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迴響1:虎山國小 全國「第一座」愛的書庫

書箱有點重,加油!
書箱有點重,加油!
張新宸
第55期
張新宸
每個星期一、三、五的下午,是南投縣草屯鎮虎山國小「愛的書庫」開放借書的時間。設在二樓一間教室的書庫裡,裝著40本相同書籍的書箱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值班的代課老師張維珍和兩位小義工張雅荃、溫庭儀,正在清點由新竹貨運代運回來的書箱,然後歸位。這時有學校的老師來借書,辦裡借書手續後,小義工熱心地將書箱搬上推車,並協助老師推到升降梯,動作十分俐落、熟練,是「愛的書庫」最稱職的小幫手。

這裡是全國「第一座」愛的書庫,已經運作4年多,讓鄰近學校重視閱讀教育的老師們趨之若鶩,每個學期開學後即踴躍借書,短短幾個星期就幾乎將書庫的書搬光,一個下午書箱進出數量高達七、八十箱,義工們忙得不亦樂乎。現在學期即將結束,「愛的書庫」借出的書箱陸續歸還,原本略顯空蕩的書庫也慢慢「充實」起來。  

「你是最優秀的老師!」

「我對來借書的老師都很尊敬,因為這是額外的付出。」虎山國小退休老師梁淑娟說:「一般的老師教完正課就行了,他們卻自己來搬一箱一箱那麼重的書,他們大可不必這樣辛苦啊!所以我都對每一位來借書的老師說:『你是最優秀的老師!』」

梁淑娟是虎山國小「愛的書庫」的義務「管理員」,負責書庫的運作。為了讓心目中「最棒的老師」順利借到書,她總是盡力排除程序上的問題,幫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想借的書,並和義工們協助把書箱搬上車。

2005年8月退休後即接下成立才4個月的「愛的書庫」,沒有前例可循,梁淑娟從經驗中逐步為「愛的書庫」建立了一套順暢的運作模式,讓隨後在各地成立的「愛的書庫」可以觀摩學習,她也成了各地書庫最佳的諮詢顧問。

因對「愛的書庫」無私付出,梁淑娟於2006年9月榮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奉獻獎。她把獎金捐給了「愛的書庫」,她說:「能幫助人是很快樂的事,投入這段時間,看到那麼多老師用心引導孩子閱讀很感動,感覺很有成就感。」

虎山國小老師林芳智有感而發地說:「當初如果沒有梁老師,愛的書庫沒有辦法推展得這麼順利。因為是第一個書庫,在摸索當中求改進,很多地方她都設想得很周到,最重要的是她會給老師很多鼓勵。」 

共讀一起感動 愛看書不打電動

林芳智是「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一誠的太太,在「愛的書庫」成立之前,她和幾位同事已經進行了兩年以「班級共讀」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我們請全班的學生買同一本書,大家看同一本書,可以引起共鳴,一起笑、一起感動,有共同的話題一起討論。」她說有這樣的想法是在教書多年後,發現班上有許多小朋友雖然很聰明,卻因家庭沒有閱讀的條件,所以學業表現和有閱讀習慣的小朋友有落差。老師們為了補救這個缺失,就開始帶小朋友到圖書室去看書,或拿一本故事書讀給他們聽。圖書室借書只能輪流看,講故事的效果卻非常好,於是有了全班共讀的想法。

美中不足的是,每個班上總有幾位孩子因家長不認同或經濟因素無法買書,林芳智說:「我們就想,有沒有一種圖書館可以免費一次借一箱的書呢?剛好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教授發現幾位老師這樣的想法,他很認同,就決定大力支持,再加上南投縣政府、學校的校長與主任也都很支持,所以全國第一座愛的書庫就在虎山國小成立了!」

「愛的書庫」解決了有人無法買書的缺憾,讓閱讀教育推展得更順暢。

由於南投縣政府把「愛的書庫」列為縣政的一個工作指標在推動,由教育處業務主辦或承辦直接到各校,行政資源比較大;另一方面,「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設在南投的便利性,所以很快達到一鄉鎮一座書庫,也帶動各級學校的閱讀風氣。

梁淑娟認為閱讀不是生理需求,所以必須從小養成習慣,最好能有家長陪伴、老師協助。她說:「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後隨時都會想看書,不會感覺無聊,也不會想看電視或打電動。」

看到「愛的書庫」已深入全國各個角落,林芳智滿心歡喜,她說:「我很喜歡藍海策略,就是大家一起來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資源不要留在自己身邊,應該大家一起來分享,目前愛的書庫已有101座,整體的感覺很舒服,因為大家已經懂得一起分享。而透過愛的書庫,孩子可以把書帶回家跟家長分享,這就是一種分享和循環,對整個環境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大家把視野放廣,不要只停留在教科書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籍導演北村豐晴 打造夢想的「小料理屋」
人氣祕訣:1. 北村豐晴導演的知名度+主廚北村爸媽營造的專業招牌與親切形象。2. 以不同於一般日本料理,但又具在地日本風味的菜色,…
當北極熊失去冰棚時……
格陵蘭(Greenland)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它的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
焦點3:希臘這一課,世界學到甚麼?
教訓1:過去欠的債,今天都得還! 過去,50多歲就能退休的希臘人,以後得要工作到65歲才可以退休。想領全額退休金的法國人,也得多工作2年,…
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
范進中舉?42歲農民工的碩士之路
「滕振國」這個名字最近在中國引發討論,一下子成為中國教育的話題人物。據報導,42歲的他曾以農民工的身分、高中畢業的學歷、自學數載的堅忍、…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之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
第十三章 人生的角色
她,是一個有數千年文明支撐的人,而他,在她面前只是個渾身銅臭的商人。他手中有的是無盡的物質,但這個女人擁有的是無可替代的一顆纖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