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簡單「一二三」竟有大大內涵

中國的文字,蘊含著很高深的文化內涵。
中國的文字,蘊含著很高深的文化內涵。
Getty Images
第41期
唐風書

有一個老笑話,一個孩童到了啟蒙的年紀,父親找了位老師教孩子寫字,孩子學了三日後稟報父親自己已經學會了。於是父親命他寫封信給萬姓友人,未料孩子一寫三日,父親去瞧個究竟,孩子說已寫了九千多字,就快寫好了。父親一瞧,只見滿紙的「一」。原來老師第一日教孩子寫了「一」字,第二日教孩子「二」字,第三日則是「三」。

原來,這孩子自作聰明地以此類推。然而,究竟為甚麼「四」不寫成四個「一」?這只是一種偶然,還是另有深刻的意思? 

「一二三」包含古人對宇宙歷史的認識

文字學的聖經《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一二三」的:

「一: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二:地之數也。」

「三:天地人之道也。」

可以說一二三就是古人所認識的宇宙歷史。驚人吧?這最簡單的三個字,卻代表了古人對這浩瀚宇宙及長遠歷史的理解!

我們試著解析這「一二三」的內涵吧。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在盤古開出天地之前,就只有像「大袋子」的「渾沌」,那「渾沌」就是存在,就是元初,在文字上就是「一」,當然道家就稱為太極。在盤古開天地前這就是所有的「惟一」,有了天地之後,方才有了「二」,古代的啟蒙讀物《幼學瓊林》一開篇就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而中國所謂的「天」,通常意指更元初、更高層次,所以「二」單指某種存在時,就更是代表「地」的意思。

三才者天地人,「三」之後萬物生

爾後來了女媧女神,依照她的形象創造出了人,於是人在天地之間誕生了。這麼轟動而重要的大事,在造字來說卻非常簡單,就是在天地間加上代表人的一劃,所以「三」就誕生了。所以在孩子們琅琅上口的《三字經》裡說:「三才者,天地人。」

當然這可能與現代的認識不同,目前對人類起源的認識是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假說來推論,認為人類是由其他物種演化「進化」而成的。可是老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天地人之後,萬物就因此發生了,所以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是萬物之靈」。

自古以來,古人不把自己與萬物類比,而是與天地並列,三才者天地人,而這種並列並非是驕傲自大,其實是指明著人類生命應該的走向,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中國傳統中最根本的思想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西藏態度或有歷史性轉變
在中國官員與達賴10月下旬即將舉行新一輪對話前,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發表講話,表示對與中共中央政府談判「失去信心」。…
G20針鋒為歐債 德國或債台高築
6月於墨西哥召開的G20峰會充滿了對歐債危機的抱怨與責難。美、中與新興國家紛紛對歐盟發難,認為消極的態度坐失了解決問題的契機。…
溫家寶「哀歌」亦真亦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與往常一樣,高調提出「政改」。但其言談卻被外國媒體稱之為「swan song」,…
杜文正「裝飾」人文空間
從紐約到台北,從東京到北京,大城市從文化到政治,各有異同。但大都市的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都有成群的摩天大樓——從杜拜的哈里發塔,…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日本清水寺 京都の風物詩
去年寒假有機會遊覽京都,城市內留存的無數寺院、神社等歷史古蹟,與日本殊有的生活方式,讓不熟諳日本文化的我目不暇給,眼界大開。 京都…
中國「中產階級」在個稅徵收門檻前消失
最近,北京又讓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國人大將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之後,高達三、…
惠風文集 靈犬
在診所內見一女子進入,隨行的小狗被擋在自動玻璃門外,但筆直的視線沒有片刻離開過主人。看不到她時,小小的身體以各種姿勢高高低低左右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