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正在變紅的世界中文傳媒版圖

美國之音中文廣播很可能將面臨停播。圖為200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在美國之音(VOA)於華盛頓特區的總部演講,慶祝成立60週年。
Getty Images
第82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從VOA、BBC中文廣播電視即將停播談起

當中國投入數百億美元全力在世界各地推行大外宣計畫時,幾十年以來被中國人視為重要信息來源的BBC(英國廣播公司)與VOA(美國之音)的中文廣播電視即將面臨被停播的命運。


中國的外宣進攻與美英的撤退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廣播自1941年5月19日開播,至今年屆滿70週年。由於政府提供資金減少,BBC國際台上月宣布將裁員650人,且中文部普通話廣播服務將自4月起停播。BBC國際台的中國及北亞區發展總監李文說:「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停止短波廣播,二是縮編網路新聞。因此我們做了痛苦的決定,停止中文普通話廣播。」

美國的情況稍有不同。美國國家廣播局2012年財政年度的預算總額7.67億美元,比2011年度增加了2.5%。在2月美國國會舉行的有關新技術的聽證會上,廣播理事會戰略與預算委員會主席恩德斯‧溫布什為裁撤中文廣播電視的決定陳述了理由:在中國收聽短波廣播的人數過去幾年一直微不足道,而中國現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聯網最多的國家。他說,短波廣播的任務正在轉移給同樣隸屬於廣播理事會的自由亞洲電台,這樣自由亞洲電台就能夠利用更好的廣播頻率和更好的節目時間。

上述兩家電台曾在漫長的政治黑暗中為中國人打開一扇信息之窗,讓中國人聽到不同於當局的聲音。毛澤東統治時期,專門為收聽VOA、BBC這樣的境外電台的人士定下一項罪名——收聽敵台罪,一旦被發現獲刑三年以上。目前進入互聯網時代,中國在信息封鎖上仍然首屈一指,BBC與美國之音首先砍掉漢語部的對華廣播,不僅讓業界人士感到意外,也在美國國會內部引起爭執。BBC與VOA中文網站上讀者留言大都認為這是英美短視的又一表現,後患無窮。


來自各界的反對聲音

國家廣播局這一決定在美國國會內部引發了強烈的分歧。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監督與調查小組委員會(the Oversight and Investig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主席羅爾巴克爾(Rep. Dana Rohrabacher)表示強烈反對:「北京當局正在發動攻勢,花費大量資金在全世界宣傳,和世界各國獨裁統治者進行交易;所以現在是最壞的時機來削弱我們與中國人民的直接交流,因為中國人民有必要瞭解真相,這樣才能帶來改革。」

「一方面美國在減少和中國民眾直接交流、傳遞真相的努力,而中國卻在擴大宣傳,試圖向美國人民掩蓋真相。」他的委員會計畫將在近期內舉行一次有關美國之音廣播的聽證會。這位議員非常尖銳地批評說,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久前訪美之後美國政府做出這樣的決策,有損美國的形象,「對於全世界以及中國人民來說,似乎是我們的總統和北京政權領導人胡先生達成了某種協議,這種形象顯示了美國的軟弱;這樣做除了損害我們的形象,讓我們更加軟弱沒有任何好處。」

還有不少美國議員認為,美國應該加強對中國的公共外交活動。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共和黨人盧格參議員(Senator Richard Lugar)認為,美國在中國的公共外交活動就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一樣,處於嚴重的一邊倒狀況。共和黨眾議員達納‧羅拉巴克在接受《華盛頓時報》的採訪時表示,這個計畫「是美國正在向中國政權低頭的又一個警鐘」。前廣播理事會成員、保守派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卡勒姆認為,「現在不是退卻的時候,而是要以更多的廣播向前推進和向外擴充的時候。」

來自俄勒岡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吳振偉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堅決反對任何削減美國之音普通話組的計畫」,並將向眾議院議長貝納和眾議院負責廣播理事會預算分配的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沃爾夫提出自己的看法。吳振偉議員樂觀地認為,國會不會通過廣播委員會這項計畫。

對這個計畫持批評態度的人說,在北京斥資幾十億美元擴充其自己的國際廣播能力的時候,美國之音削減對中國短波廣播的計畫是目光短淺的。這些批評人士還對節目全部上網的策略是否符合邏輯提出疑問,因為中國採用的所謂長城防火牆,使中國擁有全世界最有效的互聯網審查能力。對於BBC、VOA兩台停播中文,有不少來自中國的評論指出,必須要考慮到在斷網後唯一有效的信息途徑將是短波電台。中國2008年新疆騷亂期間,對新疆地區實施數月的斷網。前不久在埃及革命的群眾示威期間,埃及政府曾採取斷網、停止手機服務等措施壓制反對運動。可以預見,一旦中國有大規模的群眾示威事件,中國政府將對因特網、手機服務實施局部、乃至全面封鎖。這時,短波廣播將是被封鎖區域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獲取信息的渠道。正如網友minnanren所說:「危機時沒有國際廣播這個「應急燈」,所產生的災難性後果將難以估計。」


此時退縮,自由世界將面臨無窮後患

從前年開始,本人致力研究中國花鉅資推行的大外宣計畫。中國政府在英文及其他語種裡的「外宣媒體本土化策略」目前處於布局階段,效果還未彰顯,但世界中文媒體的版圖卻盡顯中國政府的話語優勢。對於港台兩地中文媒體,中國政府各有一套滲透策略,我在〈紅色資本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0/12/china-across-the-taiwan-strait/)一文中已指出台灣媒體「選邊靠岸」的結果是台灣新聞自由度連年下降。香港則已經從港英政府統治下的新聞高度自由降為部分自由。在我新近發表的〈世界華文媒體的政治版圖〉(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1/02/chinese-news-media/),我指出中共多年來用收買、培訓等方式,已將世界近百餘個國家數百家中文媒體收歸囊中。在中共大肆拋灑金錢,讓世界中文媒體的政治版圖盡染紅色之時,美英政府的裁撤中文廣播的決定是非常不明智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立委候選人獨白大公開
2016年1月16日是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日,…
藉助國際商業力 十萬人改變台灣!
  說起國際四大服務性社團──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青商會,一般人的印象可能就是:那是「有錢人」聚在一起「吃喝玩樂」、…
世界向左或向右 美國大選很重要
 全世界青年失業現象日益嚴重,窮人總量增多,結果導致世界日益左傾。美國作為自由資本主義的最後堡壘,在2016年大選中,…
活動櫥窗
 2018 明日工作論壇服務新革命 AI+HI下的管理與商機 如果2017年的關鍵字是AI,…
富士康12跳 自殺或他殺?
富士康12名員工墜樓,中共喉舌新華網早在第5、6跳時就開始連番批鬥富士康「企業文化的冷漠」、是「披著美麗外衣的『黑磚窯』」等;…
香港學生政改先鋒 中共輿論抹黑圍剿
政治改革,涉及香港未來的前途,固然與目前香港民眾的福祉有關,與時下年輕人的關係更為密切,因為他們是未來社會的主體;因此他們對政改的急切心理…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2014年7月──數字看中國
中國失業率 官方4.08%民間8.7% 《華爾街日報》7月24日報導,中國官方公告失業率最新數字為4.08%,但被廣泛視為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