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發展史

布袋戲的演出戲台是傳統木雕金碧輝煌的「彩樓」。
布袋戲的演出戲台是傳統木雕金碧輝煌的「彩樓」。
張銘宏
第49期
王如譽

布袋戲又名掌中戲,歷史久遠。中國古籍《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就有掌中木偶戲;清乾隆以後布袋戲開始風行起來,採用地方戲曲,擴大舞台,充實前後場,鑼鼓管絃漸臻齊備,成為一種精緻的民間偶人戲。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台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

布袋戲的演出戲台是傳統木雕金碧輝煌的「彩樓」。傳統布袋戲戲偶約為30公分左右,角色分為生、旦、淨、末、丑、獸、雜七種。每一尊戲偶都是精刻細雕而成,髮飾、配件、服裝都有考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

布袋戲分為文戲和武戲,伴奏音樂以南管、北管音樂為主。主演是布袋戲表演的靈魂人物,演師要具備豐富的文學素養,純熟應用角色的聲音變化,將民間的俚諺、歌謠及文章典故,透過角色自然表達出來。

1920年代,以武俠戲為主的劍俠戲逐漸在民間發展,劇情多採用清末民初的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表現手法重視各種奇特劍招與武功的展現。

到了195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野台戲發展。劇情及主角創新、布景華麗、戲服金光閃閃,並且加入聲光效果。音樂則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後台音樂。

1962年,李天祿主演的《三國誌》創電視布袋戲先河。爾後「真五洲園劇團」黃俊雄的《雲洲大儒俠──史豔文》在電視台演出,造成轟動,四年內連演583集,締造了全台灣97%的電視超高收視率,一時形成社會話題。劇中的許多人物,至今仍讓民眾印象深刻。

近年來鄉土與文化保存意識抬頭,布袋戲班開始進入校園傳藝及劇場演出。知名戲班、演師也先後前往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地巡演,獲得一致好評。走入末路的傳統布袋戲似已漸露曙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
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來自天堂? 「木鱉果」大解密
聽過「木鱉果」嗎?光是名字便令人感到好奇。再看外觀,紅通通且滿布小刺,簡直像是外星來的;剖開後,蹦出的是橙黃色的果肉與大量紅色籽。…
雪掩半中國 如「明天過後」真實上演
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災難影片,劇情演的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星空、稻浪、大坡池 遠離塵囂的池上漫遊(下)
▲一望無際的稻浪。楊櫻淑攝影   在大自然的包圍中一夜好眠,早起一走出客房,就被眼前驚人的美景所震懾──…
新銀髮市場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早年談到銀髮市場,我們總是聚焦在安養、醫療、照護、生活輔具等所謂「老有所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推出了養生村、…
日本震後供電不足 開啟省電新時代
日本大地震後3個月,面臨全國性的電力不足,致使日本經濟負擔沉重,關西電力公司也在6月要求省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