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金融風暴席捲 美頂尖商學院面臨挑戰

金融風暴席捲 美頂尖商學院面臨挑戰
Getty Images
第64期
劉林

美國擁有多所世界頂級商學院,不少金融界和政界精英都從這裡畢業。然而,2008年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引發的金融界震盪,也波及到了這些培育人才的搖籃。

昔日輝煌不再

美國商學院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蓬勃發展,授予的MBA學位人數從1969~1970年間的21,561人發展到了2006~2007間的150,211人,商學院也因此財源滾滾。哈佛商學院接受來自校友的捐贈高達21億美元;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接受一位校友3億美元的贊助後,將學院的名字改成了「布斯」(Booth)。

據《經濟學人》報導,即使如此,在這些頂級學府中也瀰漫著些許不自信,特別是這場經濟危機讓它們的處境雪上加霜。因為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大多出身於MBA,這讓商學院的名譽受損。金融業就業市場還在萎縮,從2007年中旬以來18個月間,華爾街已裁員24萬人。但是學校面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面臨的挑戰

美國名校的商學院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很大程度歸因於人們覺得MBA是進入世界最富有的兩大職業──金融業和顧問業的入場券,這兩大行業消化了頂尖商學院一半以上的學生。這讓學生們願意支付昂貴學費,因為他們相信未來的高薪職業,可以把所投入的成本賺回來。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和顧問公司招收沒有MBA學位的人,尤其青睞數學和資訊電腦專業人才。一個勤奮工作的25歲年輕人在公司內部接受一、兩年的定向培訓,與一名必需支付高薪的擁有MBA學歷的僱員相比,前者的物美價廉更有吸引力。現在商界有些人甚至認為MBA不過是一紙文憑,徒有虛名罷了,這種想法也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對MBA的批評不僅僅來自諮詢公司和銀行。許多商業人士擔心商學院教授們更熱衷於理論研究,而不是實用的管理經驗。因為大學教員的升等往往依靠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而不是積累實際管理經驗、傳授生意經得來的。另一方面,教授們甚至也抱怨學生把太多時間用在找工作而不是學習。

兩年的MBA課程一直被視為商學院理想的教學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在近年開始面臨困境。學生們越來越樂於選擇為期一年的短期MBA課程,有70%的歐洲商學院都是這樣的安排。排名殿後的商學院已經發現,想要填滿教室的座位變得越來越難;而頂尖商學院也開始擔心這種趨勢會蔓延到自己學校。

課程改革 尋求突破

美國商學院有個很突出的優勢,那就是它的課程安排很靈活。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之前,許多商學院已經開始推展循序漸進的教學改革。例如史丹佛商學院和耶魯企管學院已經在過去幾年中大幅度改變課程,其他的商學院也隨之跟進。

一項聰明的應對策略就是讓商學院全球化。INSEAD商學院引領潮流,在新加坡開設第二家分校,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研究亞洲經濟或是歐洲經濟。其他商學院紛紛追趕,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在美國本土外開設了3所分校。大多數商學院在全球設有研究中心。外籍學生占美國頂尖商學院學生人數的34%,歐洲商學院中外籍學生比例則高達85%。

商學院還紛紛致力於課程改革,讓課程更加實用,減少枯燥的理論教學。耶魯已經取消了一些傳統的單一科目課程,如市場營銷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綜合實用的課程,這些課程更多站在投資者、客戶或是公司僱員的角度。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提供學生在印度醫院或是非洲莫桑比克的能源公司工作的機會。許多學校正在招收越來越多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與過去相比,現在商學院的課程內容更加多樣,方式也更加靈活多變。

但是課程改革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增加了本已昂貴的MBA課程成本。耶魯的課程改革開銷是200~500萬美元。史丹佛也不得不增加10%~15%的教職員。在緊迫的時間裡,商學院必須用有限的資金做更多的事,如吸收其他院校的教授或是校外的金融專業人士。2008~2009學年,哈佛醫學院有教職員工10,884人,但只招收了165個新生,這是因為哈佛醫學院吸收了涉及廣泛的專業人才。相較之下,哈佛商學院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新人新氣象

一些頂級的商學院正在更換他們的領導人物。5月4日,哈佛商學院宣布諾瑞亞(Nitin Nohria)將成為他們的下一任院長,這也是百年來哈佛商學院首位非本土裔校長。

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最近也選出新院長,而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以及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也都在院長換屆選舉的過程中。毫無疑問,人們期待著新院長會帶來新的變革,為商學院注入新的活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談「退黨」
日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一則博文,公開討論在美國入黨和退黨的問題,引起中國網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國際援助害了非洲
最近,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以11天時間訪問了非洲7國,這是她上任後最長的一次出訪,也是首訪撒哈拉的非洲國家。這次非洲之行,…
大戰爭底下的小人物
淚眼中的質樸笑顏──《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新片)導演:片淵須直配音:能年玲奈、細谷佳正、小野大輔上映日期:…
堅持「台灣味」的冶綠生活服飾
有機棉服飾目前在台灣還屬新興、小眾市場,業者約有五家,加上小的個人工作室,不超過十家。從市場需求來看,…
韓商非洲租地 確保糧食供應
糧食價格高漲的陰霾彷彿仍在昨日,如今雖然原油、糧食和原物料價大幅回落,但如何確保未來的糧食供應無虞,依然是各國政府的一大課題,…
馬斯克如何完勝 馬雲、聯合國糧食署?
特斯拉(Tesla)股價和市值今年10月底再創新高,突破了1兆美元大關。10月29日美股收盤後,特斯拉每股股價1,114美元,總市值達到1…
台灣人旅日創立配件品牌首例──Pure De Sign
今年3月,在日本東京時裝週的「亞洲新銳設計師觀摩展」上,來自台灣的服裝設計師康嘉偉以一系列強調裝飾細節、經典手工縫製的重點時尚背心單品,…
美第二大傳統書店吹熄燈號
總部設在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員工總數達一萬零七百多人的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疆界集團」(Borders Group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