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專題報導

六四20周年前夕 趙紫陽祕錄問世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大批解放軍奉令進城鎮壓。
Getty Images
第38期
周平沙

「6月3日夜,我正同家人在院裡乘凉,聽到街上有密集的槍聲。一場舉世震驚的悲劇終於未能避免地發生了。」帶著濃濃的河南口音,聲音低沉滄桑的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生前祕密錄音,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屆滿20周年的前夕正式與世人面對面遙想當年......

趙紫陽──不做鎮壓學生的總書記

20年前,天安門廣場的一場腥風血雨,在鄧小平等中共元老們下令「不准談論」之後在中國「憑空消失」,現今一代的大陸青年,幾乎對六四一無所知。而趙紫陽逝世四年後的今天,他以獨特的方式留下了「六四官方證據」,通告世界「六四真相」,令全世界震驚。

在1989年天安門民主學生運動的時候,趙紫陽由於同情學生運動,被最高領導人鄧小平以及其他黨內元老解除了職務。被迫下台的趙紫陽被軟禁家中長達16年,直到2005年過世為止。軟禁期間,趙紫陽祕密錄製了38卷錄音磁帶,為歷史見證。他的友人在他死後輾轉把錄音帶帶出了海外。

趙紫陽回憶錄英文版「PRISONER OF THE STATES-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日誌》)5月初已由美國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改革歷程》將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於5月底出版。

趙紫陽的回憶錄詳細講述了中共高層對八九民運的決策,包括當年鄧小平在閉門會議上稱學生運動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動亂」的內部批示,後來,這項批示被李鵬、陳希同等人私下在《人民日報》上登出,這篇4.26 社論激化民眾情緒,令和平解決問題的可能難以實現。

趙紫陽錄音如此說道:「當時說學潮是一場有領導、有計畫、有預謀的『反黨、反社會主義 』的政治鬥爭。現在可以問一下,究竟是甚麼人在領導?如何計畫,如何預謀的?有哪些材料能夠說明這一點?還說黨內有黑手,黑手是誰呀?第二,說這場動亂的目的是要顛覆共和國,推翻共產黨,這方面又有甚麼材料?我當時就說過,多數人是要我們改正錯誤,而不是要根本上推翻我們的制度。這麼多年過去了,審訊中得到甚麼材料?究竟是我說得對還是他們說得對?」

當時趙紫陽呼籲冷靜克制,用民主法制原則化解問題,他的努力卻在1989年5月17日的一場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被鄧小平的決策打碎了,書中回憶當時的鄧小平談話:「形勢發展證實4.26社論的判斷是正確的,學生遊行無法消退是黨的內部問題,就是趙紫陽的5.4 講話。現在要避免局勢失控已經無路可退,決定就是軍隊開進北京戒嚴。」

趙紫陽回憶當時心情說:「我告訴自己,無論發生甚麼,將不能成為用軍隊鎮壓學生的總書記。」回家後,他叫祕書鮑彤為他擬下辭職信,不過,這封辭職信後來在楊尚昆的勸說下收回。

曾任趙紫陽幕僚的鮑彤指出,這本書除了披露20年前中國領導階層決定鎮壓民運的祕辛,也證明推動中國改革的是趙紫陽,而不是官方所說的鄧小平。錄音內容顯示,趙紫陽認為,鄧小平所講的民主都是空話,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共產黨的專政。

趙紫陽說:「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不僅要實行市場經濟,發展現代的文明,還必須實行議會民主制這種政治制度。不然的話,這個國家就不可能使它的市場經濟成為健康的、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也不可能實現現代的法治社會。就會像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出現權力市場化,社會腐敗成風,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

「現在回想起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實在不容易,阻力很大,顧慮很多,很多無名恐懼,給要做這些事的人帶了很多帽子。」

「而反自由化以來,一些老人們勁頭很大,極左勢力也很大,想要整很多人。鄧小平一向主張對黨內一些搞自由化的人作出嚴肅處理。」

趙紫陽無限感慨卻義正辭嚴的吐露他對鎮壓學生的心態:「六四悲劇三年後,我記下了這些材料,這場悲劇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場風波的積極分子,除少數人逃出國外,大部分人被抓、被判、被反覆審問。情況現在應當是非常清楚了,......將『六四』定性為反革命暴亂,能不能站得住腳?學生一直是守秩序的,不少材料說明,在解放軍遭到圍攻時,許多地方反而是學生來保護解放軍。大量市民阻攔解放軍進城,究竟是為了甚麼?是要推翻共和國嗎?」

