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傳統信件式微 美郵局年虧80億

傳統信件式微 美郵局年虧80億
有收益的普通信件大量減少,使得今年美國郵局面臨至少80億美金的損失。Getty Images
第101期
王子鈺

您有多久沒「寫信」了?

對於生活在網際網路Y世代年輕人來說,「寫信」大概是指「傳簡訊」,要不然就是寫E-mail或利用MSN、Skype、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等和朋友哈拉。到底還有多少人利用傳統郵寄的信件魚雁往返呢?

根據美國郵局最近的一項統計顯示,在1987年,不包括賀卡和請柬,美國人收到私人信件的頻率約為兩週一封,之後逐年下降,2010年已經降到每七週一封,2011年是每兩個月收到一封傳統郵件。

目前傳統郵件大部分是廣告宣傳品、雜誌等,私人信件和帳單則大量被電子郵件所取代。美國郵局報告指出,2010年是美國人第一次不到半數的帳單用郵寄付款,2011年比例更低。有收益的普通信件大量減少,成為郵政體系的財務缺口;伴隨著帳單也用網路作業以及其他信件減少,今年美國郵局面臨至少80億美金的損失。

而傳統郵件被E-mail、推特、臉書及其他類似網路媒體取代後,看起來人們的連絡更趨頻繁,但美國康乃爾大學歷史系教授塞屈斯(Aaron Sachs)不以為然:「諷刺的是每個人都在談電子媒體讓人更接近,我認為結果是更疏遠。」他認為電子郵件「並不像在閣樓讀祖母手寫來的信,內心有那樣親密的感覺」。塞屈斯更深入指出傳統信件有特定收件對象,比較私密;臉書等網路社群則非常公開,反而不會寫出內心深層感受。

縱使有許多人認為傳統信件不合時宜,E-mail更快速、更便宜經濟且較不會遺失,但多數人肯定在收到傳統私人信件會驚訝及快樂,親友來信問候更備感溫馨。傳統郵件仍具備獨特意義,隨著歲月流逝,泛黃的信紙仍是記憶的扉頁、珍貴的資產,比E-mail更持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卿本佳人,奈何……
3月31日,香港第一號奇女子狄娜病逝香港養和醫院。狄娜因子宮頸癌在醫院治療,此病治癒機會很大,而最後宣布的死因是「身體功能衰竭」,…
建國百年總統府領獎紀實
民國100年是中華民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而民國100年的11月15日對我與父親而言,則是一生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這一天,…
宇宙中是否存在「來自星星的你」?
晴朗無雲的夜裡,仰望滿天星斗,美得令人感動…… 廣闊無垠的星空中,巨大的星球看起來非常渺小且難以盡數。您可曾想過,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中共向海外發功的隱形惡勢力
中共近十年來,在美國下賭注扶植政治代言人--劉醇逸。今年41歲的劉醇逸出生於台灣,5歲隨家人移民紐約。公立中學畢業後考入紐約州立大學,…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三):自我評估(上)
在上一期的專欄中,我們初步介紹了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所提供的職涯規劃模型,其中將完整的職涯規劃流程區分成六個步驟,分別是:…
問世間,錢是何物?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另婢女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中國管制VPN 管不住「自由無界」
中國整頓「虛擬私人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簡稱VPN)的工作在3月31日結束。4月1日開始,…
堅持台灣味 傳遞幸福好滋味
「肉乾」,過去是年節珍貴禮品,現在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零嘴,可是您知道什麼是「幸福肉乾條子」嗎?您能想像吃肉乾也能像抽籤一樣得到幸福籤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