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中國古代蹴鞠 足球的歷史源頭

中國古代蹴鞠 足球的歷史源頭
Getty Images
第113期
倪健哲
相傳最早的蹴鞠比賽是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創;
漢朝時成爲一項職業運動;在宋代達到了興盛的頂峰;
明代時許多貴族與官吏因過度沉迷而荒廢職務,
明太祖下令為官者禁止蹴鞠,致使蹴鞠開始沒落……

足球運動風靡全球,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狂熱程度不亞於同樣四年一辦的奧運會。說到足球,一般人會想到英國或是巴西等西方國家,東方國家的足球反而沒有那樣熱門。然而,FIFA(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曾公開確認,最早的足球運動來自中國。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確實創造過不少運動,如過去曾經介紹過的拔河。足球運動也是來自相當早的年代,而且還有許多「運動明星」。

源於軍事訓練

足球在中國古代名為「蹴鞠」,亦稱「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是用腳踢,「鞠」則是指皮製的球體,在早期是以皮革包裹毛髮製成。到唐代時,足球由實心變為空心,放入動物的尿泡(膀胱),然後吹入空氣,以氣囊代替填充物,又名為「氣球」。

除了球體的不同,規則上與現在的足球也略有差異,不只是單純的對抗賽,而是有直接競賽、間接對抗、白打三種玩法。

相傳最早的蹴鞠比賽起源於軍事訓練,是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創。比賽以對抗競賽為主,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類似現在的足球。漢代學者劉向所著的《別錄》中寫道:「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蹋徒獵反,鞠求六反。」班固在撰寫《漢書•藝文志》時,就將史上第一本踢球指導書《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歸類於軍事訓練的練兵技巧。

漢朝時為皇室娛樂

進行直接競賽的蹴鞠比賽,有特定的比賽場地,名為「鞠城」。四周圍築有矮牆,比賽雙方各有一座像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十二名,比賽時可以互相碰撞推擠,如同戰爭,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漢朝時,蹴鞠已經成為一項職業運動,有比較健全的比賽規則,設有專門的球場,四周還有圍牆和看台,主要為皇室娛樂,而不再是過去的軍事訓練。

單球門的間接對抗是唐宋時期流行的比賽形式,主要用於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的競賽表演。進行比賽時,雙方中間隔著一道球網,網中有一球門,名為「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將球踢過風流眼的次數多者勝利。

白打是一種無球門的散踢方式,是流行最久的玩法,不只是高級娛樂,在民間也相當流行。白打的比賽項目是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原指武功招式),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撚等,而這些動作也如同武功招式般,有著各種華麗的名字,如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表演的招式越多越精彩,分數也越高。也因為是以輕巧靈活取勝,所以也有女性加入這項運動。

風行於唐宋兩代

唐代時蹴鞠十分風行。據說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後來的唐文宗常常爬上高樓居高臨下看市井間的蹴鞠和摔跤,而許多唐詩中也寫到關於踢球的事情,而且都和清明節有關,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陸游的〈春晚感亭〉:「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等等。

蹴鞠在宋代達到了興盛的頂峰。《文獻通考》曾記載宋朝時的女子蹴鞠比賽盛況:「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可見場面之盛況。宋代也出過不少踢球藝人,甚至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大名鼎鼎的奸臣高俅也在其中。

明代後開始沒落

明代時,青樓的娼妓以玩蹴鞠的方式招攬客人,使得蹴鞠逐漸趨於下流低俗,遠離主流;而許多貴族與官吏因過度沉迷於蹴鞠而荒廢職務、不理政事,因此明太祖下令官吏、武士等為官者禁止蹴鞠,致使蹴鞠開始沒落。

不過在明代之前,蹴鞠的熱門程度可能不亞於現在的世界盃。更有甚者,世界上第一個死於運動狂熱的人物也是來自於中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項處是一個非常痴迷於蹴鞠的球迷,某日染上嚴重肺病,名醫淳于意為他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尤其是激烈運動,但項處不聽勸,仍外出踢球,結果吐血身亡。

蹴鞠在中國後期因為政治因素而中斷,歐洲的足球運動則是元代時流傳自中國。東西文化相互流傳、影響自古皆然。知道這些歷史源頭,除了趣味之外,也能對足球運動多一層認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推廣牙齒「隱形矯正」 張箭球改變患者的人生軌道
談到牙齒矯正,很多人想到的是綁在牙齒上的金屬線,疼痛與不適感伴隨著矯正過程。不過,另一種稱為「隱適美」(Invisalign)的矯正技術,…
新華網發起「消費救中國」運動!
從去年開始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西方商家拿出渾身解數討顧客的歡心,聖誕節和新年大減價減得真是讓人目瞪口呆。即使這樣,…
奇異苗族 演繹現代版「山頂洞人」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海拔約1,800多公尺的叢山之間,住著一群隱居山林的「穴居人」,…
中國H1N1流感病例為何這麼「少」?
首先聲明一點,雖然已經出現這麼嚴重的疫情,但是我們誰都不希望有人死於H1N1。這是本文的前提。在這個前提基礎上,我們來清醒地分析一下,…
美中博弈 是「外患」還是「內憂」?
就在美中兩國因貿易和朝核問題而博弈不斷的同時,雙方的軍事對抗也逐步升級。但外界有評論認為,習近平目前面臨的其實主要是「內憂」而非「外患…
快樂年菜好經濟
過年快到了,各地的年貨市集也熱鬧了起來,最忙碌與最煩惱的,大概就是婆婆媽媽們了。拜年拜祖先的習俗不可免,家裏長輩的期待更不可辜負,…
汽車能源大戰:鋰電 vs. 氫能
隨著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日益增強,燃油汽車成了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愛它們是因為汽車滿足了人們的外出需求和精神慰藉,有人調侃,…
香港反送中 中共亂方寸
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展後,終於在6月12日送交立法會前的6月9日爆發百萬人遊行,接下來不但每個週日有幾十萬人的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