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現代食物真弔詭

現代食物真弔詭
Getty Images
第81期
魯魚

 

食物對於人,是本能的滿足,感官的享受,記憶的連結,更有著不可取代的心理意義。美食當前,要抗拒誘惑,真是件難事,也難怪佛家會說,眼耳鼻舌身意都得修。因為食慾就如同是被慣壞的小孩,越是刺激他,越是貪求刺激新奇的味道,食量也隨之增大,到後來,可能壞了肚子還管不了那張嘴。

這「食色性也」,人類至死不休,加上生生不息的本性,簡直就像《神隱少女》裡的無臉男,食物再怎麼多都不夠。為應付數十億人每天的生存需求,可苦了作為我們食物來源的動植物,因此被迫提前長大上飯桌,就連不該吃的(例如鯨魚、鯊魚、蛇、蟲)也被「開發」成了食物。

既然食物這麼不夠,那是不是就應該珍惜?實則不然,前一陣子CNN做了個報導,日本一年被浪費掉的食物就高達九百萬公噸,原因只是食物外表長得不夠好看,或者包裝有瑕疵;美國也沒好到哪,一年有27%的食物被浪費掉;號稱比較環保的歐洲亦然,長得不夠直不夠美的瓜或茄子就直接扔掉,連當飼料的機會都沒有。

大家可能還理直氣壯地認為,食物本來就要賣相好,煮起來才會色香味俱全啊!唉,如果你知道因為有一半的食物被無謂地浪費,所以你得付出多好幾倍的價格購買時,在嚥下去的那一瞬間,心裡會不會不平衡?到底這和我們自小被教育要敬天惜福的觀念實在差太多了。

而我們口裡的油脂豐厚,甜美多汁的食物,除了前面的因素外,有可能也是被「嚴格篩選」,或者是農夫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而在飼養或種植過程中「加料」的結果。

為了應付嚴格的篩選,農夫們勢必要更大量地生產才能獲得利潤。讓土地休耕?別傻了,大量的肥料與農藥,可以讓農作物長得碩大肥美,卻鳥獸不近,地力枯竭。

牲畜在大規模飼養節省成本的考量下,被剝奪了漫步移動的自由,一輩子被迫只能在狹小空間裡被不斷地餵食養肥打針,好讓農夫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利益。至於對消費者健康的影響,早在「不超過一定攝取量,對人體無害」的說詞掩蓋下,被巧妙地忽視。

所以現在的人連吃東西還真得靠運氣,要不然要禱告爹娘給的身體解毒能力夠強。天曉得吃進去的肉有沒有瘦肉精還是狂牛症,喝下去的奶是不是加了三氯氰胺,蔬菜裡面不知放了多少氯化鉀還是殺蟲劑,吃下去的魚有沒有泡過福馬林。

膽小如鼠的貪吃鬼雖然很喜歡美食,但在不小心幾次誤食中毒後,也學到了教訓,知道找食物的過程,好比打GAME一樣驚險刺激。很多鮮豔美麗的進口水果是拿來拜拜的,不是給人吃的,因為放半年可能都不會壞。漂亮的蔬菜如果連家裡動物(包括狗、貓、兔子、蟑螂與老鼠)都避之唯恐不及,死都不開口,那建議還是早早丟棄,以免誤食後真的再也無法開口,這就麻煩大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啟動減支 專家:增稅傷害更甚
就在美國兩黨縮減財政赤字的爭議不斷下,3月1日的「自動減支措施」終於啟動,但是民主、共和兩黨仍忙著指責對方毫無退讓之意。…
腦海中那憨厚的笑容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毎個人的小學作文都曾這樣寫過。只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又如何能理解光陰似箭? 日前同窗好友的一通電話,…
什麼是魂魄?什麼是精神?
  人們經常會用這樣的詞彙,如「神魂飛揚」、「魂不附體」、「體魄」,這個人的「精神」很好,那人的「意志」堅強。常用這些字和詞,…
全球金融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
不論是天災或人禍,災難發生後,總少不了究責之聲。這波全球金融大震盪,讓歐美等各國央行忙於救災,而且損失慘重。但央行「損失」的資產,…
地主與富農的逆襲!
中共建政後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先後進行了多次政治運動,其中最涉及財富重分配的當屬「土改」與「文革」,…
俄羅斯邁入高收入國家 中國尷尬?
俄羅斯Ridus新聞網7月初發布消息稱,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俄羅斯每人年平均GDP達1.27萬美元,被認為已經步入「人均高所得國家」行列。…
紐約攬勝 石溪海灘觀雲隨想
以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兩次位於紐約長島的石溪大學,但是由於行程匆忙,沒有時間欣賞周邊的大海與藍天。2012年初夏,…
日劇《東京家族》 誠摯說一個兩代互動的故事
《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