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蘇、中登月實力

世界霸權爭奪戰,不止在地表,還延伸到太空。圖為1969年,美國太空船阿波羅11號準備降落月球。
NASA
第46期
方清月

近代世界霸權的爭奪,似乎都是自由民主國家和共產極權國家的抗衡,從早期的美蘇冷戰到目前有逐漸演變成美中競爭的態勢。這種世界霸權爭奪戰,不止在地表,還延伸到太空。 

 

一度稱雄 蘇聯今非昔比

 

50年前(1959年),蘇聯史波尼克號(Sputnik)衛星開風氣之先,搶在美國之前發射升空,風光十足。美國不惜耗用龐大資源力追,40年前(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之旅扭轉局面,奠定美國領先優勢。隨著冷戰時代結束,美蘇當年的太空爭霸戰偃旗息鼓,但是新一波的太空爭霸似乎又將浮現世界舞台,因為中國企圖搶在美國再次探月之前,先行登陸月球。 

 

由於前蘇聯多年一直無法突破人類登陸月球的技術難度,加上財力不繼,終究無法與美國匹敵,美國派人登月的「效益」也因此相對降低,所以改為發展太空梭和較實用的科學實驗,包括由外太空向地球發射長程飛彈,以突破地面防禦網的所謂「星戰計畫」。直到2003年中國「神舟5號」成功將太空人送上太空,加上後來開展探月之旅的「嫦娥工程」,激發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意識。

 

目前已經發射探月衛星的國家,依序包括:俄羅斯、美國、日本、歐盟、中國與印度。雖然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堅稱不再進行任何太空競賽,不過許多事情的發展可能會不由自主,各國也未放棄太空發展計畫,最近幾年各國的月球探測計畫就有:

 

2003年9月,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智能1號」順利升空,並在完成觀測使命後,於2006年9月成功撞擊月球。

 

2007年9月,日本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發射升空。任務是觀測月球表面地形、研究元素分布等。

 

2007年10月,中國「嫦娥1號」衛星踏上奔月旅程,並在一年多後成功撞月。

 

2008年10月,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收集月球地理結構、化學構成及礦藏等數據,並繪製精密的三度空間月球地圖。

 

2009年6月,美國太空總署NASA利用一枚「宇宙神-5」運載火箭將兩個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作為美國「重返月球」戰略計畫的第一步。 

 

太空競逐中國躍躍欲試

 

前蘇聯無法在太空競賽上堅持,是因為「星戰計畫」耗資鉅大,絕非經濟實力所能負荷,反而是中國表現得非常積極。中國自從「神5」在6年前發射載人火箭升空後,隨即跟上世界腳步,在太空競逐中排行第3。現在已經著力於在地球軌道建立太空站,且預計在未來10至15年登陸月球。

 

2004年中國月球探測計畫稱為「嫦娥工程」,主要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2004至2007年為「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對月球進行為期1年的探測;2007至2012年為「落」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與月球巡視探測;2012至2017年為「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採樣返回。將來完成這3個階段以後,中國可能考慮和實施載人登月,外界估計中國在2020年可能有能力送人上月球。

 

除了中國之外,日本計畫2030年送人上月球;至於俄羅斯打算在2020年在月球常設自動化基地。美國也在探討2020年重返月球設立基地的計畫。印度也積極發展送人上太空的計畫。

 

中共似乎絲毫不掩飾爭奪太空霸權的企圖心。2007年中共宣布成功發射中程彈道飛彈,摧毀了一枚8年前部署的氣象衛星。此舉是全球20多年來首次摧毀太空飛行器,過去只有美、俄做過。但無論中共如何表明它追求「和平發展」,無意向任何國家示威,但英國、日本、澳洲等與美國關係緊密的盟國,隨即對中國對太空的企圖心表示憂慮或抗議,美方有人認為,中共是故意藉由試射向美國示威。 

 

霸主地位美國力圖鞏固

 

美國由於預算的限制,太空總署NASA先前的步伐已經緩慢下來,不像1950、1960年代如火如荼地在太空方面耗費鉅資。但美國前總統布希在2004年1月公布的「新太空探索計畫」,內容包括研製下一代航空器,重返月球乃至登陸火星等。2006年12月,美國太空總署發布「重返月球」計畫,描繪了本世紀美國探索月球的整體框架和目標,其核心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如果NASA的經費到位,預計在2020年達成願望,將並以此為跳板,為人類登陸火星甚至探索更遙遠的太空做準備。

 

2009年6月18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是美國一個發射至月球軌道的無人太空船。該飛行器將會勘測月球的資源並決定可能的登陸地點,以便為人類再次登月作準備。

 

自從中國發射「神舟5號」,並與歐盟合作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精密系統」,接著發射「神舟6號」,所載太空人成功地返回地面,顯示中國的太空科技確實已有長足進步,水準已不在俄國或歐盟之下。

 

當然從中國本身歷史來看,「嫦娥1號」升空顯示了中國在太空領域的進步。然而,不論中共如何以太空成就激發人民愛國狂熱,衡諸事實,早在中共正在推動反右、大躍進的1959年,蘇聯就發射了第一顆月球衛星,與此相比,中國落後近半世紀;美國於中共鬧文革的1969年就已載人登上月球,技術更為複雜。最近中國只不過發射衛星繞月,談到載人登月技術,至少又落後半個世紀。這場方興未艾的太空戰,恐怕中國想取得上風並非易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共金錢外交恐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蘇聯瓦解是因為軍事擴張拖垮財政,那麼中共當前灑大錢的外交方式,恐怕會落得相同的命運。中共的金錢外交中共對國際的政治野心不斷膨脹,…
中國古代「白日飛升」的史蹟
中國古書中,尤其是道家典籍如《丹經》、《道藏》等,都記載有所謂「白日飛升」的現象。那時候對於有這些因修行有成而能騰空而起的奇人,不叫「…
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原罪」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到了最後衝刺階段,競爭的雙方都在主攻對方軟肋。在野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主打經濟牌,強調歐巴馬執政四年,債台高築,…
美國大減稅 衝擊中國和台灣
增稅還是減稅,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道路選擇,也是決定國家經濟停滯還是繁榮的分水嶺。人類歷史早已證明,賦稅嚴重,人民不堪重負,…
網路女鞋品牌Ann'S 17年人氣不墜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女鞋是表現時尚風情不可或缺的一環。走近位於台北市東區巷弄間的Ann'S流行女鞋門市,店門外白色的磚牆、粉紅色大門,…
美全球戰略布局 華為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正式對外宣布ISIS已被徹底擊敗,這表明美國超過17年的反恐戰爭即將落幕。但同時,…
翻開台灣美術史 「播種者」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新近推出「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49位院士中包括了海外院士卓有瑞、翁倩玉,精彩作品橫跨膠彩、油畫、水墨、版畫…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