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健行仁山步道 遊賞山中花園

仁山植物園經創意的策劃後,處處讓人驚奇。
仁山植物園經創意的策劃後,處處讓人驚奇。
曾漢東
第48期
曾云

仁山自然步道為宜蘭縣冬山鄉頗具規模的區域步道,路徑連接仁山植物園,構成一條完整的步道系統。前往仁山步道多次,每回都因路線迥異而有不同的感觸。

盤繞低海拔,林相多元

這次,我們從新寮產業道路旁仁山自然步道入口啟程。今日風輕日暖,烈陽高照,步道平緩地向上延伸,參天的樹蔭隨緩坡而上的道路高聳入雲,茂密蓊鬱的林木竟成最佳遮蔽。這段路徑相當寬闊,走來涼爽輕鬆,與步道出口大不相同。 

仁山自然步道本身長約2.5公里,走完一趟約需2小時,路線縱橫錯綜,可通往多條登山步道,全程則超過5公里。因盤繞在較低海拔,林相非常多元。沿途中,相思樹、烏心石、樟樹等林木聳立,桂花飄香;近年更於兩旁植滿山櫻花,花開時緋紅優美,點綴整座山林。若一回沒走完,下回再來又能看見不同的景色。我們打算冬季時再來一趟。 

異國植物展示區,特色鮮明

占地約102公頃的仁山步道與仁山植物園,經創意的策劃,處處讓人驚奇。園內規劃多種植物展示區,通過空間設計,帶給遊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依照指示牌,我們首先來到大航海植物展示區。此區栽植多種來自澳洲、非洲、南亞等外來植物,它們歷經多次遷移在台灣落腳,區內以當地的圖騰作為裝飾,營造出特色鮮明的異國情調。

往右行,進入法式庭園植物展示區和英式庭園植物展示區。刻意闢建的西式庭園幅員廣大,噴水池、雕像和碎石台階等模擬西方的特色建築,映襯繁複的花園植栽,讓遊客驚呼連連。植物造景定期修剪保養,維持著整齊有特色的觀景品質。 

苗圃區,花海繽紛

往高處行至苗圃區,井然有序的盆栽和盛開的繽紛花海,讓我眼界大開,心情頓時開朗。仁山植物園的前身是一座造林苗圃,早期生產推廣造林的苗木,如今逐漸轉型培育環境綠美化的苗木。走在方正的苗圃區,花農的身影來回穿梭,植栽有條不紊地排列,幾株杜鵑似乎初綻放,淡淡幽香。

再直行往觀景平台,緯度漸高,視野更開闊,是仁山步道相當為人稱道之處。寬大的觀景涼亭提供遮蔭,居高臨下地向下俯瞰,蘭陽平原盡收眼底。遠山薄霧朦朧我們的視線,與遙遠的海平面似乎難以分辨了,卻無法遮蔽遊人細數遠景的好心情。 

健康體能園區,最受青睞

緊鄰觀景平台的如茵綠地,規劃成健康體能園區,以木頭建造12種簡單運動器材,提醒健行踏青的遊人,身在大自然中不忘運動健身,頗受青睞。我們遇見一位倚著木器伏地挺身的阿伯,身手相當矯健;年輕媽媽一邊吆喝小孩別到處跑,一面支撐著器材拉筋瘦腿。

在仁山亭稍作歇息,汗流浹背的我鬆了口氣。此處是仁山步道海拔較高處,這些爬坡段簡單鋪設原木或石塊階梯,讓遊人以小步伐行走調整呼吸。我們在地勢高聳的仁山亭俯視,下坡路段顯得有些陡峭,頗具挑戰性。然而,正是沿舊有山路修建,沒有過度鋪設,步道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野地風貌,並以維護生態平衡為首要條件。 

中日庭園景觀,相映成趣

步行下山,映入眼簾的是頗具特色的日式庭園──嵐園。園內遍植山櫻花,山石造景也清晰有條,以石缽、石燈籠、石壺等,配置著竹見亭和日式木門,氛圍靜謐,令人感受到精心打造的日式風格。咫尺之遙的艾園,亭台樓閣的配置十分熟悉,以唐式建築的基本要素──迴廊、水榭、樓閣,營造出富有人文氣息的空間。中國傳統園林強調藝術與文化的和諧,師法自然、融於自然,表現在造景和布局上格外突出。我們在艾園賞魚、取景,松、竹、梅錯落其間,彷彿身在千年前的唐朝。

離開艾園,往步道出口行去,則是窄仄而陡峭下行的石階。此時斜陽遠照,在樹影間隱約得見,遠方的龜山島似乎永遠訴說著鄉愁,無論何時何地,都為宜蘭人積澱著那麼深刻的記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中國房市:成也政府敗也政府
中國經濟屢屢以其超常規發展讓世界大跌眼鏡,發韌於6月中下旬,到7月就已經發燒的房市就是如此。據稱幾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
中企危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今年4月出版的《看》雜誌第111期,我寫了一篇〈中資民企股災台灣應以為戒〉,如今這些股災並未過去。8月是中期業績宣布(法說會)期,…
活動櫥窗
給社群經理的學習型社群 CMX社群大聚 CMX是「給社群經理的學習型社群」,每月邀請擅長經營社群的講者分享經驗,也會舉辦人物小聚,…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手足口病蔓延中國多省市 官方緘口
近日,據大陸相關人員提供的消息,手足口病疫情又在中國大陸多個省市,如內蒙古、河北省等地大量蔓延,已有兒童死亡,…
耶誕禮物:電子書超級夯!
「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時至歲末,小朋友們最引頸期盼的莫過於收到耶誕禮物了。為了送出一份令人驚喜的禮物,…
美中對抗為何比美蘇對抗更難?
8月中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訪問捷克時表示:「現在不是冷戰2.0……抵禦中共威脅比對抗蘇聯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