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中國防火牆之父「語出驚人」

中國防火牆之父「語出驚人」
「中國長城防火牆」於2007年5月30日封鎖了無國界記者的中文網站。
Getty Images
第82期
金曉剛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英文國際新聞報紙《環球時報》2月18日刊登了一篇「中國國家防火牆之父」方濱興的專訪。這位中共的網路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目前的互聯網審查屏蔽機制──長城防火牆(Great Firewall,簡稱GFW)的主要設計者。面對輿論指責其是「網民的公敵」時,方濱興表示被罵是「為祖國犧牲」,結果再次引發網路撻伐。


政府的走狗、網民的公敵


方濱興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大代表。中國當局於1998年開始建立「長城防火牆」(Great Firewall),2003年完工上線啟用,方濱興是「長城防火牆」關鍵組件的首席設計師。2010年3月17日官方媒體《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正式認定方濱興為「中國國家防火牆之父」。一般人習慣簡稱為GFW的中國國家防火牆,設有防止中國4.5億網民翻牆的監控系統,是北京用來過濾屏蔽網路訊息的機制。此外,方濱興還曾建議網路實名制、手機白名單制度等。

2010年12月份,方濱興在廣受歡迎的新浪(SINA)微博客上開設帳號,但僅在和敬一丹(中央電視台CCTV主持人)打了一聲招呼後,就被如潮水般湧來的幾千條網民的謾罵淹沒。稱其是「政府的走狗」、「網民的公敵」。在新浪被幾萬人怒罵幾天後,方濱興關閉了新浪微博帳號。針對此事,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把網友的辱罵,當成是對祖國的犧牲」。方的言論一度讓微博上的人們很激動:「方濱興將網民對他的辱罵視為他對國家的一種犧牲,黨國不分啊!」

法廣中文網評論:「之前,方濱興曾接受《環球時報》中文版記者採訪,大談Google退出中國是罪有應得。因此,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的專訪,對方濱興來說,也許和新浪開設微博一樣,將是一場新的公關災難。」

這一罕見的採訪,發表於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美方今年將出資2,500萬美元幫助網民突破網路封鎖之後。
方濱興認為防火牆就像交通指揮,「司機必須遵守規則,所以網民也應該在規則內行事。」他說,呼籲開放信息渠道是來自外國的軟性威脅,「一些國家希望朝鮮能開放互聯網。但是如果朝鮮真的這麼做了,其他國家就占了上風。」方還說絕大多數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互聯網。

但中國的很多網民認為,北京對國內海外資訊的廣泛控制,遠遠超出很多國家針對兒童色情網站或恐怖分子網站的限制。北京不僅監控內容廣泛,還有意模糊其監控體制,讓大家搞不清楚誰在監控他們,或者監控的依據是甚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則在最近重申,網民要「依法享受言論自由」。當被問及希拉蕊的講話時,馬朝旭說:「中國反對任何國家以『互聯網自由』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


選我是因中共需要這樣一個系統!


中國網管最擔心的是錄像網站YouTube以及西方的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這些社交網站。人權團體網站及其他含「敏感資訊」的英文網站如維基解密(WikiLeaks)亦被封殺。雖然越來越多的網民對此感到惱火,但很多網民上網僅僅是去購物或是娛樂,他們愛上中國國內網站,所以對封網問題感到無所謂。方濱興承認,目前GFW系統在運作上,只要當一個網站包含有「敏感」信息時,GFW一般將「全部屏蔽」該網站。

方濱興拒絕向記者描述GFW的工作機制,他說「這是機密」。方稱他的系統之所以被選上是因為他的東西是最有效的,而且「當時,國家非常需要這樣一個系統。」

復旦大學新聞系教師張志安認為,「1998年,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這年,中國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出現,中國大陸的網民首次達到百萬級,這也是互聯網開始引起中國政府重視的原因。」


「防火牆」比「翻牆」略遜一籌


方濱興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有6個VPN帳號。所謂VPN是指「虛擬專用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簡單說就是「翻牆」用來對抗GFW的設計。而方濱興自己都使用VPN來訪問那些他設計的GFW所屏蔽的網站。

他解釋說,VPN帳號只是純粹來檢測他設置的防火牆,測試哪邊能贏,「是GFW,還是VPN?」在談到測試的結果時,方濱興說,在建牆和翻牆的戰爭中,防火牆似乎略遜一籌,也就是翻牆工具占了上風,所以中國急需有效的互聯網防火牆。
方濱興說,在GFW和VPN之間,將有「永恆的戰爭」,他希望,未來GFW改進後將更加精密化。方濱興認為,更加開放的互聯網信息流動,將意味著在軟實力方面,中共將受到威脅。

在北京的著名記者兼博主Michael Anti表示:「即使是北京政府談到封網都有所顧慮,這位長城防火牆之父卻視之為榮耀。在我們看來,這種態度比封網本身還可怕。」有網友指:「他的作用如中共(喉舌)媒體的主編、主播,『貢獻越大』人民越醒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的袁紅冰教授,當時被學生譽為「北京大學精神導師」。目前旅居澳洲的袁紅冰為「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首席委員,並擔任…
社交禮儀班 管教孩子新風潮
在美國馬里蘭州費德里克郡奧本納中學史登(Chris Stein)老師的課堂裡,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成為任何他們心目中想要變成的人。不論是張三、…
「國寶」施福珍-傳承鄉土文化的駐校藝術家
施福珍去年8月應聘擔任亞洲大學幼教系的「駐校藝術家」,他所創作的〈秀才騎馬弄弄來〉這首兒歌,聽在幼教系系主任陳秀才耳裡感到特別親切。…
開風氣之先的實踐者
經濟建設與維護環境孰輕孰重?這樣的話題經常成為政治議題被爭論著,甚至造成社會的對立,最後總為了「拚經濟」犧牲了環保。近年來,由於冰山溶解、…
一隻「看不見的手」 推動宇宙加速膨脹
199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在加速膨脹,而不是物理學認為的宇宙膨脹應該減速。這一新發現完全出乎現代物理學的預料,…
《2012》電影的奧義
談到2012這個特殊的年份,就不能不提起流傳千年的瑪雅預言;但即使沒有瑪雅預言,2012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對國際社會來說,…
台灣經濟的後現代現象
傳統、現代、後現代,這些個藝術或建築領域的專業詞彙,對許多讀者來說,也許有些陌生,但我認為,這一組詞彙的概念,…
背叛是主管心裡的痛
每年到8、9月總是企業找尋新的人才重要的時刻。不過也是大部分的主管很無奈的時刻,因為現代的時尚年輕人,常有早上一報到,下午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