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lativ事件後的「台灣製造」

說明:圖為1988年至2011年,24年來台灣整體紡織產業總產值趨勢以及紡織產業中、上、下游的化纖、布料、成衣業的產值趨勢。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
說明:圖為1988年至2011年,24年來台灣整體紡織產業總產值趨勢以及紡織產業中、上、下游的化纖、布料、成衣業的產值趨勢。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第108期
李唐峰

紡織業是夕陽產業?曾經堅持「台灣製造」(MIT)並因此迅速竄紅的lativ平價服飾已成明日黃花?國際市場又是怎麼看待「MIT」呢?

本刊特地走訪「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業服務及資訊部尹承達主任,透過這個紡織產業國家級研究機構的專業視野,除了洞悉台灣在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價值外,並得到對於訴求「台灣製造」相關廠商與消費者的建議。

問:MIT很受消費者歡迎,從上游到下游,整個紡織產業的現況如何?有多少是MIT呢?有多少是已經移往海外生產?

答:台灣整個紡織產業去(2011)年的總產值是5,008億台幣,其中3,126億來自「布」,占了超過五分之三;另外人造纖維,也就是上游化纖原料的部分占1,481億;而成衣只占253億,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左右(參見附圖)。

在整個紡織結構中,成衣業本來就占很少。從資料上看,1988年一直到2011年的最新數據,「布」一直是最多的,接下來就是「化纖」。化纖還一直在成長,以前最主要是供給國內使用,後來就開始出口。

成衣業在1988年還占了五分之二左右,但一直在衰退。應該是說它走向「global logistic」(全球運籌),也就是整個生產、供應鏈的部分整個國際化了,產值就不會出現在台灣。換句話講,你就不能說它是MIT。

所以在台灣目前製造的情況,其實是以「材料」,就是上游的「纖維」跟中游的「成品布」,是「台灣製造」的主力大宗,而且限縮在特定範圍──「運動」(sports)與「戶外運動」(outdoors),是我們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部分。因為台灣上游產業裡面,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產能都居全世界第三大。因為材料是自己家做的,所以你做的布在國際市場就有競爭力。

因此,我們的MIT是以中、上游為主,而且特別聚焦在運動跟戶外運動的部分,這些才是MIT的主力。而像一般人熟悉的女裝、男裝、童裝,這些跟時尚比較有關連的東西,台灣在國際市場上並沒有競爭力,國際上的buyer(買家、品牌廠商)並不會下單來台灣。

問:國際buyer認為台灣競爭力的優勢是甚麼?

答:在國際市場競爭當中,如果真的要很「高品質」的東西,它的生產製造基地可能是在歐洲、美國或日本;如果要「量大便宜」,會到東協或中國大陸。其實,現在大部分大陸的供應鏈也在往東協區域移動。

但國際buyer看重的不是「品質」與「價格」而已,還有其他也很重要的因素,如「交期」與「minimum quantity」(最低要求下單量)。台灣的交期短,對品牌廠商來說,可以離上市季節比較近時才下單,降低風險,而且台灣小訂單也願意接,加上「運動」與「戶外運動」方面中、上游材料充足,價格合理、品質好,所以從國際buyer眼光來看,這就是台灣供應鏈在全球所有供應鏈中最特殊的地方。

另外,「運動」與「戶外運動」的東西,有技術門檻,東西不好做,不是只投資設備就做得來,所以國際buyer會把單子下到台灣。而一般男裝、女裝、童裝,台灣沒有國際競爭力,因為人工成本的關係,我們不足以供應廉價。所以台灣製造的產品,基本上一定是從「Middle price」(中價位)開始往上走。

問:台灣紡織產業有國際競爭力的是「運動」與「戶外運動」,而且是中、上游材料的部分。那麼,下游成衣廠呢?

答:台灣的成衣廠目前其實也是以運動跟戶外運動為主,上、中、下游都一樣。「運動」與「戶外運動」這東西因為有技術門檻,台灣才留得住。但連成衣部分數量都很少了,出口加內銷,也才剩下2011年產值253億這麼一點。

對國際品牌來講,台灣不是它們唯一的選擇,像日本、韓國都可以選。我們跟日本比較,品質當然沒有他們好,比他們差一點點,但是比較便宜。而我們品質跟韓國差不多,但價格稍微貴一點,但我們交期比韓國短、要求的數量也比較小。所以對國際buyer來講,它要更便宜的、品質差不多的,但數量大,那它就去跟韓國買;數量小一點,不在乎多付一點錢,但在乎量要小、交期要短,那它會跟台灣買。

假設一個品牌下面有很多產品,不會全部產品都下單在同一個地方生產,因為產品品種不同。如果有個產品是強調少量、短交期,要衝時尚,那這訂單就會下到台灣;而一些量比較大的基本款,交期可以長一點,但希望便宜些,那就會跟韓國買。如果有些是高端品質產品,品質真的要很好、很好的,也不在乎價錢,它就會跟日本買。

buyer最高原則就是要買到最好、最便宜的供貨來源。因為品牌能不能賺錢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它的sourcing(供貨來源,如原料供應商、代工廠等)夠不夠好。設計好沒有用,如果說你sourcing的策略錯誤了,墊高你的成本,profit margin(利潤率)降低了,賣得好但不賺錢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說,每一品牌背後的sourcing非常重要。

問:這樣說來,如果不是做「運動」與「戶外運動」產品,台灣幾乎已經沒有成衣廠了?都轉往大陸了嗎?