壓不垮的玫瑰

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共改革派官員的前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為趙紫陽回憶錄中文版《改革歷程》作序時說,他是當年為趙紫陽錄音的四名退休官員之一。

現在是《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的杜導正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過去20年來,境外出版了十幾種有關趙紫陽或者六四的訪談記,但這本依照趙紫陽談話錄音原原本本形成的書,無論在完整性方面,深刻性方面,特別是本人認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方面,無疑都是別的任何有關書籍所不可比擬的」。

《炎黃春秋》雜誌曾因多次發表改革派文章以及為趙紫陽說話而受到中共黨內保守派和極左實力的攻擊和整肅。

當時因六四事件被撤職並坐牢7年的趙紫陽前政治祕書鮑彤,目前仍住在北京。他表示,是他和中共黨內其他自由派領袖合力把趙紫陽的回憶錄音帶偷偷送到海外,再由鮑彤之子鮑樸及兒媳婦負責英譯和出版。

日前趙紫陽的錄音被媒體大量曝光,有不少人擔心鮑彤會遭受當局施以壓力,但他卻處之泰然,他說:「我想不應該給我甚麼壓力,我想出版趙紫陽的書,也就是中共前總書記的書,這是正大光明的。就像江澤民的書在市場上流行一樣,趙紫陽的書和江澤民的書應該可以比較,到底誰說的真話,誰說的假話,我想大家都可以做評判。」

鮑彤說,本書將引發外界對六四事件的討論。

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一個人?

20年來,中共政權依舊拒絕承認「六四」過錯。曾經親歷中共「六四」屠殺的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接受媒體專訪時講述了他在六四屠城之夜的親身經歷:「89年六四的時候我正在北京大學任教,是北京大學法律系的一個教師,當時我發起組建了北京大學教師後援團來支持學生的民主運動,......6月3號的晚上,整個夜裡我都在長安街上,我所處的位置就是西長安街上,從木樨地往東一點一直到六部口一帶,在那一個晚上我救了很多的受傷的人,我的襯衣都被傷者的鮮血浸透了。」

「我親眼看到一個穿著白裙子的女學生從我身邊跑過的時候被一顆子彈打飛了,摔倒在地上。我親眼看見坦克車從一個學生的身上壓過去以後,那個學生只剩下兩個胳膊,兩隻手還攥著一個旗幟。整個那天晚上是血流成河,而且我是親身經歷的人,所以那些所謂的六四在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一個人,純粹是為暴政粉飾的無恥的謊言。」

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前新聞部主任張萬舒不久前在香港出版了《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一書,揭開六四事件起始至軍隊鎮壓的內幕消息。

6月3號晚間,張萬舒收到前線記者報告軍隊開進木樨地,軍隊終於開槍,新華社原社長穆青痛苦地說:「今夜,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張萬舒在該書最後一章「軍人筆下的真相」中記載了,包括中央軍委從5大軍區調集10個軍,沿6條線路向天安門廣場開進、以及兩個軍化裝進城:

「從戒嚴將軍及士兵親自寫的書《戒嚴一日》,披露調動10萬兵力入城過程。89年5月17日,政治局常委會在鄧小平家召開會議,決定派軍戒嚴,中央軍委從北京、瀋陽、濟南、廣州及南京五大軍區調動十個集團軍的兵力,由6條路線進軍北京城。而各路大軍卻被群眾、學生圍堵在北京郊縣各地。6月2日,27軍及65軍奉命化裝進城,有的穿上港式衫、健美褲進駐人民大會堂。」

張萬舒在八九民運期間正好擔任新華社國內新聞部主任,直接負責處理新華社駐全國各地記者現場發回的第一手報導,並與中共高層有密切接觸。《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楊繼繩當年也是新華社記者。他對美國之音說,張萬舒掌握第一手資料,絕對有權利敍述六四事件的經歷,其真實性無庸置疑。「他每天晚上都參加新華社領導小組的討論。」楊繼繩說。

年過七旬的張萬舒在香港出版的《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是以每日大事記的形式,記錄1989年4月14日至6月10日中國的情況。

對於六四屠城,官方的說詞是:天安門廣場上沒有死一個人!

