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給濁水溪口的情話——全心全意愛你

給濁水溪口的情話——全心全意愛你
芳苑大城濕地生態豐富,有招潮蟹、紅樹林、候鳥過境。右前方為賞鳥亭。
岳翔雲
第76期
岳翔雲
「只要來看過大城、芳苑這片濕地,您就會愛上它。可是自從國光石化要在這裡設廠,還沒有一位大官員來過……」

2010年10月6日名聞遐邇的彰化縣「媽祖遶境」來到芳苑鄉普天宮,原本冷清的廣場,入夜時因為「黃俊雄布袋戲」開演而吸引數千人觀賞同樂。戲終人散,熱鬧趨於平靜,隔天媽祖又啟程往伸港前進……

普天宮廟會的熱鬧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來去匆匆間,很少人注意到普天宮背後竟有一大片國際級的濕地。無論熱鬧還是寂靜,它始終是候鳥過境與招潮蟹的家,更是台灣白海豚迴游路徑與重要棲地。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這片生機盎然的濕地卻悄悄面臨消失的危機,因為國光石化廠也「看中它」,準備要在這裡填海造陸。

秋風涼》

踏在濕地生態樂園上

11月6日再度造訪芳苑,從普天宮旁走上海堤,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紅樹林,左邊則是一片「汪洋」與泥灘地,這就是引起話題與大眾關切的「國際級大城濕地」。有人在此賞鳥,也有小孩在泥灘地抓螃蟹、媽媽在一旁寫生;在更遠處則是蚵田,可以看到採蚵車來往於海岸潮間帶之間;偶爾也看到牛車載著遊客體驗「水中行車」的驚奇;更往南望去,台塑六輕三百多支冒著煙的煙囪矗立遠處……

台灣海岸,現代與傳統、科技與自然,不協調地混搭著。

走在海堤上,秋日涼風習習,隱約傳來遊客的聲音:「為甚麼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要找回來?」一個男生應答著:「有些東西失去了,根本就找不回來。」另一個聲音抱怨著:「環保署本來是應該在環保議題上嚴加把關、監督,現在卻跟著財團起鬨,完全失去立場與不負責任。」……

原來這些人是來參加「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的股東同樂會及濁水溪口生態文化祭活動。

相對媽祖遶境的熱鬧氣氛,守護白海豚活動顯然冷清許多。不過,從「股東」們討論白海豚保育、濕地生態等此起彼伏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充滿著關愛與信心。

走下海堤,文化祭體驗營的成員,正仔細聆聽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的導覽:「全球每年遷徙過冬的大杓鷸,以前過境台灣的曾經高達三千隻,現在只剩下約七百隻,牠們也沒有轉到台灣其他地區,而是消失或者就沒有再來了。」蔡嘉陽當場秀出稍早拍到的大杓鷸,引起學員驚呼連連!

「如果我們守得住這台灣僅存的最大河口濕地,每年我們都可以來做生態美食營。濕地這麼好,一定要永續經營!保不住,大杓鷸只會越來越少,而且更多的砂石車會進來、會被煙囪掩蓋。」蔡嘉陽鼓勵著學員們。

海風吹》

不要再來了──水泥、煙囪

說著說著,原本採蚵車與牛車才能行走的「海中公路」,竟然來來回回出現三、四車次的砂石車。沒有工程卻出現砂石車往海中傾倒石塊?蔡嘉陽懷疑是「國光工程偷跑」,趁機呼籲大家一定要加快腳步。

濕地另一邊,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則帶著小朋友探查濕地裡的「寶貝」:「大家看看這些泥灘地,五十公分見方內就有多少的洞洞,這就是招潮蟹、和尚蟹的家。底下一層還有更多生物在裡頭活動,可見生態是多麼豐富。財團怎麼忍心就這樣用『安嘛土控落去』(台語,指用水泥填海)。」

施月英感慨地表示:「往海裡看去,潮間帶高達五、六公里,這已經是世界級濕地,政府不保育不打緊,還想把它賣給國光石化廠。濁水溪南邊就是台塑六輕,冒著黑煙的煙囪,從這裡就看得見。這邊還要再蓋更多煙囪來污染嗎?」

長期關心台灣環保問題的美國律師,現任「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會長的文魯彬也特地從台北趕來,打著赤腳踩在泥灘地。施月英見狀開玩笑地問說:「像不像在做SPA?」

看起來文質彬彬,卻是知名的台灣環保「悍將」文魯彬表示,過去因為參與台灣許多環評工作,因而認識到台灣白海豚的稀有與珍貴,進而參與組織拯救白海豚聯盟。對於政府硬要蓋國光,他大聲疾呼:「我們就是跟時間賽跑、跟政府賽跑。」

這時,來自雲林縣水林鄉的吳佳純小朋友,為了記錄搶救白海豚行動,當起了記者採訪文魯彬:「為甚麼要搶救白海豚?」文魯彬直接反問:「為甚麼不要救白海豚?其實,不應該說是要救牠,而是本來就該給牠屬於牠的生活環境!」

曾經在台北藝文界搶救白海豚記者會及彰化反國光遊行現身的作家吳晟,這次又來到濁水溪口。是甚麼原因逼使已經退休的詩人如此拋頭露面?吳晟說當無法以文字引起政府呼應民意時,只有站出來、走出來,希望政府懸崖勒馬。

心中情》

給濁水溪口的情話──全心全意愛你

活動壓軸是農村武裝青年阿達、拷秋勤樂團及偶像歌手吳志寧的演唱。為了白海豚義務演出的拷秋勤主唱有些激動:「所有物種都有生存權力,是官逼民反,你有權力怒吼!」吳志寧帶領大家合唱〈全心全意愛著你〉,希望以母親的心情唱出台灣心聲,並呼籲大家一定要呼朋引伴一起關心台灣、拯救白海豚。

「只要來看過大城芳苑這片濕地,您就會愛上它,可是自從國光石化要在這裡設廠,還沒有一位大官員來過。」守護彰化海岸二十年的蔡嘉陽指出政府決定國光開發案的荒謬與粗糙。

蔡嘉陽表示環保團體不是為反對而反對,而是反對過度開發、主張永續經營,他認為如果能從生物科技、農漁業研發、社區文化、採蚵體驗、生態旅遊等來創造農漁產與在地觀光的附加價值,這樣就不會掠奪下一代的資源。

一位在地居民帶著祖孫三代一起來,感謝大家對彰化地方的支持與關心。另一位洪姓居民也表示希望利用漁村文化來開創經濟行為,而非透過石化廠來破壞生態環境。

活動結束前,主持人感性地唸著股東們「寫給濁水溪口的情話」:「要觀光,不要國光……我終於看見你,我會為你繼續努力,願你生生不息……」

黃昏時刻,採蚵仔的鐵牛車自海中歸來。這一天,沒有夕陽,期待的落日美景無法親眼目睹。一位村民說,如果是夏日黃昏,大家會聚集漁民廣場聊天唱歌,就連小吃攤都會來,幾盤「黑白切」(指小菜),讓人在微微海風和潮聲中享受生活。

大城、芳苑地區的漁民,樂天知命地看待生活:「沒有錢、海裡採蚵就有……」

但是,如果國光來了,魚沒了、美景沒了,可能連歌聲也沒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