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黑白子的奧祕

旅日棋士張栩(左)2月26日一償宿願,以1目半險勝日本棋聖山下敬吾(右),成功拿下日本圍棋7大頭銜中最大的「棋聖」頭銜。
旅日棋士張栩(左)2月26日一償宿願,以1目半險勝日本棋聖山下敬吾(右),成功拿下日本圍棋7大頭銜中最大的「棋聖」頭銜。
宋碧龍
第59期
溫月

繼今年初台灣旅日女棋士謝依旻在日本贏得女流名人、女流本因坊和女流棋聖三冠王之後,旅日台灣棋士張栩也問鼎棋聖。源自中國古老技藝的「手談」智慧,在數千年之後的今日,桂冠又再回到台灣的炎黃子孫手中。然而,你可瞭解老祖宗所傳下來的圍棋文化?

堯帝的教子祕方

相傳圍棋起源於堯帝,據宋代羅泌《路史後記》記載,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並不聰明。古代的聰明,不只是智商高,還包括一個人的悟性。丹朱好與人爭鬥,想贏、想得,不能退讓。現代這樣的孩子可不少。

堯帝為丹朱擔心不已,因而前往拜見仙人蒲伊,請問教子良方。到了汾水之濱,看見二位仙人對坐蒼檜下,劃沙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如陣圖。於是堯帝上前施禮,請求教子之術。

一仙人對堯帝說:「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閒其情。」指著沙道上的石子說:「此謂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

原來仙人們也是因材施教。中國自古講究陰陽生剋,對於好動者不是制之以靜,而是順之以動,但卻在靜中而動。玩者樂其動,教者見其靜。在「世無解者」的遊戲中、在爭動中歷練,在圍棋的「法天地」之道,體悟天地之理,增強他的悟性。於是,「堯造圍棋,以教丹朱」。

究竟圍棋是不是真能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下圍棋可以促進人類較少使用的右腦發展,訓練注意力、發揮想像力、加強記憶。常下圍棋似乎可以促進腦部全面性資訊的統籌和處理能力。圍棋之所以能起到如此效用,或許與它來自天上有關。

仙人也愛下圍棋

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中記載,晉朝時有位名叫王質的樵夫,有一次進入石室山伐木時,看見幾位童子一邊下棋一邊唱歌。王質覺得很特別,就忘情地走近觀棋。這時,其中一位童子遞給他一顆類似棗核的果子,王質含在嘴裡便不覺得飢渴。過了不久,童子告訴他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卻發現自己伐木用的斧頭,斧柄已朽爛。當他回到家之後,已經是許多年過去,人事全非,沒有一位當年所認識的親人了。此後,圍棋便別稱「爛柯」。

《梨軒曼衍》云:「圍棋初非人間之事:始出於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繼出於石室,又見於商山,乃仙家養性樂道之具。」

為甚麼仙人也好此道?圍棋有許多地方與古代曆法相吻合,也就是符合古代的宇宙觀。圍棋盤面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八個方位星、周邊七十二個交叉點,據說與《洛書》的三百六十周天、八卦、七十二候相應。

曆法中,一年三百六十天,共有廿四節氣,每一節氣又有三候,所以一年有七十二候。比如說2月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說明春分後15日的自然現象。

所以圍棋不只是遊戲,內含天地宇宙的變化之道,因此連仙人也好此道。近代圍棋泰斗吳清源也認爲圍棋本不是勝負之爭的遊戲,而是占卜天象易理的工具。

唐太宗用棋如兵

圍棋不僅是仙人養性樂道之具,還可以運用在軍事上。唐太宗李世民有首談到圍棋的詩:「治兵期制勝,裂地不要勳。半死圍中斷,全生節外分。雁行非假翼,陣氣本無雲。玩此孫吳意,怡神靜俗氛。」

這首詩說明下棋如同治兵一樣,在兩軍對恃中,各路兵馬都有被圍困的危機,如何突破重圍,在「劫」外求生?短兵相接,仰賴的不只是貼身肉搏,更要有軍法陣勢,講究謀略布局;雖然沒有刀矢車砲,也不會真正如戰場一般的殺氣如雲,但從中依然可以體會孫子、吳起的兵家之意。

圍棋如何能通達於天地之理,或許尚有待賢達者揭露一二。可是圍棋有助於思考鍛鍊,卻是時人普遍的共識。2009年1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訪中時,隨身攜往中國的禮物之一,便是一副產於美國夏威夷的圍棋。

有人以為「圍棋是一種智力遊戲,盤下稱兄道弟,盤上波濤洶湧、暗藏玄機。」或許世事如棋般詭譎,你得下一盤才知道個中翹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由上訪看中共的「改革開放」
從數字來看,在中國維權上訪成功的機會,官方自承是0.2%,比中樂透大獎沒有高出多少。而在機率學來說,0.2%的機率其實就等於絕望。…
鹿港小鎮巷子裡的美食
來到鹿港,除了古蹟,絕對不能錯過小吃。 第一市場周邊有許多老字號美食,一人準備一百元,從媽祖廟香客大樓散步到民族路,…
西藏的美麗與哀愁
西藏的美麗和神祕,如夢似幻:隨風飄搖的經幡、輕煙裊裊的白塔、經筒輕轉的信徒、晨鐘暮鼓的寺廟,它是令人神往的佛界淨土;白雪皚皚綿延千里的群山…
寒風獨行
  我在寒風裡獨行 橘黃色的路燈並未增添任何暖意 我在夜晚的河畔踽踽獨行 盼望著人與人之間生命的交集…
在中國長大、在台灣走上街頭的張芷菱
7月31日在中天電視台門口抗議的七百名學生中,兩位主持人表現亮眼。他們一位是遊行總召、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林飛帆,…
吳靜芳遨遊紙雕世界
午後的麻豆總爺藝文中心,跨越了兩個世紀的大樹搖曳著百年風姿。踩踏著木造樓梯爬上古色古香的老建築二樓,空氣中的檜木芬多精香氣讓人神識清爽。…
氣候變遷美大旱 糧食減產恐成災
豔陽下的7、8月,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年,超過二十五州嚴重缺水,九成玉米產區遇旱,全國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黃豆生長情況良好,…
蒙塵的白銀世代
二戰結束後產生的「嬰兒潮」(baby boom),不僅帶來大量勞動人口,促進經濟起飛,也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運轉。時光飛逝,轉眼到了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