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沃爾瑪在中國變成一隻「雞」?

沃爾瑪在中國變成一隻「雞」?
沃爾瑪重慶豬肉事件被認為是中國當局對跨國企業殺雞儆猴的祭品,發出的訊息是:認清自己的身分,乖乖聽話。Getty Images
第102期
岳揚、李秦

近二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各國企業理想的投資市場,享有「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在中國投資的外企近期頻頻爆出各類事件,引起熱議。《華爾街日報》專欄分析,中國誘人的市場以及官方保護主義的壁壘、薄弱的法治,在在使當局仗勢欺人,外商卑躬屈膝。

沃爾瑪重慶豬肉事件和大連欠租事件

9月20日,中國央視「焦點訪談」報導了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重慶地區一家門市店出現假冒綠色豬肉(有機豬肉)事件。隨後,重慶市工商局對沃爾瑪處以營利所得額5倍的罰金,並要求沃爾瑪重慶地區13家商場停業整頓15天,同時,重慶警方抓捕事件涉案人員37人。沃爾瑪則在10月17日宣布,其中國總裁陳耀昌因個人原因辭職,中國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王渝佳也提出辭職。

「焦點訪談」10月29日再次報導,稱十年前大連沃爾瑪租了場地,但房租至今未付。對此,被打得彎腰屈膝的沃爾瑪11月1日通過新浪財經回應說,提出解約是因為對方大連萬國購物廣場有限公司未能按期交付場地,惡意阻礙施工且證照不齊全,沃爾瑪已投入的6,100萬資金完全泡湯。

一位駐北京美國公司高階主管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沃爾瑪風波並不在於具體事情,而是反映出美國公司與中國之間的更大問題。他表示,你走進任何一家中國超市,都能發現有過期商品在銷售。沃爾瑪在保證食品供應安全方面比其他公司做的更多。他藉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認為這是「殺雞儆猴」的絕好例子,外資食品行業是雞,其他外國公司是猴。中國當局向沃爾瑪發出的信號是:搞清楚自己的身分,乖乖聽話。

沃爾瑪是當局唯一砍殺的一隻「雞」嗎?

GUCCI血汗工廠事件

兩名GUCCI(中國稱古馳)深圳旗艦店的辭職員工9月23日向央視爆料,指責這家世界聞名的頂級奢侈品公司的管理方式「非人性」,內容包括喝水、上廁所要報告,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多名懷孕員工流產等。這一消息隨即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對此,萬通地產副董事長姚鵬10月13日晚間發表微博,質疑央視對古馳事件的報導。他說:「在勞動部門和檢察部門沒有做出結論之前,你們(央視)為甚麼先給古馳定罪(虐工)呢?那幾個員工講的有道理嗎?懷孕不讓吃零食,你們允許嗎?員工長時間站著,售貨員不站著還躺著嗎?央視請說明你們怪異動作背後的原因!」

雀巢剋扣奶農事件

今年10月23日,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等媒體發表了題為〈世界知名企業剋扣奶農之道〉一文,稱瑞士雀巢集團旗下的乳業企業──黑龍江雙城雀巢公司「一桶奶少1公斤」、「計數器暗藏貓膩」。

雀巢對這篇報導做出迅速反應,除了其中國公共關係部門聲明說「雀巢不欺騙農民」外,立即把由政府出資購買認證的「公平秤」配備到各奶站。另外,對報導中提及的「雙城市政府還在雀巢公司擁有股份」的問題,公司表示:「該合資公司的關係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正在與政府討論這個問題」。

二十多年來,雙城市每天向這家公司供應1,200噸鮮奶。雀巢公司是雙城市的納稅大戶,2004年雙城市全部財政收入5.8億元,僅雀巢就納稅3.7億元,占60%。2010年雙城總財政收入16.38億元,其中雀巢2.8億元,仍處於支柱地位。

西鐵城深圳工廠停工事件

今年10月17日,日本西鐵城公司位於深圳的加工廠──冠星精密錶鏈廠近1,200名工人開始罷工,原因是對轉換新的薪酬制不滿。新華社報導稱,工廠也沒有足額繳納工人住房公積金和養老保險。

日本西鐵城控股總部表示,錶帶(打磨)部等部門轉換新的薪酬制度,目的是讓這些部門與其他部門保持一致。停工後,管理層已經同意推遲實行時薪制。

10月25日,冠星廠(日方)就停工員工的訴求做了書面回應。對於養老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沒有按照法律要求足額繳納的問題,廠方承認,養老保險金的繳納基數存在少繳的事實,但同時聲明,若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基數繳納,將會增加員工個人部分的支出。至於住房公積金則是嚴格按照法律標準繳納。

外企處境越發艱難

種種跡象顯示,外國公司在中國面臨的難題越來越多。比如中國對外國雇主徵收的新稅、竊取知識產權的現象等,屢見不鮮。美國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中國利用一整套規定在政府採購方面向青睞的中國本地公司傾斜。如果不是對外國公司的直接歧視,就是制定技術標準令它們難以競標。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地方政府越發獨斷專行,再加上北京的保護主義壁壘,當諸如此類的事件發生在外企身上時,可依靠的渠道即使有,也不管用,因為中國是人治大於法制。所以,外企遭遇的各類事件不斷發出這樣的信號:在華經營處境將越發艱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