辦Spanx時,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技能。「所有人都說我不行,而我卻能繼續堅持的訓練,對於頭兩年的Spanx非常重要。」

二、不要急著辭掉你的正式工作

布萊克莉27歲時決定創造一種新產品,一種控制身材的塑身內衣。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產品不能是「單純的緊身衣」或是老式束腰褲襪。當時她仍在Danka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仔細研究褲襪的設計和現有專利。

布萊克莉29歲時才從Danka辭職,此時距她產生創辦Spanx的想法已有兩年。她逐漸習慣了極少的睡眠,也沒有讓同事知道她從事的副業。

「有時候,我整天在Danka工作,與此同時送貨的大卡車正把成箱的Spanx產品送到我的公寓外面。」在繼續自己正職工作的同時,她把最早的幾批無足褲襪送到了自己的家鄉,直到完全確信自創的公司在正確的軌道上,她才提交了辭職信。

「我在2000年10月14日那天辭職。」她說,「從Danka辭職兩週半以後,我就上了『歐普拉秀』(Oprah Winfrey Show)節目」。

三、不要試圖獲得別人的認可

布萊克莉知道,自己最親近的人出於關心和愛,大都會勸她不要把不工作的清醒時間全都投入在一個看似瘋狂的產品上,「家人知道我正忙著實現某個想法,但我從來沒告訴他們那個想法是甚麼。」

她說,「不要只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而去徵求他們對你產品、想法或你的事業的反饋。你可以跟能夠改善你的想法的人探討,但如果向朋友、同事、先生或妻子尋求認可,你就要小心了,因為這可能在一開始就扼殺很多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創意。」

當布萊克莉把情況向家人和盤托出的時候,Spanx已經開始上線生產。

四、正視弱點

Spanx在2000年入選「歐普拉最喜歡的物品」之後,洪水的閘門就打開了。馬庫斯(Neiman Marcus)和布盧明代爾(Bloomingdales)百貨店都賣光了無足褲襪的全部存貨。布萊克莉此時正在各家百貨公司推銷Spanx,而且從2001年開始在美國電視購物台QVC做推廣。

高曼(Laurie Ann Goldman)長期擔任可口可樂公司高管,她剛剛生完孩子到亞特蘭大的Saks店裡買Spanx的束腰網眼襪,但那裡的大多數尺碼已經賣光了。

布萊克莉是個有魅力的銷售人員,也是Spanx的絕佳代言人。但高曼表示,她從未在時裝行業工作,也沒有上過任何商學院的課程。在前述Saks店的經歷後,兩位女強人在一次午餐時見面。高曼最初作為董事會顧問,後於2002年成為公司CEO。

五、不要停止進步

布萊克莉本可以在她的第一個產品無足褲襪之後就停下腳步,「做生意的第一年,我從每件20美元的產品裡賺到了400萬美元。」她說。第二年,銷售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美元。但隨著競爭者和仿冒者開始充斥市場,她和她的團隊就知道自己不能吃老本。

Spanx的產品目錄在10年之中從最初的褲襪發展成200種產品。只有確認對公司有貢獻或能滿足客戶需求的時候,布萊克莉才會放行新的品類(例如胸罩或男款背心)。得力於高曼的專業營銷管理以及Spanx亞特蘭大總部的125人團隊,布萊克莉正試圖將品牌國際化。

Spanx已經在英語系國家大賣,而亞洲是繼中東之後的一個巨大目標市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兩岸資本開放的風險
馬政府「開放兩岸資本市場」的政策多被藏在救股市的政策之中,但它們卻更像是摧毀股市的政策。這部分政策可區分為三類,即讓台灣人民買更多中國證券…
2014年4月──數字看世界
美科技大股跌逾20%那斯達克跌幅三年之最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價指數4月以來表現不佳,跌幅逾3%,為2011年以來之最,…
太陽花催化 香港兩次占領立法會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影響不可低估,這也是中共最害怕的。中國因為進行新聞封鎖與高壓政策,民眾的反應還無法評估,但是在資訊比較開放的澳門、香港,…
年輕人能否成為中國的新希望?
正就讀台灣某大學的小如曾跟兩位中國交換生同寢室,每每談起她的中國室友,總是一副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第一位室友小靈來自上海,…
中國已出現糧食危機的苗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8月17日發布《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稱,「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的中國國民經濟計畫)期間,…
事實證明政府嚴重誇大ECFA利益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經簽超過一年,生效也已半年,和其成效相關的各種相關資料逐漸發表。由這些實際資料看來,ECFA的成效很小,…
隨時走?近半中國官員認同「裸官」
中國社科院2月20日發布〈「裸官」監管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近半公職人員認同「裸官」,震驚社會。 「裸官」…
中國各地物價「發高燒」 通膨壓力顯現
最近,中國各地柴米油鹽等必需品齊漲價,「發燒」的物價成了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通貨膨脹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