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財政問題的幾個事實和觀念

台灣8兆3千多億的潛在負債中九城市是公教人員退休金、公保、軍保、勞保、以及農保的應付支出或虧損。
台灣8兆3千多億的潛在負債中九城市是公教人員退休金、公保、軍保、勞保、以及農保的應付支出或虧損。
Getty Images
第47期
陳博志

這兩年我國財政赤字暴增,政府負債逼近法定上限,主權評等因而被調降,財政問題甚為嚴重。要完整分析這問題並提出正確對策,先要釐清一些事實和觀念。財政問題的對策,簡單來說就是「開源節流」,但政府在這兩方面的努力不夠,卻因一些不正確的想法而更積極「棄源放流」。本文將討論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值得重視的事實與觀念。 

一、1990年代的減稅而不加稅使稅收比例偏低

1990年我國稅收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7.76%,若加計公賣利益則達18.99%。但因為一連串的減稅和結構變化,2000年政黨輪替時這比例降到12.92%。民進黨政府未再減稅,這項比例維持在13%上下。這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低的稅收比例,政府支出當然會缺乏足夠財源,而使財政問題日益嚴重。 

1990至2000年稅收占GDP比例下降的原因,若由各項稅收占GDP的比例來看,關稅由1.80%降至1.05%,貨物稅由1.96%降至1.36%,公賣利益也由1.23%降為0.52%。這些間接稅的下降有些是因經濟結構改變,有些是因自由化降低稅率所造成。當時政府錯失了同時提高其他間接稅特別是營業稅來彌補稅收的機會,甚至連營業稅收占GDP的比例也由2.69%降至2.12%。

同一期間證交稅占GDP的比例由2.66%降至1.08%,土地稅由2.18%降至1.33%。主要應是泡沫經濟消退所造成。所得稅由4.92%降為4.48%應該也和減稅有關,但政府一直未能提供具體的資料和分析報告,讓大家可清楚瞭解對企業租稅獎勵以及「兩稅合一」政策到底造成多大的稅收損失。政治上減稅討好而加稅很難,因此主政者若不承認降稅對稅收的傷害,不願在減稅時同時加稅,財政很難改善。

二、潛在負債是幾十年制度化寅吃卯糧的後果

稅收比例下降如前所述,是1990年代國民黨上次執政時所造成,但國民黨下台後卻曾以稅收比例偏低來批評民進黨。國民黨更翻出以前隱而不提的政府8兆潛在負債的資料,讓人民誤以為民進黨執政讓政府債台高築。但8兆3千多億的潛在負債中91.6%(約7兆6千億)是公教人員退休金、公保、軍保、勞保、以及農保的應付支出或虧損。這乃是當初的制度對人民做了未來政府支出的承諾,卻未編列對應的準備金,或未收取夠多的保費所造成,金額是幾十年累積下來的,而根本的原因則是當初訂制度的政府不負責任的做法。其他8%(約6千億)的潛在負債,如徵收既成道路應付款,也都是國民黨上次執政時期遺留下來這種的問題。只有不到1%(613億)的金融重建基金負債,是民進黨時期才發生,但那也是為解決國民黨上次執政留下的鉅額銀行呆帳而發生。

潛在負債已在那裡,追究起因也許不重要,但政府千萬不要有把責任賴給別人之後,又再做同樣的壞事。這兩年的國民年金和勞保年金、存款保證、股市護盤、以及國發基金借錢對企業的直接投資,都可能擴大未來的政府潛在負債,政府應該清楚估算,不要把潛在負債偷偷塞給下一任政府或下一代人民。

三、政府支出並非不斷成長才有貢獻

負債多而稅收少的國家,應該減少支出;但政府為了權力和收買選票卻多偏好增加支出。馬政府甚至誤以為政府增加支出才有貢獻。馬總統在競選著作「治國」一書的124頁上說「民進黨執政七年半,政府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是負的」。但有什麼研究能分析出政府所做所為對經濟成長有多少真正貢獻嗎?恐怕沒有。

只有一種數字貢獻率而非真正貢獻的算法,即是把經濟成長率分析為GDP各項支出因素(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的成長率的加權平均。例如民間消費若原占GDP的60%,則民間消費若增加5%,即是讓GDP增加3%,而GDP的成長率若為6%,這種分析公式即說GDP的成長率中有50%是民間消費成長的貢獻。這方法是一種純粹數字的表現,只要支出增加就有貢獻,支出成長愈快貢獻就愈大,哪怕是增雇人員(支出薪水)去關閉合法企業,都是對GDP有貢獻,而支出減少的項目貢獻率就是負的。這種分析方法根本不能用來看真正的貢獻。馬總統卻用這種方法說「民進黨執政七年,一共花掉人民納稅錢12.4兆…對經濟成長竟然是負貢獻」。他基於這樣誤解,上任之後自然拚命想增加政府支出,例如今年3月11日他說「只要想到過去8年,每年政府投資都是負成長,我們就覺得很嚴重」。7月14日又說上任政府「8年政府投資都是負成長…新政府上任後希望政府投資比前一年有5%成長」。

