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登場人物:
- 雷新榮(蟬翼多媒體董事長) 長老型(PE)
兼任東科集團資通部副總。喜歡碎碎唸挑毛病。
精通電腦、程式、網路、通訊、手機、電話、傳真等相關的事物。
- 吳金虎(蟬翼多媒體總經理) 英雄型(EM)
兼任東科集團副總經理。出身業務,老謀深算、思慮周詳。
165公分高但看起來很高大。
- 魯統利(蟬翼多媒體營運企劃部經理) 謀士型(PM)
擁有追根究柢的精神。
彷彿能看透人心的目光,讓人緊張。
「蟬翼」新落成辦公室的會議室中,一場激烈的口角正在上演。
營運企劃部經理魯統利居然單挑素有「東科之虎」稱號的吳金虎的舉動,讓在場的人都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魯統利大膽否決了吳金虎對其他投資案的想法,大家都在等待他的解釋。
只見他不疾不徐地開口說道:「我知道之前大家都很努力,不但把供應商穩固下來,未來的資金周轉我們也得到趙董的首肯與支援,加上之前大衛和Angel努力地跑客戶,第一筆訂單也到手了。」
吳金虎冷笑著說:「沒錯!這些求生又很無趣的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有更讓人興奮的投資機會為啥不去思考?」
這匹從「蟬翼」創業以來還沒發過脾氣的「老虎」,語氣中隱約帶著怒氣,似乎對魯統利委婉的開場白不表認同。
在場幾個較為敏感的人,像是大衛、Angel等人都可以感受到吳金虎怒氣所帶來的恐怖氣氛,即使像Sandy這樣對他人情緒感受遲鈍的人,也都被震撼得微微發抖。
魯統利依舊老神在在地搖搖頭:「思考當然是可以,但是現在這段時期正是穩固本業的關鍵時期,如果不開始將一些已經成功的模式給落實成制度,我們的成功將會給自己帶來失敗。」
吳金虎皺起了眉頭:「我知道你在講甚麼,甚麼成長與投資不足的理論是吧?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東西了,還在講這些舊的東西。我們現在的經營模式雖然穩固了,但那是賺小錢的模式;如果只能賺這些小錢,那我放下東科的位子不幹來這裡賣命做甚麼?」
魯統利似乎也動了肝火,不以為然地說:「我知道『你個人』想幹一些大事,有這種格局是我所欣賞的,所以我也才願意過來扛這個位子。但你的作法如果是炒短線,恕我不能苟同。公司不是你一人的,所以只要是很明顯不理性的決策,我一定會反對到底,畢竟我們大家都不年輕了,輸不起。」
魯統利雖然頗有謀略頭腦,但在人際互動上也是老實不客氣,一針見血。吳金虎長久以來被眾人畏懼,被他這麼直接一嗆反倒有點不知所措。
但畢竟是商場老將,吳金虎定一定神,又開砲反擊:「魯統利啊魯統利,你是滷肉還是飯桶啊?我又不是第一次操作資金投資,你以為以前東科就是靠賣報紙起家的啊?當然不是啊?要不是我精準投資一些東西,『蟬翼』現在哪有電子紙的技術可用?還不是靠我?甚麼炒短線,就算是炒短線有賺錢就好了,哪那麼囉嗦!」
魯統利「哼」一聲,從平板電腦中調出一個統計表的檔案投影在螢幕上:「因為我察覺你最近常常去和一些投資標的接觸,我猜你是在計畫做一些投資案。這是我跟雷董要的資料,顯示你過去在東科經手的投資項目與獲利金額。」
吳金虎搖搖頭:「哇塞,這玩意你也找得到,我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他瞇著眼睛盯著螢幕,興奮地指著螢幕上的高點:「你看你看,2011年我在印度做的土地投資案,賺超多錢的。找這檔案出來幹嘛?證明我很行?」
一直沉默不語的雷新榮雙手交叉放在眼鏡底下,輕描淡寫地吐出了一句話:「我想他要證明的是相反的事情。」
不等吳金虎搭腔,魯統利按了一下按鍵,只見統計表轉換成了一張有高低起伏、縱軸是金額、橫軸是年份的表格:「我想你跟大多數的賭徒一樣,只記得贏大錢的時候,不記得輸錢的時候。雖然整體來說你為東科賺來了相當豐厚的投資回報,但你虧掉的錢也不少。」
吳金虎不以為然地說:「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再說整體看來,我還是替公司賺錢,而且投資報酬率相當高。」
魯統利點點頭:「沒錯,這正是我要強調的。你很有投資眼光,只是『蟬翼』現在還不是像東科那樣承受得起風險波動的公司。」他指著2000年初的一筆跌到谷底的網路事業投資計畫,厲聲地說:「如果結果像這個投資案,剛在學步的『蟬翼』會輸到連老本都沒了!」
吳金虎先是一愣,接著嘆了口氣,起身說道:「老雷,你主持剩下的會議,我去抽根菸。」說畢就走出了會議室。
雷新榮等吳金虎離開會議室之後,微笑著對大家說道:「你們別看他那個焦躁的樣子,他其實很能聽建議的。只是被澆了冷水,難免沮喪些。」
魯統利也笑著說:「事實上也是因為吳總有那個度量,我才敢直講。如果是個沒有度量的領導者,就是已經一隻腳踏入險境,也沒人敢開口說些甚麼。」
側欄
學步期的企業,通常是找到了初期可以成功的模式,手上資金稍微充沛了一點。
這時就像賭徒覺得自己手氣正順的心態一樣,創辦人如果還是保持著創業初期的雄心壯志,很有可能會沉浸在投資和冒險的心態中,任意將手中剛贏來的籌碼又加碼投注在未知的機會上。
故事中凸顯的正是學步期常見的兩種心態衝突:吳金虎是極好的創業性格,但相對來說比較不在意失敗與風險;魯統利實事求是,分析過去資料歸結出成功或失敗法則的謀士性格,與吳金虎剛好是互補。如果這兩種性格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在事情的決策上可以理性與創意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