當時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譚雲鶴宣稱,六四事件中死亡人數有727人,其中學生和群眾死亡713人,軍隊死亡14人。但是中國紅十字會的紀錄是2,700人。

對於死亡數字的出入,張萬舒在書中說:「儘管死亡數字沒有海外傳媒估計的那麼多,特別是軍隊死亡者沒有當局所報的那麼大,但是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的心靈,同樣遭受了一場歷史性的大創傷。」

張萬舒在書中透露,繼新華社400多名編輯記者參加遊行,聲援學生後,中央在5月下旬成立「中央新聞報導指導小組」,提出7條指示,控制報導方向,其中包括「要報導戒嚴的必要性」、「要反映各級擁護中央精神」、和「一個多月來攻擊黨的反動言論,要逐漸進行批判」等。

時任新華社副社長的郭超人說:「歷史不會忘記這一夜!」

六四20周年前夕的打壓

1989年六四前夕,鄧小平說「殺20萬人,換來20年的穩定」。在20年到了的「六四」前夕,中國又有一批民間維權網站遭到打壓。有的被勒令關閉,有的被強迫改名,還有的網站由於伺服器在海外,而被中共當局僱用的駭客攻擊。「炎黃春秋」網站就在5月24日被封。

維權網站「民生觀察網」負責人劉飛躍5月23日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談到中國民間維權網站受到中國政府打壓的現狀。劉飛躍說,中國很多維權網站和一些異議人士的網站和博客由於刊登一些抨擊中共政治體制、批評官員腐敗,還有呼籲民眾維護自身權益的文章而被當局認為是造成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因此,這些網站時常被網路警察監視,受到政府僱用的駭客的攻擊,甚至被徹底關閉。而且在關閉網站時,往往也不給任何理由。

據《紐約時報》5月23日報導說,趙紫陽回憶錄內容及原始錄音帶的片段,一開始還能在中國境內連上美國報紙的網站試讀或試聽,但現在這些網站已全被封鎖。

鮑彤本人的受訪自由也受到限制,他5月22日晚間在電話上向《紐約時報》表示,當局剛通知他即刻起不得再接受訪問,如果媒體想要訪問他,恐怕得等到六四之後再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低利時代來襲 善用儲蓄法賺錢
  大約20年前,銀行的活儲利率有7%以上,沒錯,確實是7%。但是今天,活儲利率只有0.3%,整整少了23倍,…
自由需要甚麼條件?
有很多人每一天都離不開網路,這群人在人口年齡比例中屬於年輕的區塊。網路連接了商務活動、通訊、新聞、交友以及遊戲。因為網路世界無遠弗屆,所以…
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宋人閑情盡在故宮特展
「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從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特展「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來看,真是最佳詮釋。生活小事經過仔細琢磨,…
趣味滾球 身心障礙者動起來
全世界每個角落,都可能有人需要幫助;同樣的,全世界每個地方,也都有人願意付出心力、伸出援手。 台北東南扶輪社自2010年起,持續長期關懷「…
《有話好說》打造理性溝通平台
「觀眾朋友晚安,歡迎收看今天有話好說節目,我是主持人陳信聰!」 隨著一如以往的開場白之後,公視談話性節目《有話好說》…
遇見Miss范
初見便被她一臉和煦的笑容所吸引,那笑容中彷彿帶著前世的記憶,讓我不由對她升起一股莫名的親切之情。我也學著與眾人一起喚她Miss范,…
初戀與緣分
天上有多少星星?我不知道。地上有多少形形色色的人?我也不知道。只聽過去有人說,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對應著天上的一顆星。小的時候,我喜歡仰望星空…
愛上台灣 吳鳳立志當兩國文化橋梁
記得今年4月,湯姆克魯斯來台宣傳電影,有位活潑的大男孩要大明星在他的光頭上簽名的搶鏡行為嗎?2012年吳鳳以三立都會台「愛玩客」…