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數據造假 泡沫難以避免

中國信貸刺激經濟的效果在遞減,且浮濫資金到處流竄,導致房地產飆漲、經濟失衡。
中國信貸刺激經濟的效果在遞減,且浮濫資金到處流竄,導致房地產飆漲、經濟失衡。
Getty Images
第56期
張東光、郭洋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太經濟政策研究員希瑟斯(Derek Scissors)博士,1月25日撰文〈中國經濟:北京有點不對勁〉(China's Economy: Something Is Not Right in Beijing)指出,2009年中國經濟數據有假,中國官方的經濟政策令人困惑,數字背後潛藏泡沫危機。

不變的失業率和重複計算的GDP

他認為,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很多地方自相矛盾。一是幾個月來有2,000多萬的龐大失業人口,但失業率維持在5%的低水準;二是中國官方採行規模相當於GDP的13%的刺激政策,讓2009年的GDP成長了8.7%,消費成長了16%,可是,中國不但沒有出現通貨膨脹,物價反而還下跌了0.7%,出現與日本類似的通貨緊縮現象;三是去年房地產銷售量推估的價格上漲率,遠遠超過了中國官方公布的物價上漲率的3倍。

此外,民間消費的數據也有問題,因為中國官方將零售銷售與國營企業之間的買賣混為一談,導致2001年至2009年間的零售銷售與個人儲蓄的成長幅度遠遠大於家庭收入的增幅。換言之,這9年來中國家庭的消費與儲蓄都超過了收入,分明離譜。

其他GDP的組成因素,如固定資產投資、貿易順差、政府預算的計算也都有被誇大的問題。如此相當於將GDP重複計算,導致了實質GDP的成長幅度低於各個組成因素的荒謬現象,這也導致了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發展中國家。

刺激政策難助就業 資產泡沫一發難收

希瑟斯質疑:如果統計局的數據是正確的,那麼中國官方的經濟政策就讓人無法理解。中國2009年拿出4兆人民幣來刺激經濟,國營銀行新增信貸1.4兆,相當於30%的GDP;但近期中國官員表示,今年仍將維持去年的寬鬆政策。希瑟斯分析,1999年中國信貸只成長6%,GDP成長7.6%,但2009年銀行體系信貸增加了32%,GDP卻只成長9.6%,信貸刺激的效果在遞減,而且這種過度刺激的政策也有副作用,浮濫資金到處流竄,導致房地產飆漲、經濟失衡。

2009年初,中國媒體報導2,000萬民工失業,當時半年內的GDP成長率是6.5%,也就是說,GDP成長率在7%以下,中國主政者已經視之為災難,是必須祭出刺激經濟的重要門檻。換個角度講,經濟成長的前7%對就業毫無幫助。

為了保證GDP達到8%以上,中國官方似乎將刺激政策視為常態,但由於就業增加幅度與信貸或刺激政策的關聯度越來越低,當局就必須加大刺激的力度,這也說明當局的經濟政策有問題。如果北京發布的經濟數據正確的話,那麼不久中國的經濟將站在懸崖的邊緣,GDP將成長10%,但對就業的創造效果有限,而資產泡沫的問題卻一發不可收拾。

希瑟斯還提到,自2003年來,中國國務院就呼籲增加消費、減少投資,以平衡經濟成長的組成內涵,但這種失衡現象卻越趨嚴重。長此以往,投資占GDP的分額若遲遲無法降低比重,讓民間消費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或許只能重回計畫經濟的老路了。

信貸暴增 房產泡沫極度膨脹

關於信貸的問題,希瑟斯認為,2005年中國的信貸增幅不及GDP的增幅,2006年以後信貸與GDP同步成長,直到2009年才出現信貸增幅大大超越GDP增幅的現象。在信貸暴增之下,2009年中國房產銷售成長的金額,占了將近90%的GDP成長金額,顯然房市對中國的GDP貢獻卓著。

然而,房地產價格終將停止上漲,一旦反轉下跌,企業與投資客將產生巨大虧損,股市也將間接受到衝擊。根據經驗法則,過度信貸之後,通常伴隨著泡沫破滅,中國未來很可能重蹈日本與美國的泡沫覆轍。

事實上,中國官方並非不瞭解問題的嚴重性。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1月4日在彭博財經撰文稱,隨著中國樓市和股市的強勁反彈,結構性泡沫浮現的風險也與日俱增。

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產能過剩還是資產泡沫,中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採取的信貸寬鬆政策最終構成了銀行壞帳的風險。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對美國之音說:「2006年,(中國)銀行借貸增加了16%,經濟成長率是13%,從兩方面來說,這都太快。現在的借貸成長了幾乎一倍,但是經濟成長率下降到8%。因此,毫無疑問,銀行健康不出現惡化是不可能的。企業盈利和經濟成長都在下降,但是借貸卻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在成長,因此,即使銀行不報告,我們也知道他們在累積壞帳。」

看來,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表面上似乎皆大歡喜,卻遮掩不了未來中國經濟前景的坎坷不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迎戰iPhone 5 科技三巨頭推新產品
蘋果公司在9月12日召開記者會,發布新款智慧型手機iPhone 5,也推出新版的iTunes與iPod。在蘋果發布iPhone 5前夕,…
冬遊國姓鄉北港溪山林之美
提到南投縣國姓鄉,你可能腦海中閃過令人震撼的921大地震原爆點──九份二山,另外大家熟知的就是草莓、鄭成功石雕像與糯米橋的景致。三級古蹟「…
吃「夠了」就好
最近有本新書名稱叫做《夠了》,是一位著名財經專家談有關財富的知足常樂以及對於這波金融海嘯對人性貪婪的反省。裡面的一些思維頗發人深省,其實,…
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種種跡象
過去人們認為: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由於環境惡劣等因素,並沒有生命的存在。近年來一些新的研究卻指出,生命可生存於極端的環境下。另一方面,…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有特色?
在地球村裡,中國人算是人口較多的族群,中國人在村民眼中是甚麼印象?網路上有人討論美國人怎樣看中國和中國人,不妨看看是否如此。 一、…
中國暴力救市 香港是沾光還是遭殃?
中國用《港區國安法》控制香港後,香港這個全球金融中心變成金融遺址,港股指數也被台股追上及超過。而中國股市更不必說了。而中國的經濟下行,…
從留級生到傑出校友 「大樹教練」願為培訓界清流
吳大樹小檔案 現任 • 大樹教育顧問創辦人 • BNI大台南市區執行董事 • 海餅乾俱樂部創辦人 授課主題:人際關係、情緒管理、擁有自信、…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八):決策與計畫(中)
要理解我們可以如何比較有系統、有條理地進行職涯決策,一個不錯的方法是:想一想,我們是如何進行每天都要做的一個決策──出門以後,往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