這種支出增加才有貢獻的想法根本錯誤,支出用於正確有益的項目才最重要。但馬政府基於上述誤解,拚命想增加支出,結果不只讓財政惡化,為支出成長而成長支出,恐怕也會造成更多浪費和劣質甚至危險的公共建設。

四、減稅效果要有客觀精細評估

我國乃至其他國家亂減稅的原因除了政治買票之外,也常以養雞生蛋或薄利多銷為藉口,即低稅率可吸引更多資產或投資活動,或可降低逃稅誘因,結果反可使稅收增加。這種說法不是全無道理,零稅率收不到稅,極高的稅率嚇走了所有經濟活動也收不到稅,所以中間一定有某個稅率可使稅收最大。但那個稅應是多少,由現在的稅率要提高或下降才可以收到更多稅,卻需要詳細的研究才能有較可靠的答案。但我們每次要減稅時,卻很少做精細的研究。

兩稅合一時,政府說稅收不會受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顯非如此。人民甚至一般學者都拿不到資料來做詳細的分析。降低遺贈稅可吸引多少資金回流,對經濟有何貢獻,也沒有可靠的研究。政府把最近回流的資金都當成是減稅的效果,而忽略國際經濟情勢變化的影響,正足以顯示政府沒真正深入研究。財政部李述德部長降低證交稅的主張受到各界批評,如今降稅方案過不了,股價和交易量卻已回升。當初若匆忙降稅率,稅收又要損失一筆。由此可見降稅政策該有更公開而詳細的評估。

五、舉債不是唯一的選項

當政府有某項政策任務須達成時,舉債來花錢並不是唯一的選項,但現在政府卻非常傾向於舉債花錢。例如八八水災的災後重建是政府要達成的任務,但達成的方法卻有很多。在給災民同樣照顧的前提下,有些方法可能只需較少經費,因此政府要精打細算,不能因為經費是特別預算借來的,就不計成本地亂花。就算非花不可的錢,政府也可以減少其他支出來移用。特別是四年5,000億振興景氣的經費乃是為提振景氣而找地方花錢,有些錢可能用在不必要的地方。現在八八水災雖是不得不花錢,但花的錢一樣有提高內需提振景氣的作用,行政院主計處也迫不及待說這筆支出可提高經濟成長率0.26%。因此從財政上看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四年5千億提振經濟特別預算用一部分來做災後重建,但政府卻堅持要另外舉債。

災後重建也可用加稅來取得財源。50年前的八七水災就有一個特別捐,郭台銘先生也建議加稅,但政府根本不願考慮。政府說的加稅都是未來甚至等別人執政之後的事。其他如出售政府產業以取得財源,以經營權、土地權或其他權益支援民間來投資等等,都是可能的替代方案。

新上任的行政院吳院長卻不顧上述這麼多可能的選擇,而用一個奇怪的方式來說非舉債不可。他說:「在舉債和印鈔票之間做選擇,舉債是不得不的作法,因為印鈔票是毒藥。」其他的選擇就在他這說法中不見了,而印鈔票是正常國家根本不可能的選擇,所以他的結論必然是要舉債。這種說法是小孩子用的狡辯,不是執政者程度的思考。依這種不正確的觀念,財政問題恐難解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器官等待病人」 美國會揭開中共恐怖黑幕
在中國,移植患者並沒有等待器官,相反的是器官在等待著病人,這一現象揭開中共不可告人的黑幕。據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
來去「火星」探險
位在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地形特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更是土耳其的超知名景點。…
製造業全球大洗牌 中國風光不再
7月1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四川成都市主持五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公開承認,「我國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態勢,…
新銀髮市場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早年談到銀髮市場,我們總是聚焦在安養、醫療、照護、生活輔具等所謂「老有所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推出了養生村、…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長庚養生文化村 不只是養老
老人照護問題,近年來漸由家庭轉向社會,不同銀髮機構適合的對象與年齡各不相同。台塑集團創辦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占地34公頃,…
中國年輕人為何不敢結婚?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結婚率持續走低,從2013年開始結婚率出現五連降,引發國內外人士的持續關注。到2018年,中國全國結婚率只有7.…
美眾院卡關TPA 波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首輪談判鋪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