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余儀呈 領導家庭與社區醫學的先鋒

余儀呈 領導家庭與社區醫學的先鋒
余儀呈醫師對醫療制度改革特別關心。
第77期
鄭少凡

1980年代,余儀呈還是榮總家庭醫師科的住院醫師時,就對醫療制度改革特別關心。那時他就深切體認到,健保給付制度關係到健保是否能走向正軌,所以借了許多公共衛生的書籍研究。他回憶道:「我在當住院醫師時,借這一類的書(醫療體系制度)特別頻繁,都是沒人要看的書,都在講醫療制度或健保支付改革。因為我發覺體制不改革,醫師的行為就是這樣,社會終有一天會把我們看成蒼蠅。」

1982年,他擔任榮總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衛生署委託幾個醫學中心輔導全台幾個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余儀呈被分派到宜蘭地區醫療網的建設計畫,因此開始對社區醫學有進一步的涉獵。他說:「那個年代我就在做社區醫學,輔導宜蘭縣十二個衛生所;每個衛生所在做公共衛生事務,我參與輔導時就告訴他們,要以一種群體切豆腐分配資源的方式,切得好、分配得好的話,每個人都很滿意。1990年到1994年全榮總出差最多的醫師大概就是我吧,一個星期至少要跑一次宜蘭。」

累積了醫療改革的知識與社區醫學的經驗後,1995年余儀呈離開榮總,本著人性照護的理念自行開設家庭醫師診所,「我的概念就是家庭醫師的概念:家庭醫師的專長在預防、社區與醫病溝通,不是靠醫療設備,而是靠人的關懷、靠對病人的瞭解。不要小看這個,同樣是肚子痛,我瞭解這病人過去很多體質的狀況,看診的內容就是不一樣,這都是家庭醫師的特色,清楚病人的脈絡,也知道預防該怎麼做,已發生的健康問題該如何管理。這也是為甚麼我認為家庭醫師最適合擔當論人計酬的責任醫師。」

他預計如果使用資訊管理工具,一個家庭醫師可以照顧三千位民眾,這個規模在論人計酬應達到一年500萬元的收入,如此才能吸引其他醫生轉變醫療型態。為了達到有效管理家庭會員,余儀呈2003年開始去資策會學寫電腦程式,後來與百略醫學科技公司合作,花了四年時間研發國內外第一個匿名機制的健康管理系統HealthMi。透過這個系統平台,民眾擁有一個自己的個人健康紀錄,可以授權家庭醫師在醫生端可以看到私人資料;在網站端不會顯示任何的個人身分,但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設定看到自我健康資料。這樣一來,一個醫生照顧三千個會員不是夢想。明年1月起,陽明醫院醫療群診所將嘗試採用此系統管理病患,將來芝山生活家的生活紀錄也將會使用這個系統。

從家庭醫學到社區醫學,再到創立醫療網路平台,余儀呈為論人計酬準備好了每一步。這些理想勢必在芝山生活家的施行下,得到民眾健康的甜美果實。未來健保是否能合理化並達成使人健康的目的,且讓大家拭目以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拆分谷歌 歐盟對美科技巨頭開鍘
歐洲議會2014年11月底通過了一項充分表達對美國科技巨頭谷歌(Google)厭惡之意的拆分決議。投票前一天,…
台灣版的《加油!金順》
顛沛流離的童年 童年的Jolin唸國小一年級時,父母離異。她與弟妹被託付給住在竹山山上的外婆。媽媽帶著小妹改嫁時,…
那些台積電教我們的事
今(2021)年台積電(TSMC)股價衝破新台幣600元大關,讓股民欣喜若狂;而媒體傳出台積電幾位員工涉嫌揪團炒股違反公司「誠信正直」…
寶萊塢的OMG:《偶滴神啊》
神愛世人,但是世人愛神嗎?還是利用神的名義來恐嚇人?人類諸多行為中,宗教行為已經有很多研究與討論。這次看的是一部關於「神」的印度電影《…
上海世博開演,青海地震下檔?
上海世博會開幕當天,BBC引述記者無疆界組織的消息,揭露中共中央宣傳部要求中國媒體減少青海玉樹大地震的報導,增加上海世博會的專題報導。中國…
「上烹飪課」改善社交
我很久以前看過一個說法,要成為受歡迎的社交人物,就要懂得做菜、跳舞和心理學。兩、三年前,大概是在我開始接觸戶外活動之前,…
整合AI、大數據 房地產業數位轉型持續進化
房地產科技(Property Technology,簡稱PropTech)為房地產與科技的結合,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rtificial…
美國初秋的溪澗
炎熱的夏日悄悄隨著暑假結束,金風吹拂的初秋開始送爽。 身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阿丹,在住家附近補捉到一幅靜謐悠遠的溪澗瀑布山林美景。阿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