答:台灣二百多億紡織品產值大部分還是運動跟戶外運動。就像我剛剛講的,台灣已經不做那種沒有技術門檻的訂單,因為老外不會跟台灣買這種東西。只賣國內市場的國內品牌也很難,因為它也去大陸或東協買啊!

以最簡單的圓領T-shirt來說,台灣製造最便宜最便宜也要一件150元,這是工廠出給品牌的價格。那你想,品牌業者有可能只賣一百多塊錢嗎?它買進就要150了!就算它走e-commerce(電子商務),成本比較低,最少也要賣到300,它才有可能活得下來啊!圓領T-shirt是最單純的,襯衫就更貴了,製作又比較複雜。所以成衣要訴求MIT,它就比較貴。

台灣紡織產業平均素質有沒有比大陸高?有!但價格也比大陸高,但大陸也有比較高等級的廠。所以,一模一樣的quality(品質),台灣做的就比大陸貴,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然,最近幾年台灣薪資一直都沒漲,而大陸是一直漲,勞動成本已經越來越靠近,所以這就是為甚麼台商會回流,做成衣、做代包的都有。當然,更大一部分是移往東協地區。

問:這樣說來,完全MIT的平價服飾是否很難持續?從lativ不再強調台灣製造這個事情來談,「台灣製造」的未來前景如何?

答:lativ可以這麼紅,是因為它便宜,這是很重要的因素。據我所知,lativ在下單的時候並沒有指定布料,因為要求便宜,所以成衣廠用的纖維不是台灣做的,布不是台灣做的,衣服也不是台灣做的,才有可能這麼便宜。如果纖維跟布是台灣做的,成衣不在台灣做,都不見得能夠賣到一百多塊錢!

所以,我認為如果消費者真的很在意「MIT」這件事情的話,MIT其實很清楚,就是「纖維」跟「布料」。也就是如果要強調「台灣」,可以強調「紗線」跟「布料」是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但下游是Branding Taiwan(品牌台灣)就好了,因為我們下游沒辦法嘛。除非你消費者願意花兩倍價格買一模一樣quality(品質)的東西!

lativ其實是下單給聚陽,聚陽是台灣成衣廠,工廠遍布海外,都100%只接外銷單的。如果lativ還很小,它是喊不動聚陽的。但因為lativ已經成長到年營業額40億了,我在猜它外包的下單量就是20億,最少也有15億台幣,這已經算是大buyer了,不是小buyer,一般台灣內銷品牌沒有人可以做到這麼大規模。像歐都納是全台灣最大的內銷戶外運動品牌,年營業額我認為可能都不到8億。所以lativ有規模了,它能喊得動供應鏈,「我叫你幹嘛你就得幹嘛」,而歐都納是喊不動的。

所以只要lativ願意,它可以把材料建構在台灣,唯一的就是採購的單價要提升。這樣你最少可以訴求──我材料是MIT,而我在海外加工是希望把加工成本降低,然後將利潤回饋給消費者。而我堅持台灣材料、台灣品質、台灣品牌。

因為台灣最強的就是材料,那我訴求台灣最強的部分,強調Branding Taiwan(品牌台灣),把海外加工作為回饋消費者的策略性作法,因為消費者不可能買太貴的東西。那這樣做對台灣製造業有沒有幫助?有幫助!因為它有足夠大的量,它就可驅動台灣的布業、化纖業專程為它開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制換匯 中國官媒不能說的祕密
就在美中貿易戰似無緩解跡象之際,有中國媒體報導,年齡超過65歲的中國民眾無法在銀行換美元。中國官媒發文表示,外匯政策無變化。但有分析指,…
真人穿越時空5案例
近幾年來,穿越時空的劇碼頻頻出現在螢光幕中。現實中,是否出現過真實案例?英國晚報《利物浦迴響》(Liverpool Echo)報導了幾則「…
我看電影《她們》(上)
看電影,情節總是愈曲折離奇、愈出人意表,才能滿足觀眾愈養愈大的胃口,尤其是飽受精神刺激的現代人。同樣一部小說,卻能七次被搬上大螢幕,…
「阿虎」董冠富 風雨中成為動物救援急先鋒
 董冠富原本只是單純的愛狗人,因緣際會下卻創立了照生協會。葉俊宏攝影伴隨著由遠而近的警報聲響,駛來了一台綠色車輛,…
陳藹玲:從識讀媒體到監督核電
  核電議題在台灣吵擾多年,最近又沸沸揚揚的喧騰起來! 2月25日,新上任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第四核能發電廠)是否續建將由公投決定,…
老樹糖屋 以文化佐味妝點精緻西餐
炎炎夏日來到彰化縣溪湖鎮,想說找個地方喝杯咖啡涼快一下,於是與朋友驅車前往溪湖糖廠對面一幢具有日式建築風格的西式餐飲店──「老樹糖屋」。…
百合花達人駱明永 行遍台灣堅持護花
輕哼著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前往苗栗三灣鄉銅鏡村(新竹縣十二寮附近)拜訪「百合花達人」駱明永。來到分岔口,擔心通訊不良、山區路彎不好找,…
澳洲難民船問題再引風暴
自從澳洲新任女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以類似政變的方式上台之後,幾個星期以來她都是澳洲媒體移不開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