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中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沒地位?

親子關係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很重要。圖為北京白雲寺,一位父親和女兒一起祈禱。
親子關係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很重要。圖為北京白雲寺,一位父親和女兒一起祈禱。
Getty Images
第56期
華青

在現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有的甚至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地步。這種情況在中國人的家庭中尤為突出,已不是個別現象。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如何改善?父母應該如何與子女溝通,消除代溝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孩子與父母關係冷淡

「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鈴響了很久才被接起來,鄭媽媽興奮地叫著兒子的小名,而母親親切的呼喊換回的是一句冷冷的回應:「媽媽,別囉嗦!以後沒事不要給我打電話。」一句話把一年半沒見到兒子的鄭媽媽噎得不知道說甚麼好。

名牌大學的物理學博士鄭君可是鄭媽媽的寶貝獨生子,從前只要提到兒子,鄭媽媽眉梢間總透著自豪。鄭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全國一流大學,畢業後又順利成為頂級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這真是讓望子成龍的鄭媽媽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可最近鄭媽媽總唉聲嘆氣,逢人就抱怨「失望」,這也難怪。

瞭解鄭家的人都知道,這個十年也捨不得進一次餐館的家庭對培養兒子可是沒話說。在那個電腦還沒普及、價錢貴得離譜的年代,鄭家就為了兒子的學習買下了當時最好的電腦。鄭媽媽在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後,陪兒子去餐館吃飯時連菜都不會點,這是後話。

鄭爸爸對兒子的培養更是嘔心瀝血。因為家庭收入少,為了多掙錢,鄭爸爸同時做幾份工作,有時晚上上夜班,白天也顧不上休息接送鄭君學這、學那,參加這個選拔、那個比賽。因為家庭經濟不寬裕,鄭爸爸好的捨不得吃全留給鄭君母子,鄭君考上大學那年,鄭先生還來不及感受成功的喜悅就永遠的倒下了......

兒子上大學後,節衣縮食的鄭媽媽專門為兒子配上了手機,可總也接不到兒子的電話。想兒子時親自打去,兒子不是不接她電話就是在電話那頭數落她。包括前面出現的那一幕。

自由亞洲電台曾報導一則消息:日本的研究人員調查了日本、美國以及中國各一千多名高中生,問了他們同一個問題:「你最尊敬的人是誰?」日本高中生的第一個選擇是父親,第二選擇是母親;美國高中生的第一個選擇是父親,第二選擇是球星,第三選擇是母親。

中國的高中生呢?他們的父親和母親連第十名都沒有排上。也就是說相比之下,在這個調查中,中國的父母親在孩子的心目中還真的沒占有甚麼重要的位置......

其實鄭媽媽家的情況在中國人的家庭中確實是很普遍的。

工程師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就讀於法學院的兒子也很少打電話回家。有時電話一接通就聽到兒子「親切的拜拜」聲;不然就是「我很忙」、「我要做作業了」之類的話。

精算師徐太太說,女兒一上大學就給女兒配了手機,每個月在手機上花不少錢,可大都是女兒跟朋友聊天超時花的,跟父母基本沒話說。每次徐太太滿懷關愛地噓寒問暖,得到的回應都是:「你怎麼總是問這幾句?」徐太太說:「做母親不就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嗎?自然要問這幾句囉!」

宜培養親子之間的關係

一般教育學者都有相同看法:孩子出生以後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是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他(她)的父母。父母角色的獲得,是個終身學習、畢生努力的過程;父母角色的學習,不僅指為人父母的責任承擔,而且指父母為人的人格修養。

家庭教育的生機和活力,在於家庭全體成員個性的健康發展。父母的才幹不僅表現於學識、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於營造寬鬆愉悅的家庭環境。

專家認為:成功的父母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應該研究各種不同類型家庭中的父母角色行為。

劉先生是一名商人,雖然平時忙於做生意,但他每天都會拿出二、三十分鐘的時間來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活動,哪怕是給孩子講個故事,和孩子說上幾句話,快速翻閱一遍孩子的作業。他認為,即使是幾分鐘的相處時間,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存在。

和劉先生的想法相反,部分父親卻錯誤地認為自己作為一家之主,在家庭裡應該扮演權威的角色,因此不應和孩子太親近。而有的家長則認為,為了養家餬口,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一些家長告訴記者,儘管他們有時確實想和孩子好好溝通,但由於種種原因,根本分身乏術。

這樣看來,孩子的冷漠以及整個中國社會親子關係的淡薄,不是單方面的問題,最主要因素還是出在父母的教育態度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農業在國家長遠發展之重要任務
農業在環境永續發展和糧食安全中,有極重要的貢獻,本文不是要重述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本文要指出,在維護環境和糧食安全之外,…
禽流感襲台 李惠仁揭開「不能戳的祕密」
今年開春伊始,農委會防檢局3月3日宣布台灣出現高病原禽流感H5N2,引發台灣社會一連串的震動。 總統馬英九點名農委會應為爆發禽流感道歉,…
美國經濟將再次繁榮
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規模曾占世界的40%。近年隨著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日本、歐盟,甚至印度、…
中台港澳多民族 齊聲反共爭人權
2018年3月24日至25日,來自香港、新疆、西藏、南蒙古、台灣等地,深受中共政權不公正對待的反共人士齊聚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暢談經歷、…
青青子衿
傍晚沿著小時候上學的小路散步,途中看到以前我的小學老師的住宅,因久無人居而牆壁崩裂,藤蔓張狂。斑駁塌陷的紅色鐵皮屋頂,像一頂鬆垮垮、…
中國銀行業玩資金遊戲
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制定者,紛紛為緊縮政策鋪平了道路,中國央行也釋放了相應的信號。 綜合陸媒3月6日報導,中國銀監會印發了《…
打造交通博物館 蘇昭旭用模型守護歷史
「嘟──嘟──」遠遠的一輛火車馳聘而來,吹起一陣陣的風。雖然一節節車箱裡,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心裡依然充滿歡喜。目送火車慢慢遠去,…
紐約市將成為胖子城市
繁華的紐約市愈來愈重了。但不過這個「重」不是來自於摩天大樓,而是紐約人的體重愈來愈驚人,從2002到2004年,全市增加了1,000萬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